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织工艺设计教学论文

时间:2022-06-11 08:35:04

导语:高职机织工艺设计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机织工艺设计教学论文

1“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项目的设计

根据产品的加工难度,课程提炼出3种不同产品的生产流程作为教学项目,即免浆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白坯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色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其中:免浆织物的工艺设计与实施针对的是最容易生产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经过浆纱工序,也不需要考虑纱线的颜色与花型;白坯织物的工艺设计与实施针对的是纱线比较细的单纱,需要上浆,加工难度要大于免浆织物;色织物的工艺设计与实施是在白坯织物的基础上,增加色纱排列、劈花、不同纱线的用纱量等一系列工艺计算,难度进一步加大。3个教学项目的开展都是以典型面料作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所选用的面料为企业常规面料,便于学生找到相关的参考信息。3个项目的学习难度是逐步递增的,后一个项目要运用到前一项目所学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其中,第3个教学项目所用面料组织结构不要太复杂,色纱的颜色种类要多一些,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各种纱线的用纱量、劈花、经浆排花等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3个项目包含所有需要教学的内容,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2“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每个项目的实施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教师以面料为载体讲解相关知识点;第二阶段由学生分组对面料进行分析并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工艺计算、手织样试织和教学评估等。其中,第二阶段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这一阶段需要运用大量的其他课程的知识点,而学生所学的知识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能力体系,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而且,通过小组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1以典型面料为载体的主要知识点讲解。教师讲解知识点时分3个步骤:①选择典型机织面料,分析面料的正反面、织物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纱支等参数。②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典型面料产品,确定经织缩、纬织缩、染整幅缩率、染整长缩率等工艺。③根据前面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计算,完成项目化教学的案例引导。2.2以典型面料为载体的工艺分析和数据收集。教师给学生发放准备好的典型面料。以面料为载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任务要求进行典型面料的工艺分析、数据收集。首先小组集体分析、讨论面料的相关参数,如经纬纱支、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等,分析的原始数据要记录下来。然后收集资料,寻找类似产品,根据类似产品确定幅缩率、长缩率、经织缩、纬织缩等参数。教师要全程跟踪学生讨论、分析的情况,及时使用案例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最接近真实的工艺数据。2.3学生独立完成工艺计算、手织样试织。1)以面料为载体,学生按任务要求独立完成工艺计算。小组在完成面料分析后,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学生各自独立进入面料仿样设计阶段,独立完成工艺计算。在工艺计算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不能非常清楚地辨别经纬密度是公制密度还是英制密度,从而用错计算公式。教师要及时跟踪学生的计算过程,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经密的大小、织物的幅宽,判别总经根数的大致范围,如果计算数据超过这个范围,用错公式的概率就非常大,需要学生检查相关计算过程。2)以面料为载体,学生按任务要求完成手织样试织。学生根据工艺设计、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手织样试织,手织样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手织样的试织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布面的花纹与原样是否相同或相似,如果花纹差异大,要引导学生分析是面料分析时出现问题,还是手织样在穿综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果花纹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授课前,学生已经接受训练并掌握了手织样的织造技能,但是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将工艺与面料联系在一起,还是独立的两个知识点。通过手织样的试织,学生才能将工艺设计与织物的组织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能力体系。2.4以面料、手织样为载体的教学总结及评估。对手织样的评估分成教师讲评和学生自评。学生完成工艺计算及手织样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工艺计算与手织样,并与原样进行比较。对有明显差异的,要跟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查找造成差异的原因。常见问题主要有织物组织错、穿综插筘错、经纬密度错、筘号错、每筘穿入数不合理、纱支错等。教师根据学生手织样的外观特征,用引导的方法,提出小样与原样的差异,分析所有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由学生总结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所在,并要求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试织。对于与原样差别不大的手织样,可安排学生进行自评处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在教师讲评的基础上,对面料原样与手织样进行比较。学生自我评价所要做的事情有:①汇总面料外观风格与手织样的外观风格;②用表格的方式,列出原样的数据与手织样的相关数据,如经密、纬密、经织缩、纬织缩等;③比较手织样相关数据与原样的差异,并用文字的方式阐述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所在并提出改正的措施。通过这些总结,学生能真正掌握工艺设计的内涵。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有比较才有提高,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主动剖析问题所在,寻找瑕疵面料的产生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能力体系。

3“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项目教学的优势分析

1)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联系在一起,将教室和工厂的产品研发中心融合在一起,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设计,并织制出手织样,整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就是产品的开发过程,学生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面料设计与加工过程。通过对面料的仔细分析,学生能够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形成直观的认识。例如:纱线的纱支是一个很抽象的理论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能说出什么是纱支,但不会辨别纱支的粗细,但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边做边学,对于一块新的面料,通过对比法就能直接估算出纱支的粗细。2)培养学生严谨的纺织工匠精神。项目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追求品质的纺织工匠精神。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在实验室分析检测面料的原料、纱支的粗细、经织缩、纬织缩等数据。检测、分析过程中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而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才能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此外,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知道进行工艺计算时不能有一点差错,差错在工厂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3)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比如,进行面料分析时,测量纱支、经纬织缩率,分析织物组织结构,每位同学负责一块,但是检测的具体方案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样才能使小组内所有同学,都知悉所有数据的来源、检测的方法。组内同学分开测得的数据,并不是简单地给组内同学提供一个数据、一个结论,而是需要将所有的原始数据、测量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向组内同学共享,以避免因个别同学数据测量或计算错误影响组内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组内同学在使用其他同学提供的数据、结论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无误后,再进行引用,切忌不加分辨的拿来主义。

4结语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对典型面料的分析、计算,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只需要经过3~6个月的经验积累,就能承担仿样设计工作,而此前工艺设计人员一般需要12~24个月的工作经验,才能承担仿样设计工作。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更接近工厂的生产实际,有利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德义.“机织工艺设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建设[J].纺织服装教育,2015(3):212-216.

[2]王迎,魏春艳,王秋红,董媛媛,季英超.工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纺织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34-135.

[3]肖树青.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61-163.

[4]李兴会.高职项目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职业教育研究,2010(1):34-35.

[5]张沛云.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22-23.

作者:瞿建新 周祥 姜生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