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业化制约因素研究

时间:2022-04-10 02:56:30

导语:农机工业化制约因素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机工业化制约因素研究

一、推进农机工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推进农机工业化是黑龙江省打造农业强省的内在要求。黑龙江省的农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全省的市场80%被外省和国外机械占据,这使得农业机械化方面更多的依赖于外部。农业机械的使用规模和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省的农业生产竞争力,因而要想加强农业强省地位,必须加快农机工业发展。其次,推进农机工业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而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核心在于发达的农机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是要确保有足够的农业机械可供选择,以及保证农业机械的多样性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再有,推进农机工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农机工业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促进农机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动相关服务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关联效应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农机工业发达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农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农机工业发展的理论与因素分析

(一)理论依据分析

1.供给需求原理: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决定因素,农机工业的发展在于产品的供求能得到平衡,既能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要确保产品质量。农机产品的消费者是农民以及国有农场,农机工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组织生产,根本上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会促进农机工业的发展。2.规模化经营理论:农机工业的有效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规模经营。一是要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或者产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水平的提高,还表现为规模的扩大,但却不是单纯的以加大投资、扩大规模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而是以提高生产力、管理水平为特征的集约化经营方式。3.市场竞争理论:对于黑龙江省农机市场来说,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在农机市场上,既有本土企业,也有其他省份的企业以及国外的企业,市场呈现多样化现象,因而要想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农机工业,就要必须关注市场的趋势,充分利用竞争优势,振兴农机工业。

(二)具体制约因素分析

1.需求因素。农机工业面向的市场对象是农民以及国有农场,但国有农场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制约因素重心在农民。首先,农民的收入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首要因素,而工业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着农机工业的发展。其次,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使农民很少过多的关注农业机械高科技产品,限制了农业机械的销售,抑制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再有,从黑龙江省本身的产业结构来看,重工业发达,第三产业落后,尤其在农村中产业单一,导致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农机的推广存在限制。另外,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给机械的扩大使用带来不利条件;虽然黑龙江的耕地面积在全国处于首位,但人均只有十几亩的耕地,且分布比较分散,难以实现规模,限制了大型机械的应用,影响到农机工业的发展。2.供给因素。一是对于农机市场,价格对于供求的影响尤其明显。黑龙江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没有扣除成本)仅有5000元左右,因而对农机产品的价格极其敏感,农业机械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机械,对消费者来说,其价格都很高;同时,农机产品的性质也影响着农机产品,农机是一种能长期使用的产品,即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其销售量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农机产品的这种特点影响了农机工业的进展。二是从企业本身看,首先在国有企业改组之后,黑龙江省的农机企业开始衰退,市场逐渐被省外、国外的企业所占据;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管理机制落后,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次从外来产品看(外省和外国的产品),占农机市场80%左右,外来产品的竞争优势远大于本地企业,减缓了本省农机工业的发展进程。3.政府因素。第一,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上世纪90年之前,黑龙江省的农机产业尚且排在全国前列,但至此之后,农机工业衰退,目前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很大程度上是省内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二,财政投入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黑龙江省对于农机工业的财政投入与农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远不成比例的,政府投入不足对于农机工业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4.社会因素。一是外来投资少。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从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看,不能吸引足够外资进入,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有关;另一方面,源于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部,主要靠近俄罗斯、蒙古、朝鲜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以及吉林、内蒙古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投资量有限,影响着农机工业的发展壮大。二是技术制约。首先从黑龙江本省的农机科研机构看,与农业在国民经济占有的比重相比所占比重极低,而且科研院所的分布极其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哈尔滨市;另一方面技术投入不够,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投入没能得到重视,尤其是科研院所,在农机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远远不足,限制着农机技术的进步。这两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农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降低。5.自然因素。黑龙江省适合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但是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时间要很长,农业机械的使用时间或者说是使用频率低,按照实际折旧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方面使用频率低,则寿命长,那么农业机械使用的时间也区域经济64会相对更长久;另一方面,如果与使用频率无关,则会出现得不偿失,即所谓的农业机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消费者会谨慎购买。这两种情况,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会造成一种结果,即农业机械的销售量下降,进而制约农机工业发展。

三、各制约因素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分析方法

综上,根据上述所分析的制约因素,我们对农机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各种因素对农机工业化的影响程度没能说明。而且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而结果不明确,说服力较小。以下着重对影响程度分析。主要采用德尔菲法,最后根据相关的结果进行层次分析得出各制约因素的相关比重,层次分析法的因素选取。

(二)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第一,消费者因素在农机工业化中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品因素和企业因素,这说明了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上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一个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加强黑龙江省的农机工业化水平,必须首先从市场出发,对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后续手段政策。第二,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和自然因素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农机工业化的实现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三,制约农机工业化的因素不仅仅只是上述所列举的几个因素,其他相关因素也起到相应的作用,但是农机工业的发展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结语

从以上制约因素的论述来看,由于农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本文仅仅从中找出其中一部分进行分析,还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从分析的深度看,由于是对制约因素的总体解析,只能从大面上进行一个总的概况,因而不够全面也不能够对某一具体要素进行更深的论述。

作者:张长青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