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探索
时间:2022-06-10 11:18:21
导语: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属于居民出行的重要形式。地铁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地铁具备许多优势,例如运输量大、准时、快速、低能耗以及少污染等优势。也正是这些优势促使近些年地铁建设量持续增多,同时也间接提升了安全性问题。地铁安全对于地铁的运行、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保障意义。对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性,简要分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安全管理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在多年的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安全性管理问题,例如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设备故障、外界环境影响等,从而导致长时间的停电、停运、乘客滞留等运营事故。因为地铁的运营特征、安全状态的复杂性,导致地铁的运营、事故的特征影响更加突出,安全评估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体系对地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显得非常必要,探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具有显著性实际意义。
1地铁安全交通安全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中的拥堵、阻塞等问题越发突出,按照绿色交通理念的发展和推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已经成为交通领域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轨道交通具备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以及舒适安全快捷等优势,地铁也逐渐成为大城市的交通骨干系统,备受民众青睐。轨道交通系统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系统,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安全性更高,但是因为客流量的不断增多、设备运行压力的持续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问题也在逐渐显现,同时安全事故发生后所能够形成的影响也更加严重。安全运营属于生产的生命线,轨道交通对于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有许多研究发现,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评估模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借助安全评估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可以以动态化、及时性的方式实现对安全事故的发现和控制,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实效性。对此,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
目前仍然推荐应用GB/T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当中的专家打分方式对地铁的运营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将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为运营组织、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外界环境,同时每一个类型中最高分为100分,以多因素权重的赋予方式,将权重总和设计为1,不同因素的得分和权重乘算后作为地铁运营安全性评价结果[1]。虽然这一种评价方式可以确保整体评价结果的理想型,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在安全因素和评价指标方面,安全评价指标的制定需要通过大量的事故记录作为案例进行提炼,获取其中的资料与数据,伴随着法规、环境、标准以及地铁的发展趋势不断转变,地铁的高速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运营的规模也在随之提升,对于行车和现场管理的岗位职业要求也在随之提升,所以安全指标方面也需要不断地改进调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删指标项目[2]。其次,安全因素的权重划分难度较高。评分方式有具体的分数限定,在不同项目当中所限定的权重应当时以风险重要性作为考虑,专家打分方式的权重明确普遍是按照事故、资料统计以及专家经验所决定,在主观性方面比较突出。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3.1构建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关于运营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以安全管理作为基础的管理要求之一,这也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性环节。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务必保障体系建设的完全性、全面性、细节性以及可执行性,体系的建设需要维持高层次、大局观等作用,不仅需要形成制约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户型性作用,在确保制度落实效益的同时提高安全管理实效性。对此,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从多个层面上进行优化:一是合法性,任何的规定和管理体系都需要满足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企业的相关安全管理要求,例如安全评价标准;二是落实性,确保任何体系都可以有效落实,能够让执行者按照章程办事,这也是落实性的基础性要求,能够达到一定的操作效益,并且利于操作;三是前瞻性,在规章整丢的制定同时,需要按照具体工作状况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确保任何设备都可以准确运行,保障制度本身的前瞻性和可拓展特性;四是针对性,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需要制定出具体的管理规章要求,杜绝以偏概全和纸上谈兵;五是权威性[4],制度本身必须保障刚性、科学性、不徇私等特性,不能直视单纯挂在墙上而是有效落实,制度需要具备一定的约束和强制性效益,做到自查自管,做好相互监督与查对,对于任何违规行为都需要及时处理。3.2安全运营机制。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必须确保机制本身的落实效益,同时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也与制度本身的落实效益相关。在缺乏制度执行力的同时,安全风险必然存在。对此,地铁管理人员需要严格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任务,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性管理原则[5]。按照地铁站、列车的安全运行要求,做好控制系统、车辆、运行系统的高效率、正常以及安全运行,同时以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考核机制,例如需要确保所有行车相关工作岗位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职业能力适应能力,借助评价的方式对人员的岗位能力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的结果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地铁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环境支持。3.3构建应急处理机制。为了更好地应对“万一”问题,需要将各种安全性问题放在事先进行考虑,充分考虑多种措施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时、后的应用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对漏洞进行填补,全面性的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将排查治理合理落实到站点安全监督以及行政执法等过程中[6]。事故的及时性隐患排查必须做好相应的统计分析,定时进行上报,并借助监督的方式保障排查、整改、报告以及评估等工作效果。对于安全隐患的相关问题,站点的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定时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做好生命财产的安全性保障。可以将安全管理纳入到站点管理任务之一,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保障细则内容可以完全覆盖整个安全管理任务,充分发挥站点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广州地铁公司所提出的“5分钟紧急应对”模式,这一个提案主要是让地铁所有岗位员工、干警可以在外部救援力量赶到之前明确自身职责,在不慌乱的情况下完成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从而将事故影响降低到最小。对于后勤、保卫以及实验与设备管理等部门,应当做好积极配合,及时对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处理,共创安全高质量的地铁运营环境。3.4评估考核体系。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与考核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落实安全性与安全操作的相关行为,同时根据地铁管理的具体情况,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实行量化性的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保障管理本身的可操作性、可执行以及科学规范等特性,保障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效性,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程度以及规范化管理效益。将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干部、个人,在考核方面需要落实自我考核与相互考核,同时适当加入相应的互评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的考核成果作为工作人员的具体绩效管理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落实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于任何多犯、重犯现象均需要严格查处,并对部门或个人实行严格的追责管理。
4结语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工作属于重点工作之一,安全管理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化、庞大性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体现在全员、全过程、全天候以及全方位,具体而言就是全员的共同参与、人人有责。全方位和全过程则是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纵观全局并随时提现,全天候则是以不划分为管理时段的基础上做好任何一个时间点的安全管理工作。今后,一方面需要不断地调整安全管理评价方式,促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能够指导实际工作开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作业环境的安全性防护管理工作,在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时突出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工作,制定应急管理方案,杜绝因为安全管理的盲区导致事故的滋生。
【参考文献】
[1]赵文翰,蒲琪,樊茜琪,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2(22):10-11.
[2]刘凯斯,宫辉力,陈蓓蓓.基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地铁运营危险性评价——以北京地铁6号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34(03):74-79.
[3]史玉金,李明广,吴威,等.上海地铁4号线隧道长期纵向变形特征分析与安全评估[J].隧道建设,2018,38(S1):1-6.
[4]胡长明,陆征宇,梅源,等.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可拓评估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31(1):105-106.
[5]曹秀丽,方恩权.基于信息化的地铁安保区隧道结构设施内外关联技术[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05):92-96.
[6]赵娜,张艳丽,王圣友,等.北京市属18所医院现场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13(33):938.
[7]张红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7,24(1):233-234.
作者:张亦尚 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 上一篇: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思路
- 下一篇: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相关建议
精品范文
5地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