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时间:2022-12-20 09:49:11

导语: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一、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果

1.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创新资源投入,主要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和物力资源投入。二是创新成果产出,是指企业通过创新活动所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三是成果转化能力,是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四是创新政策环境,是指企业的经济、政策、市场、文化等内外部环境为其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的支撑和保障。2.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衡量和比较辽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在全国中的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建立了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四个构成要素作为一级评价指标,按照不同类型将其分解为二级指标,最终分解成可以进行比较的具体指标。3.评价结果。利用熵权法,对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上简称“规上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辽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0位,与江苏、广东等排名靠前的省份差距较大。四个一级指标中,创新资源投入指标排名第8位,表现较好;创新成果产出、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政策环境分别排在第11位、第13位和第17位,表现一般。

二、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1.辽宁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强度较低。辽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为1100家,排名第12位;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36%,排名第26位。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为562家,排名第15位;仅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5%,排名全国倒数第一。总体来看,辽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强度较低:一是企业家对创新不够重视,主观创新意识不强。企业主要依靠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等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进一步降低了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二是辽宁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传统产业市场稳定、技术成熟,很难出现原创性和突破性的技术变革,客观上抑制了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大,促使企业需要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才能维持其市场竞争力。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辽宁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三是辽宁规上工业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价值创造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其对创新活动的有效需求不足。如辽宁石化行业主要以炼油为主,精细化工产业发展不足;装备制造业主要以组装制造为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2.R&D人员增速趋于放缓。辽宁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为9.59万,居全国第11位;其中研究人员为4.22万人,排名第7位。研究人员占R&D人员比重为44.05%,在全国排名靠前。总体上看,辽宁R&D人员投入强度较大,但增速正在放缓。2013年R&D人员比2012年增长13.68%,仅排在全国第14位。R&D人员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辽宁科技人员工资缺乏竞争力,导致许多科技人员纷纷跳槽到南方省份。二是企业和研发机构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三是辽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强度较低,为R&D人员提供的研发岗位有限,客观上制约了R&D人员的增速。3.R&D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一是政府资金在R&D经费来源中占比较大。在R&D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为26.11亿元,居全国第4位,仅落后于广东、山东和陕西;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为7.84%,居全国第7位。企业资金为303.37亿元,居全国第6位;企业资金占比为91.07%,居全国第25位。从经费来源结构看,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非常重视,且支持力度较大,但也反映出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引导力度不够。二是人员劳务费在R&D经费内部支出中所占比例偏小。辽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333.13亿元,排名第6位,仅次于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这几个科技发达省份。其中,人员劳务费支出为50.36亿元,居全国第14位;仪器和设备费用支出为19.53亿元,居全国第14位。虽然辽宁R&D经费内部支出强度较大,但人员劳务费所占比例偏低,仅为15.12%,居全国第30位。人员劳务费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以现金和实物的形式支付给R&D人员的工资和薪金等。该数据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研发人员不够重视,现有的工资水平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R&D经费外部支出偏低。R&D经费外部支出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支付给对方的经费。辽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为12.58亿元,居全国第10位;R&D外部经费支出与内部经费支出比为3.78%,居全国第25位。其中,对境内研发机构支出为4.52亿元,居全国第16位;对高校支出为2.78亿元,居全国第12位。辽宁R&D经费外部支出偏低,说明企业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力度较小,参与产学研合作较少,对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利用的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较少,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需求较低。二是省内企业主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的意识不强。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与科技结合不紧密。辽宁某些领域的科技资源居于全国前列,但缺乏成果转化的市场和载体,迫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流向省外。4.新产品开发活动效率较低。辽宁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8568项,居全国第14位,远远落后于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仅相当于江苏省的零头。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336.05亿元,居全国第6位;平均每个项目的经费支出为392.22万元,居全国第2位。可以看出,虽然辽宁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强度较大,但进行新产品开发活动的企业较少。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销售收入为4093.18亿元,居全国第11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之比为1∶12.18,居全国第20位,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效率较低。一是人员劳务费支出低直接导致企业新产品开发活动效率低下。二是由于辽宁孵化器较少且运营管理不规范,创新创业环境较差,使得很多新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流向省外进行转化。5.自主知识产权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另一种成果形式,代表着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辽宁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11628件,居全国第15位;有效发明专利数为6923件,居全国第13位;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为158件,居全国第14位;拥有注册商标数为3708个,居全国第21位;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为631个,居全国第12位。上述指标反映出辽宁工业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缺乏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企业研发效率低所导致。6.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工作有待加强。辽宁规上工业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为30.53亿元,居全国第6位,可以看出政府对研发活动比较重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为10.55亿元,居全国第10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活动经费支出越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越多。辽宁R&D经费内部支出居全国第6位,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仅居全国第10位,说明辽宁对该政策的宣讲和落实工作还有待加强。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为9.32亿元,居全国第14位。该项指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辽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7.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结构有待调整。辽宁规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为5.70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5.97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6.81亿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157.26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4位、第8位、第7位和第7位。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所占比重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而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因此,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首先要调整辽宁的产业结构。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1.提高企业研发活动强度。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力度,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其在辽宁工业中的比重,在结构上改善企业提升创新活动强度的产业环境。不仅如此,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助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优化。二是鼓励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开展创新活动,为提升企业创新活动强度提供内生动力。2.调整政府扶持创新活动的重点领域。一是调整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产业领域,将扶持资金和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倾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高技术企业认定。二是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群体,创新意识强且创新效率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越多,辽宁工业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越高。3.提升企业创新活动效率。一是提高R&D人员的劳务费支出。R&D人员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对于创新产出的贡献率最高。提高R&D人员的薪酬和劳务费支出,可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活动效率。要改变国企现有的薪酬制度,大幅度提高R&D人员的薪酬水平。借鉴北京中关村和南方一些省份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使之尽快在省内落地。二是改变抓大放小科技的政策取向。辽宁平均每个新产品开发项目经费支出居全国第二位,反映出辽宁新产品开发集中在少数企业和少数项目上。应扩大支持新产品开发的项目数,可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4.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一是促进辽宁科技孵化器健康发展。孵化器发展的关键在于运营模式和专业孵化团队。辽宁应将孵化器建设与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利用产业创新平台汇集的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风险投资,完善孵化器的运营和管理。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先进孵化理念、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优秀孵化服务团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范围,采用以奖代补、后补助、风险补助、担保补助等方式,对孵化器予以资助。二是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现有政策看,辽宁创业政策环境并不比南方省份差,但执行效果和力度不如南方省份。因此,创业政策环境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强化执行力度上。

作者:苗颖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