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视角浅谈全面预算管理
时间:2022-11-15 05:34:43
导语:国企改革视角浅谈全面预算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国有企业无论在规模、效益和社会责任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之一,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融合了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更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体制机制的完善,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实现企业改革的目标。本文回顾了预算管理在国企改革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旨在寻找双方新的契合点,以期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加快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步伐。
关键词:国企改革;预算管理;经济效益
我国国企改革开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逐步加快了步伐,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内经济发展局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改革效益持续提升,这些也充分证明了国企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更长时间里,如何深化改革,俨然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全面预算管理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一直贯穿于国企改革之中,助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国企改革的全面发展。
一、预算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运用
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是保障国企改革后成功运营的基础,预算管理是企业内控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保障企业改革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根据发展目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使得企业资源与经营目标相吻合,促进企业管理效益的提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一直被人诟病,企业经营缺乏效率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一方面资源配置和企业管理需求不一致;另一方面资源重复配置导致利用率低下。国有企业占有着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是资源配置目标不明确,随意性较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国企改革应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呼之欲出。在国企改革初期,国内学者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大中型企业的预算管理成功经验,进行了预算管理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有用性的积极论证。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占资源配置主导地位,价值在市场中才能体现,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积极推进市场化,但是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代国家履行权利的国资监管机构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为企业设定预算目标,使预算管理与企业改革有机统一,在企业经营中给予其充分的市场自主权,通过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考核指标体系,对国企的经营实现全面监督。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上,对上级管理机构下发的预算进行细化分解,把预算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结合,与部门和个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逐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指导企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通过预算分解让国有企业员工都参与到经营中来,使得员工根据企业目标纠正自己的工作,调整发展方向。通过预算考核和分析,客观评价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在国家进行国企改革的宏观层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在国企改革后内部发展的微观层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长期目标进行了细化,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实现经营效益稳步增长;预算管理在我国国企改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现代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还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优势,给预算的编制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虽然计算机技术在预算管理中一直得到运用,但是成规模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未得到有效普及,已经建成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职能不匹配现象也常有发生,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二)预算考核指标与企业经营性质不匹配
国有企业按照其职能可划分为政策性企业、服务型企业和经营性企业,不同职能的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差异甚远,所占用的社会资源也不一样,企业经营目标也会不一样。现阶段常用的预算考核指标单一不灵活,考核导向不明确,考核缺乏系统性。在实际考核中,部分国有企业考核指标集中在经营业绩上,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关考核指标尚未落地,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考核指标也未明晰,预算考核指标的建立不能有效与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有效结合。
(三)企业预算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脱节
一个适应经济时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导航仪,但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时间相对较短,很多企业预算只注重短期经营目标,注重短期考核业绩,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脱节现象严重,各预算期间的目标契合度较差,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国企深化改革进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一)建立共享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与省级国有企业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似度和同质性,建立跨区的高层级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是未来预算管理发展重点。通过同行交流获得充分的竞争信息和预算管理经验,不仅有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也提高企业竞争力。共享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以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为平台,打破地区界限,甚至打破行业界限,整合不同地区企业经营的基础信息,为各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建立与国企社会责任相匹配的预算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预算考核的奖罚制度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是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国有企业预算考核指标设计中,需要考虑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既要监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还要监督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尊重市场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政府既要保护国有企业的发展,还要促进国有企业参与完全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重要性的理论观点,让市场去配置优化资源。在这些年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改革中,政府一步步放权,让市场配置资源,稳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但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变革的过程,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更多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经济从内部发展到“一带一路”走出去国际化的现阶段,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在改革中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效益,同时也能探索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成功经验,助推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利民.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1,(06)
[2]杜小燕.试析国企战略目标发展下的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6,(21)
作者:吴文鹏 单位:安徽高速传媒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后勤管理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 下一篇: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