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思考

时间:2022-08-30 11:03:03

导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思考

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竞争与人们工作生活离不开的重要话题。产学研与技术创新进行有利结合,能够推动知识累积以及科技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卓越进步。故此,产学研结合创新技术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而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前提保障便是协同机制。现阶段,我国产学研技术创新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创新动力不够,技术资源共享渠道不畅通,信息发展不对称,缺少合作意识等。本文针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促进产学研技术创新的发展。

一、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作为新兴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主要是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以资源共享前提,共同分担风险和分享成果与效益,通过产学研的相互融合,建立分工合作的协同机制,继而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创新。同时,在产学研的研究中,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实现自我作用,在协同机制互动中形成高效率的质的变化,并创造新的价值。

二、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中存在问题探究

(一)合作层次不高。产学研合作现阶段更多的是只是在合作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委托开发等较低层级上的合作,在建研发机构与技术联盟等经济实体的高层级合作还是相对较少。这窘境的成因主要是相当部分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与科研方技术水平差距甚远,加大了技术转化合作成本,致使各方增大了合作风险,更甚者过多地把合作风险转移到科研方,导致各方在高层次上的合作空间收窄,合作意愿降低。(二)合作动力不足。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合作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需求,高校、科研院所较重视个人的荣誉,追求学术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加之相关单位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等现象,使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活力不强;对于企业来说,因体制等问题出现短期行为,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导致合作动力不足,削弱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三)主体间协调性不高。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中,针对各个合作主体之间的协调性要求相对较高,而协同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相互协调融合,突破体制与机构的束缚,最终实现创新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共享互动等。目前,因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合理引导和协调,导致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中,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等问题,严重阻碍产学研各主体间的协调性,难以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四)协同机制不完备。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上没有完备的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等配套机制提供有力保障与支持。基于利益分配不均衡、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来说,俨然严重影响创新主体对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配套政策时,仍存在诸多不完善,致使相当政策难以落地,导致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难以满足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建立健全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

(一)高校、科研院所方面。第一,建立创新机制。首先,高校之间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国科研院所之间、院校之间、以致高校院系之间,存在较多的壁垒,导致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建立,便是对资源实现共享,进而使社会利益实现最大公约数。其次,建立评价机制。高校之间应坚持评价多元化,完善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评价机制,满足社会需求。第二,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跨学科研究,打破传统型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突破高校、科技院所与企业之间、高校之间、院系之间的束缚,积极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建立技术创新协同机制,遵循利于技术创新、风险共担、共享开放互利等原则。协同创新机制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人才培养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等。总体而言,应强化产业集权与高校之间的深入融合发展,积极建立起形式多样化的创新平台。(二)企业方面。企业作为产学研研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是产生研发成果的首要诞生地。科研成果的转化,仍然要以企业为支撑,故此,企业在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中应占据主导地位,优化市场机制对科学技术资源的指导作用。纵观国际上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通常设有自己的研发技术团队或者研究所,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创新,仍然止步于盲目模仿以及等待喂食上,过于关注重复建设以及技术引进,忽略对技术的创新与消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企业应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所,转变以资金和劳动力为依靠的经济增长方式。(三)政府角色定位。第一,政府明确角色定位。在进行产学研创新技术发展过程中,首先,我国地方性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公共服务的本职智能,积极为创新主体提供应有的服务,为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政策服务等。在这几种服务中,信息服务居于首要位置。政府各个部门应按照现阶段已经掌握的资源,为相关的创新主体及时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并且政府各部门应携手努力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为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其次,政府各个部门应按照产学研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现状,该放给创新主体的权要放足,放到位,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第二,政府实施政策协调机制。在对产学研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建立中,企业的发展与高校智力支持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之间不可分割;同时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行也与企业的资金支持紧密相连;而我国科研机构、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的有利合作则是以政府的合理指导为前提的。因此,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建立中,政府要实施与之相关的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利外部环境,为各方提供支持。同时,进一步出台教育政策,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科研政策,为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有利强化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创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强化产学研创新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以科学且积极的态度,引导产学研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保障机制,明确角色责任定位,引导创新主体单位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为技术创新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强化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有利发展,促进产学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梁帅,李海波,李钊.科研院所主导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8):1-6.

[2]蒋伏心,季柳.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07):132-138.

[3]王海军,成佳.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技术绩效和协调机制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06):174-179.

[4]樊霞,陈丽明,刘炜.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倾向得分估计研究——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实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02):63-69.

[5]朱桂龙,黄妍.产学研合作对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1):47-54.

[6]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刘江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6.

作者:何战宁 单位: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