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6-11 10:55:17

导语: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工业设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创新性,如何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因而应当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和深入实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且也要求专业人才的素质必须更高、能力必须更强,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也要具备创新能力,这也使工业设计专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必须在培养优秀人才、素质人才、高层次人才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将打造“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已经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同样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不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的要求,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我国工业化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和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对工业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开展专业化教育,而且也要在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一点毋庸置疑。随着工业设计专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因而可以说,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工业设计专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设计应当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这不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更加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而才能为我国工业设计的科学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也将极大的推动工业设计专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工业设计朝着创新发展的轨道发展。因而可以说,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适应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推动工业设计专业科学和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很多高校已经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且与过去相比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缺乏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努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尽管绝大多数学校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比如个别学校在专业化教学还没有进行改革和创新,还不适应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导致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再比如还有个别学校没有将打造“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结合,比较重视理论教学以及技术方面的教学,但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必然会制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战略性。二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组织保障。当前一些学校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同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学教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很多学校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对于一些前沿的工业设计思路、设计技术、设计模式缺乏有效的教学融合,学生还不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同样会制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滞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当前一些学校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滞后,无法取得良好成效。比如当前一些学校在进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建立,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模式相对比较滞后,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平台相对有限。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将校内校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针对当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打造“工匠精神”,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全面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一是创新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在未来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重要的基础,一定要坚持“目标导向”,把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打造“工匠精神”作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企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培养模式,加大市场需求的调查,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特色性。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创新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除了要加强专业教育之外,还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双创”教育等进行有效融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二是完善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要本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体系。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合作策略,特别是要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工业企业的合作,使学生早接触先进设计思路、设计技术和设计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合力,共同打造“工匠精神”。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仅要开展定量评价,而且也要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作为重要的定性评标准,给予一定的权重。三是优化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适应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开展工业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下功夫,这就需要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的科学模式,比如应当大力推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将校内校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作为重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推动“工学交替”,要对实际岗位培养、专项技能训练、企业基础培训、理论集中授课进行细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并且要多引导学生针对工业市场开展调查研究,并要形成调查报告,通过评比表彰的方式激励学生强化调查研究和自主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一定要以打造“工匠精神”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策略,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和发展,重点要在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高颖.教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7(05):61-62.

[2]屈文涛,徐剑波,岳治.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7(02):19-21.

[3]张芳燕.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A].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2016:3.

[4]端文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1):144-146.

作者:谭倩 谭大喜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