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成创新知识管理分析
时间:2022-11-06 10:28:37
导语:企业集成创新知识管理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普遍应用的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之一,知识管理为集成创新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以新产品开发为目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集成创新才更贴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征。从集成创新知识转化微观机理的角度解析,知识转化既表现为知识社会化、内隐化、外显化和组合化这四种形式,还发生于企业、团队和个体这三个层面,对理解企业集成创新理论和实践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成创新;知识转化;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
一、引言:企业集成创新需要科学决策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企业面临来自内外的严峻压力,内部承受熟练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高消耗、环境保护等压力。外部以美、德、日为首的发达国家启动了“工业4.0”“制造业回归”等计划,意图进一步巩固在制造研发领域的竞争优势,实现智能制造;新兴经济体则在中低端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挤占国际市场。面对国际压力剧增,中国企业不但要努力保持增长,而且要通过技术、制度创新,助力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为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谓集成创新是一种动态性要素优化和重新组合过程,也就是企业将新产品开发周期中不同阶段、流程以及创新主体的能力集成为一体,例如将生产、材料、技术和营销这些创新要素进行创造性的匹配融合,促使企业创新功能大幅度提升,通过不断的新产品开发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随着智能化、大数据时代到来,云计算、物联网和5G等技术逐渐成熟,企业可以掌握大量数据样本,可以随时进行吸取、关联和分析,这些是企业集成创新决策的基础,能够使新产品更符合市场前沿要求,精确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大数据也超出了部分企业的专业能力,在数据挖掘、分析、加工处理等方面倍感困难,突出表现为数据越多,信息和知识越难选择的现象。基于此,本文在探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特征基础上,将SECI模型进行了扩展,整理阐述集成创新知识转化过程的微观机理,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数据技术为背景的知识管理与创新决策,并辅以案例加以说明,旨在为企业集成创新的知识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二、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特征与机理
(一)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特征。目前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普遍应用的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之一,很多研究解释了知识管理对集成创新的内在驱动机制,以新产品开发为目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集成创新才更贴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征。集成创新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在企业内部涵盖生产、技术、财务、采购和市场等方面信息集成;对企业以外则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协作单位和金融机构等,可以归纳为资源集成、理念集成、技术集成和组织集成四个方面要素,彼此之间不应该只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机有序组合。创新就是企业拓展新知识的过程,可归结为产生了新思想,主动构建概念、对概念进行研究开发、调制生产、最后开拓市场并逐步发生技术扩散的过程。从知识的角度看,企业集成创新过程中,依靠已有的知识资源,通过集成方式形成再认识和再加工,达到创造新知识,并实现商业化的目的。基于企业集成创新这种新范式,国内学者也做出不同的解释和扩展,张方华(2008)主要构建集成创新过程的模式,他将集成创新分解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概念提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商业化,企业将内外资源集成到各环节。例如新产品概念来自信息数据集成,科研离不开现有知识储备,技术研发依靠各类技术推动,商业化源于组织协作集成。所以企业集成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发挥着独特作用。进入大数据时代,集成创新在内部知识的整合基础上,对外部市场环境和信息数据的刺激越来越敏感,这为企业集成创新提供新目标。孔凡柱、罗瑾琏(2012)将集成创新过程理解为往复循环过程,每一个循环都包括上述四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在形成特定知识的同时,也提供向下个阶段运动的动力。在这整个过程中,其实质就是各类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与转化过程,集成创新是外部数据信息刺激和企业已有知识储备的集成,提出了产品开发的目标方向。这种外部数据信息刺激有助于集成创新主体开展个人、组织等方式的学习研究,进而转化为个人和企业的隐性和显性知识,为创新活动提供有效助力。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创新性的概念思想,会不断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育、扩展和使用,并应用于新产品、生产工艺的开发,形成最终创新成果,这样就完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阶段,通过对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有机集成,创造出凝聚在有形或无形产品中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会不断充实扩展企业内部知识库,为第二阶段的创新提供动力,产生螺旋式发展的现象。(二)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过程。现代经济中,企业是处理和创造知识的基本单位,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正日益成为核心要素。知识转化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有重要的促进效应,在微观层面可以概括为知识社会化、组合化、外显化、内隐化四种,有利于理念、技术、资源和组织集成的相互融合,如果这种微观促进功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就会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内在动力。Nonaka(1991)提出了SECI模型,他认为面对动态的内外部环境,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认清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决定因素,需要时刻关注员工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具备的知识,并通过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互模式而发展出来。虽然SECI模型能够解释企业内部的知识转化,但此模型也包含两个不足的方面:一是将企业作为能够自动生成的认知单位,新知识能够源源不断在现有知识库中衍生出来,这就忽略了外部知识的作用,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无法做到忽略外部数据刺激的假设;二是将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划分为个人和组织两个层次,过于笼统,与现行复杂的企业形式和结构结合不够紧密。因此,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与客观实际,SECI模型可以进行扩展,如图所示。在这个扩展的SECI模型中,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微观运行机理如下:集成创新每一阶段都是从个体隐性知识开始,最后到组织隐性知识为终结的知识转移、转化,是知识不断螺旋运动的过程。首先,企业集成创新的目标设定,最初来源于员工或企业战略决策者,在面对外部信息的刺激,依靠其拥有的隐性知识做出的反应。这时形成的目标模糊,甚至难以用言语清晰描述出来,必须通过互相讨论交流、组织学习等手段,逐步使隐性知识转化能够被传播,通过知识社会化、知识内隐化、知识外显化和知识组合化这四种形式,决策者的隐性知识变为能被企业成员接受的组织知识,这样就促进集成创新目标的形成,并进入概念建构阶段。概念建构是企业研发人员对创新目标的解读,依托已具备的显性知识,通过不同员工之间的交流、共享、转移,最终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概念。随后进一步将概念进行解析与演化,验证其可行性,研发人员确定所需知识类型,广度和深度,确定知识方面的供需缺口,并努力找到新的集成方式。一旦上述几个阶段形成突破,知识融合就进入概念物化阶段,新出现的技术会不断被挖掘并验证使用,最终应用到新产品、工艺或服务中,同时逐渐转化为组织隐性知识。从层次的角度,目标设定属于企业战略组织层面,概念的开发属于团队层面,知识交流转化属于个体层面,共同构成复杂的知识转化网络。(三)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的机理。首先,可以通过内隐知识向内隐知识转化实现知识社会化,这对理念集成和技术集成具有直接的微观促进。这种知识社会化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在集成创新过程中,通过技术研发人员的个体自我思考、个体感性经验累积,发现一些新的技术组合规律,关于新产品概念模式的模糊预测、创意设计,虽难以准确表达,但对新产品的形成至关重要。理念集成并不是简单堆凑,而是理念之间的交织融合,在组织内部以团队为平台,调动各类研发人员智慧,才能形成独特的开发理念,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优秀营销人员的知觉和直觉,充分发挥直觉判断能力,对新产品潜在市场价值进行预测,却很难形成条文清晰的报告。为了相互启发创新意念,研发人员之间的会谈和沟通,很多时候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不得不采用引导、暗示、类比性方法模糊交流。其次,知识社会化对资源集成和组织集成存在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这本身就是知识创造的一种。新产品开发期间的资源集成涉及资金安排,由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需要财务人员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财务部门的决策效率是资金统筹供给的保证,这期间就需要高度沟通。组织集成过程中,同样相关组织文化、理念都是各自长期思考的结果,各部门包括实体和虚拟组织的柔性管理,这需要制造、研发团队领导能力,其次是内隐知识向外显知识转化,也就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也可以对集成创新起到微观促进。最为典型的就是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核心研发成员需要将自己的构想、理念和创意反复传递给其他参与者,以便得到其他成员认可和建议,并展开有效的相互讨论协商。采购人员将自己对原材料市场的认识向企业反馈,以提高产品研发可行性;相关营销人员将客户资料户和市场的认识、直觉、判断归纳为清晰的报告向企业反馈,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性产需求信息等,这也都是知识外显化的主要表现。此外,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相关科研机构等外部组织进行合作,也必须有明确的计划,这些方案和章程,都是反复思考后的结果,知识外显才能使不同主体有交流合作、协商探讨的基础,才能开展实施后续方案。尤其对于现代市场信息环境,新产品开发往往是基于虚拟组织平台,集成创新各参与主体,诸如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在共通的平台上,才能实现组织管理从陌生到融洽的过程。再次,可以通过外显知识向内隐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内隐化对集成创新的微观促进。由于知识转化表现为螺旋上升的循环结构,因此早期产品创意的形成、开发风险的估计、市场需求的初级判断等形式也是不断开拓深化的过程,这对于理念、技术、组织集成有明显促进作用。集成创新提出的各种管理概念,涵盖企业生产、技术、销售、采购和财务等各方面,这些新概念在引入后要进一步吸收消化,融入新产品开发的日常行为中,尽可能发挥此类前沿理念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和个人能力提高的过程,最为典型的就是研发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各种数据信息形成集成创新理念,通过技术人员与顾客的直接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吸收客户需求信息来表述深化产品创意。通过个体学习、个体或团队需求、采购和技术可行性预测,实现在众多数据资料中找到为我所用的知识,进一步运用于集成创新中来。最后,完成外显知识进一步向外显知识转换,通过知识组合化促进集成创新。知识组合化包括创新过程中产品数据库管理、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客户以及市场信息搜集分析、材料采购成本信息、研发者日常管理等形式。在集成创新过程中,对各种现有成熟科技资料进行重新归纳、存储和整理,对技术资料库进行更新升级;对集成创新中存在的大量信息交流进行分析提炼,形成准确的产品研发信息;为降低成本搜寻并引入成熟的技术专利和公开数据,推动新技术的形成,这些都是知识组合化的重要表现,在集成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
三、企业集成创新的科学化决策实施
(一)实施前提。一是构建一个决策信息库。科学化决策必须以大数据资源作依托,例如产品市场需求状况、用户购买能力调查、企业的技术资源、主要产品竞争优劣势等。如何快速有效获取并整理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海量数据资源,对于加强知识管理,使企业准确洞悉新产品开发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构建不同层次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有极高要求,不断充实企业内部知识储备,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是集成创新决策基本前提。二是开发大数据的管理工具。任何企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就需要合理构建和决策有关的信息库,努力开发配套管理工具,利用好企业外部数据资源,根据自身的个性化能力,将散落的业务数据整合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分析使用、处理和挖掘出更有价值的集成创新决策信息,从而更有利于的精准决策。三是配备专业人才。企业决策信息库的建设离不开既懂部门实际业务,又精通信息数据技术的复合人才。注重培养提高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化素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的环境,提高企业高层决策的水平。(二)实施应用。如今,在数据快速增长的时代,大数据的作用越来起突出。企业集成创新不能无视大数据的存在和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决策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企业集成创新决策的需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企业,谁能够抓住大数据的机遇,加强知识管理,实施科学化的集成创新决策,谁就能抓住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华为公司为例,截止到2018年6月花粉俱乐部论坛拥有的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万,每天新增加发帖量超过20万条。仅荣耀已累计接收70万以上来自用户和花粉的新功能、新设计方面的建议,客服部门每天能够和全球250万以上的用户进行互动,在升级系统中邀请15万用户参与内测,其中EMUI就收集了上亿个用户反馈,这些代表了客户真实的体验和意见,明确反映了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问题建议,是具有很大真实性的大数据。通过对这些用户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加工分析,论坛里关注度高的建议会按热度排到论坛前面,既方便用户进一步发表意见,也便于华为工程师们快速了解用户真实需求状况,为能按照消费者需求开发最受大众欢迎的功能提供指导。还可以根据这些大数据,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采购、仓储、物流等安排,争取降低成本低,使生产环节资源消耗最小。此外,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扩展产业链,不但给用户提供更贴心的个性化手机服务,还能在关联产品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方面推出功能丰富的新产品。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集成创新的主要特征,知识资本转化对集成创新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让知识有效转化?这和企业集成创新过程的科学决策有关,企业如果能获得海量数据和越来越丰富的数据种类、方便完善的获取途径、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这些优势能让决策更加有效。避免因为决策者的主观、情感之类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充分挖掘数据包含的巨大价值成为集成创新的主要抓手,让创新决策过程从程序驱动改为数据驱动,适应这一时代趋势,改善企业对数据资源的利用能力,更加客观的分析市场数据,制定准确的科学决策,是取代传统决策方式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LeonardD,SensiperS.Theroleoftacitknowledgeingroupin-nov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s,1998,40(3):112-121.
[2]Nonaka,Ikujiro.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
(6):96-105.[3]NonakaI,ToyamaR,KonnoN.SECI,baandLeadership:Au-nifiedmodelofdynamicknowledgecreation[J].Rangeplanning,2000,(33):32-34.
[4]李文博,郑文哲.现代企业的集成创新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66-68.
[5]史宪睿,金丽,孔伟.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69-70.
[6]王众托.系统集成创新与知识的集成和生成[J].管理学报,2007,(5):42-48.
[7]张方华.企业集成创新的过程模式与运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0):118-124.
[8]孔凡柱,罗瑾琏.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集成创新与合作创新契合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5):126-129.
[9]刘良灿,李文,张同建.面向新产品开发的集成创新中知识转化动力机制实证研究———基于国有企业的数据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6,(1):22-29.
[10]郭亮.面向集成创新的企业技术集成能力作用机理及演化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23-24.
[11]黎小兰,李文,张同建.知识转化视角下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集成创新优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6):78-80.
作者:苏楠 肖晓勇 单位:1.湖北经济学院 2.武汉东湖学院
- 上一篇:乡镇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 下一篇:知识管理档案管理者的挑战与机遇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