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2-04-10 03:03:32
导语:哈尔滨工业发展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工业总量低,发展速度慢
目前,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不足沈阳和大连的1/3、长春的1/2,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末位。2011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有277户,完成产值800.5亿元,在全国排二十几位,甚至不足大庆的四分之一;沈阳市是哈尔滨市的7倍,仅铁西区装备工业园就有装备企业800多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826亿元;大连市是哈尔滨市的5倍;长春市是哈尔滨市的6倍。2011年,哈尔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0%;而长春汽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6%、武汉汽车同比增长10.6%。2011年全年医药产业产值增长仅为11.7%,远远低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248户,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8.8%。2012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在我省13个地级市中居末位。
(二)集聚效应弱,产业链条短
哈尔滨市多数园区引入的企业关联度不高,集聚效应低。产值超百亿的园区只有经开区、高开区和宾西开发区,26个市级以上重点园区工业产值之和竟不到长春高新区的二分之一。上游产品在哈尔滨市生产的,终端产品多在外埠;终端产品在哈尔滨市总装的,大部分零部件在外埠生产。如装备工业的地方配套率不到30%,严重缺乏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力。长春市汽车产业园,拥有一汽大众等多个主机厂、300多家汽车零部件和改装企业,可配套5000多个品种,整车生产能力超百万辆。大连市通过重大优势项目带动船舶、汽车和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将打造10个产值500亿~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广州市除打造船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集群外,形成以140多家日系合资企业为主体的特色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00多亿元。
(三)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低
哈尔滨市缺乏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的总承包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有哈电站、哈药、哈石化、九三油脂4户,而大连11户,沈阳10户,长春9户。哈尔滨市4户百亿元企业产值总和不仅大大低于长春一汽,也低于长客股份。2012年,哈尔滨市是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唯一一个规模以上企业刚超千户、工业增加值没超千亿元的城市。哈尔滨市生产的药品中缺少创新药和自主研发药,多为仿制的化学药。国际上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而哈尔滨市仍以第二代为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远,导致产品价格较低,利润微薄。研发投入不足,使生产企业难于走出困境。
(四)央企比重大,私企发展慢
2011年,在哈中央企业47户,实现产值863.6亿元,加上省属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值比重达44%。装备和石化工业中央企所占比重分别为57.1%和75.8%。全市产值前10位的企业中央企有7户。哈尔滨市非公经济多集中在服务领域,规模较小,分散经营,偏重于劳动密集型,创新能力低,竞争力弱。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大大低于许多发达城市80%~90%的水平。当央企受到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时,导致哈尔滨市工业增速波动较大,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非常薄弱。
二、促进哈尔滨市工业快速发展对策建议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生成大项目。建立健全工业项目服务机制。明确责任,强化投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区县投资推进主体的积极性。健全协调机制,畅通政企渠道,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项目建设要素配置服务,探索超前规划、超前配置等办法,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创新项目谋划工作思路,由离散式抓单个项目向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转变。谋划能够带动产业、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好项目、大项目,为实现工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鼓励企业加快建设速度,力争早日投产。全力以赴开展项目招商,推进项目招商落到,落实招商责任制,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引进关联度高的龙头工业项目、带动力大的工业产业链项目,增强经济发展的牵动力。下大力气吸引外地资本,引进培育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建设产业集群,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大提速。
(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要推进由传统生产型向高端装备制造及生产性服务型转变,促进产业由大变强。食品产业将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战略。通过扩大规模、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实现由资源拉动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由传统产品向营养、安全、方便、绿色、有机产品转变,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医药产业将巩固医药产业国内领先地位,加强研发创新保持和提高化学医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积极培育生物制药产业,推进以哈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企业由国内领先向国际强企转变,把哈尔滨市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医药工业基地。化工产业将坚持走基地化、园区化发展道路,科学规划哈尔滨化工园区。积极争取原油加工规模达到500万吨,延伸产业链。围绕产业规模化、高新化、精细化,发展精品油基地及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链,形成国内领先水平的苯酚丙酮、苯酐等生产基地。发展煤制烯烃化工产业及下游产业链。
(三)统筹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打造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基地,助推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支持园区发展,明晰园区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构筑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为载体、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定位清晰、高效利用、突出优势的区域发展产业新格局,有效推进工业园区战略整合,促进产业科学有序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几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工业园区。
(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实现优势资源重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强优势龙头企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安排信贷资金,扩大贷款领域,增加贷款规模,重点解决龙头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在信息、土地、水电等方面搞好综合服务,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和使用本地产品配套,保障哈尔滨市产业链安全,锁定10亿元以上电站、汽车工业龙头企业,鼓励在地方配套,对配套当地产品同比增长10%以上的,按新增配套额的1%给予龙头企业经营者奖励。市政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市级以下医院基本药物目录招标、政府集中采购商品、出租车更新等,鼓励优先选用本地产品。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科技人才,促进自主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
(五)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切实落实国家支持非公经济及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为非公经济大发展创造宽松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向地方非公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倾斜。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完善非公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充分发挥发展非公经济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实行各部门包扶重点非公企业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继续推进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为非公经济及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以市政府的名义对我市民营企业家、纳税大户进行表彰与奖励,鼓励非公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朱智工作单位: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办公室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在法治和网络教学的作用
- 下一篇:燃料燃烧与污染控制课程建设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