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究
时间:2022-10-09 09:43:35
导语:知识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而科研信息化是校园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科研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和科研成果的逐步积累,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构建便捷、高效的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是科研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建设不断加强,普遍在校园网上设置科研专栏或设立独立的科研信息网,用于科研信息的和科研工作的日常管理。近年来,科研管理系统相继被引入,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探索科研远程服务新方法。这些都为科研管理人员高效处理日常科研事务、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从目前科研信息化服务的总体情况来看,科研信息化服务建设缺乏全局意识和统筹规划;科研管理系统无法与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其他专项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信息整合困难;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信息资源的整合挖掘和深度开发,知识浪费现象严重,科研信息化水平不高。(二)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存在的问题。1.科研信息化服务不全面、没有系统整合。科研信息化服务应涵盖科研资讯传递服务,科研项目、成果管理服务,科技人员、决策咨询服务等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侧重于科研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科研信息的存储、统计,而对于科研信息化服务的其他方面,如科研咨询服务、科研决策参考服务等不够重视。科研信息化服务的单位、部门和科研人员难以全面、充分地利用科研信息资源,极大地影响了科研信息化服务的质量。2.科研信息资源整合挖掘和深度开发不足。现有的科研信息化系统主要用于科研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统计和信息传送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科研基本信息数据库,但是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不足,未能从科研信息资源中开发、提取核心价值。科研信息缺乏必要的整理和挖掘,造成科研信息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是核心价值和知识是散乱的、零碎的,需求者很难在繁杂的科研信息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既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又造成了知识的浪费。3.科研信息化协同服务欠缺,科研相关知识和信息无法实现广泛共享和交互使用。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其他职能部门和科研资源需求者的参与度不高。科研管理部门主要从本部门的工作角度来设计科研信息系统和搭建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使得整个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往往只有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才会使用,科研信息传递也仅是科研管理部门向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单向推送,科研管理部门和服务对象之间缺乏双向的交流和互动,导致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利用率低,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阻碍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机制不健全,对平台建设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全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需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进行设计。而现在高职院校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来进行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没有从全校信息化建设“一盘棋”的角度去考虑,其他各职能部门和科研人员对平台建设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都不高,造成平台服务内容不够全面,科研信息采集、传递共享不顺畅,平台与其他各业务系统对接困难。(二)科研管理业务系统不完善,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处理能力不强。首先,传统的科研管理业务系统只重视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而没有对科研信息中蕴含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大量的信息冗沉在信息系统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其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具备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不足,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导致信息处理不够及时、准确,影响了科研信息的使用和共享。(三)校内各部门沟通联系不够紧密,政府、企业等外部支持不足。科研不但要服务学校的教学与发展,还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只有通过企业、社会的实际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并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由于和政府、企业等外部相关单位、部门联系沟通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外部需求者对科研信息资源的需求,造成对外信息沟通不畅、供需对接困难,科研成果推介、转化等社会服务受到极大影响。
知识管理(KM,KnowledgeManagement)是在知识经济时期开始形成发展的新兴学科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具有跨学科的特性,从跨学科角度可定义为“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文化环境,开发、利用和共享人类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以增加组织的智力资本”。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进入中国,其理论和技术也开始在高校运用。知识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方面主要应用于科技项目管理、科研团队建设、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等。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就是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整合学校的科研信息资源,加快推进科研资源信息化,把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存储、共享、利用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形成动态的知识体系,从而为科研人员和各相关单位、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一)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本要求。构建高效、便捷的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科研活动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知识,既有科研管理经验,又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存储、共享和再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推动科研持续发展。此外,传统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侧重于信息采集和存储,而对于信息挖掘、知识传递和再利用、知识共享等方面的服务比较欠缺。因此,要把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引入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在全面采集科研信息的基础上,对全校科研活动中产生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通过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使用,从而为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服务。(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1.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信息资源库建设。科研信息资源库建设是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因此,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首先要全面考虑科研信息化服务的对象和类型,根据科研服务的内容建立科研信息资源库。高职院校科研资源采集的来源主要有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科研资源主要是从科研人员、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处获取;校外科研资源主要是从政府、科研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获取。可以在校园网或者对外网站上设置科研资源采集窗口,必要时可以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科研资源采集。科研资源采集后,科研管理人员要及时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数据库挖掘技术对科研资源进行分析,从中提取科研资源中的成果知识、团队建设知识、科技发展预判等相关知识,把科研资源转化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进行存储,形成科研知识库。存储的知识通过科研业务管理系统和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向校内外的需求部门和个人提供检索、查询和统计分析等服务。同时,需求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新形成的知识通过科研资源采集窗口再次进入科研信息资源库,使得科研信息资源库中的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2.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科研业务管理系统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与学校有关部门、科研人员联系紧密,是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然后根据“知识获取—知识整合与归类—知识存储与深度开发—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创新”这一知识管理流程设计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创新三个模块。知识获取模块是指获取科研信息资源库的知识和从科研业务中提取、挖掘出来的知识,如从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人员管理等业务流程中产生的知识,都通过此模块进行筛选、去重、整理、挖掘,形成知识资源。知识共享模块是把获取的知识经过整理和归类,推送至校内各职能部门、科研人员和科研协同服务平台,使需求者充分共享核心知识。这一模块主要负责知识的推送和传播,利用知识地图使使用者能够快速、便捷地查找到所需知识。知识应用创新模块是把知识使用者的反馈和应用情况、经验总结通过论坛、专家建议反馈窗口传递回系统,并和知识资源一起重新汇集到科研信息资源库。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业务管理系统不仅是对科研管理流程的优化,还更关注各类科研活动产生的有价值资源的积累和再利用。3.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建设。科研协同服务平台既是校内各部门、个人与校外相关单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中科研资源共享和利用的中心。科研服务需要校内外有关单位、部门的密切合作,因此,科研协同服务平台要通过网络协同建立校内外各单位、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联系,创设科研信息交互窗口,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知识化科研服务。科研协同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决策、管理部门以及科研人员协同,校外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协同。这需要各单位部门重组工作流程,改变原有的信息纵向传递比较顺畅而横向交互比较困难的状况,以科研需求为驱动,依托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交流体系,建立以科研知识化增值服务为核心的横向协同工作机制。科研协同服务平台还是实现科研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和交互使用的重要通道。校内外资源交流共享主要通过整合各类科研系统及数字化平台来完成。校内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把科研协同服务平台与各类专项系统,如人事系统、财务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共同开展科研活动。通过设置网络会议、科研论坛、科研经验交流室,为科研人员提供在线交流工具,把科研经验、体会、技术总结等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科研合作,为科研知识融合提供便利条件。校外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把校外各类资源、服务和工具整合到平台上,实现校内外的科研协作服务。校外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功能主要包括研究介绍、成果展示、科技推广、建议反馈。通过这些功能的设置,既可以把科研信息资源库中的知识展示给校外需求者,使他们了解学校的研究情况,为产研对接提供便利,还可以及时获取校外的需求合作信息和研发成果的应用反馈,再运用知识挖掘软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供科研人员学习参考。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应是开放的、多方协同的和兼容性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校内外科研信息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共同推动科研服务效率的提升。(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整体框架。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主要由科研信息资源库、科研业务管理系统、科研协同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科研信息资源库主要用于科研信息的采集、挖掘和知识的存储;科研业务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科研业务流程再造和知识的传递、应用;科研协同服务平台主要负责校内外知识化科研协同服务。整体框架如图所示。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推广和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需具备良好的开发环境,操作便利,易于维护。通过不断更新完善科研信息资源库,构建科研管理的知识网络,加快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促进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推广和应用。为此,需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完善技术。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可使用.NET平台,后台采用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资源,要求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安全保密。平台宜采用B/S结构,运用软件设计方法对平台建设进行需求分析,主要从系统应用层、系统层、采集层和信源层几个层面进行。平台功能设计要从信息采集、信息组织、空间数据管理、用户交流、宏观战略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平台总体框架结构要重点从组织层次、决策层次进行研究;平台数据库建设、信息查询方法和共享途径要充分考虑科研办公业务、人员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平台建设要以提供便利应用程序和良好图形集成开发环境为目标,较好地实现前台程序和业务逻辑分离,方便使用和维护。第二,推广应用。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既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也需要政府、企业等各单位部门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要利用技术优势不断完善改进平台,通过平台交流对接会、研讨会等形式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单位和科研人员成为平台的用户,提高平台的使用率;同时,做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知识产权安全。政府要积极推动平台建设,利用产研对接、成果推介会帮助高职院校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企业则需要转变高校科研只有出成果了才和自己有关的想法,积极参与到平台建设中去,及时把企业需求信息、研发意向上传到平台,做好平台的信息维护工作。只有高职院校、政府、企业通力合作,才能不断完善科研信息资源库,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作用。
五、结语
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建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对学校管理体制、信息化水平、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以及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改变科研管理理念,改进科研管理方法,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才能对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存储、共享、利用和创新,从而更好地为科研资源需求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科研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作者:肖芳 任红民 朱国清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创新设计电子信息产品智能制造创新
- 下一篇:学生寝室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