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19 11:01:20

导语: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内部控制直接关乎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利益,决定着企业未来走向。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劳动分工精细、生产过程持续均衡、生产社会化等特征明显,必须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盈利能力,促使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工业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内部控制可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工作合力划分,出现问题可及时追究责任。同时提高了部门、员工任务完成的主动性,确保内部控制效率。(二)促使企业持续发展。鉴于工业企业生产科学且系统,协作关系复杂、严密,同时生产具备一定比例性,对比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分工明确,约束员工行为,实现工业企业良性运作。(三)规避企业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面临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促使着企业加强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员工、部门义务与责任,实现企业科学内部控制。(四)规范会计工作。企业会计工作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必须围绕现行的会计法规定,确保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展开,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二、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建设不足环境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一部分,直接关控制体制实践的理想程度。我国是工业大国,岗位业务、职责必须可续划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在职能界定方面并不完善,体制执行力不足且缺乏监督。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相关票据界定模糊,会计岗位工作效率低下,会计信息问题时常出现。加之管理层、领导层缺乏内控意识,导致工作人员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致使内部控制主观性强,体制实践形式化。同时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归属感、向心力缺失,增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二)内部控制体系不优化。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乎经营全过程的管控效果。在实践中涉及环境分析、信息沟通等监督内容,更是各部门、员工等共同努力、维护的结果。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内容的统筹划分模糊,环节分工不明确,未设立监督审计部门,即使设立了部门但形式化严重。加之各环节信息沟通不畅,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内控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企业财务数据分散性强,数据收集、整理工作难以有序展开,不能为内控工作提供价值依据。加之企业自身框架复杂,信息沟通闭塞,导致企业管理难以有效落实。(三)评估体制不科学。工业企业存在高收益、高风险特征,风险包括市场风、技术风险等。鉴于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加之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导致风险不断加剧,经济损失严重。对此工业企业必须积极引进风险评估体制,借助其围绕市场经济环境缺强化抗风险能力。按目前来看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评估体制,以及科学的风险防范流程,导致风险防范效果不理想。(四)内控管理者专业素养不够。由于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到的环节、内容较多,对内控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标准。要求其不仅要掌握现行法律政策,更要熟悉企业制度、会计操作准则,了解市场投资方面知识。但实际上,企业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并不够,无论是审计或是会计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片面,缺乏对企业全局规划认识,消极应对企业各种财物管理活动,也与管理权力下放等因素有关。

三、工业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合理定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主要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实现,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渗透逐渐成型。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正在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在实践、理论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为企业经营发展增添了生命力。但内部控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企业内部管理协调共进的,对此必须将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到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对企业控制合理定位。对采购、财务控制、人力资源、岗位职责等方面明确界定。最重要的环境基础建设,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在不违背企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尊重员工意愿并为其个人目标实现提供机遇,实现个人目标、企业目标共同前进,提升员工向心力。利用内部控制活动,全面提升企业经济利益。作为工业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积极转变内部控制观念,起到正确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企业整个内控体制的创新与完善。(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将内控机制贯穿于企业业务全过程,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管理。首先设立内控框架,围绕企业实际情况,要生产、出货、销售、财务管理等工作环节纳入到内控结构框架内。其次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内部信息高效传输的同时,确保员工间、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确保内控工作的效率。最后提高监督力度,加强对内控管理工作的外围监督,积极吸取群众反馈意见,实现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机制,促使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为提升会计信息的实效性,给会计人员足够的学习空间、平台,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专业素养。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有效,通过内部控制避免违规行为出现,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三)设立科学风险评估体制。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对影响运营目标的风险因素加以归纳,围绕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控制风险扩大。同时一改传统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经营目标合理计划、会计信息风险强制性防范,以及内部控制与牵制曲解等缺陷。大力发展企业内控建设,组建专业管理团队体系。强化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积极设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制。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必须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及事后处理的全过程管控。合理调节各内控环节,有效规避各项风险。强化内部审计工作与权利,本着维护企业秩序原则,尽可能的缩小企业风险事故损失。执行内部控制措施,必须配以外围监督等有效管控,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全部处于可控状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自我评估是指分析、评估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内控执行效果,为强化运营管理标准奠定基础。在实践中,鼓励员工全员参与,根据结构性方式系统性评价。通过评估使员工、领导、各部门认识到运营管理的不足及后果,通过针对性的防范确保企业安全运营。(四)强化内控管理者素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践程度,直接受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影响。对此需要定期展开培训、考核活动,培养其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首先通过激励制度,员工相互监督措施,强化内控人员的管理意识。其次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其分析外部环境能力,为其业务素质提升起积极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展开风险防范方案宣传、学习活动,组织内控相关人员学习,转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更新其经济活动评估知识,切实提升企业整体风险评估、防范、控制能力。最后注重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加大员工工作行为监督力度,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惩处,切实维护工业企业经济利益。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从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展开,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强化内控的执行力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信息流动及沟通、优化内部控制监督、提升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等途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遏制企业内部不良行为,弥补企业管理缺陷,促使工业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钟高,徐虹,王帅帅.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合规成本与高管变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5):89-98.

[2]吴方红.基于内部控制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0):105-108.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于彦媛 单位:齐齐哈尔华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