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时间:2022-00-00 12:00:00

导语: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内容,给出了审计场域中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创新模式。为体育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信息。

关键词: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模式创新;体育事业单位;审计瓶颈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预算管理在体育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强。只有充分认识到绩效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才能在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预算管理工具不断提高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今非昔比,在社会的不同层面都显示出了旺盛需求,产业化方向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事业单位在全面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与配置体育资源,保证在既定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或在既定产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

一、新时期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内容

1.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与个人绩效预算管理相比较,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将效率和效果看得更重。在对效率进行考核时,通常需要审计部门与相关社会机构的相互配合。因为审计结果不仅与拨款依据直接相关,还能对体育事业的进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避免产生无效投资和不必要的浪费。绩效预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对投入产出效率的管理和监督,还应对投入产出效益的管理模式加以关注,通过更深入、全面的分析,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体育事业单位能充分利用预算管理开展各项工作,还能保证体育战略规划的全面推进,获得可靠、可行的实践基础。(2)体育事业单位只有将预算管理工作全面、细致的推进,将相关部门对资金的要求汇总在一起,通过沟通与协调,才有可能在各种利益的权衡过程中,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高效地促进各项事业的进步。当然,体育事业单位对绩效预算管理要提出较高要求,不但要促进业务目标数量化、工作精细化与业务标准化,还应借助审计工作对绩效管理的结果加以考核,通过多种审计方法和手段,调整平衡审计工作,最大限度发挥预算的作用,同时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体育事业单位编制绩效预算的内容分析

(1)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补助收入是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重点,需要按照有关政策与制度约束,不断健全审计人员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建立数据库为审计工作奠定基础。对体育事业单位来说,上级补助收入的大部分都是在国家体育总局处获得,通过补助等形式下放下来。这在体育事业单位进行收入预算编制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本单位的业务特点与预算工作本身结合在一起,通过归口管理,持续明确与界定具体的收入事项。才能将所有可能实现的收入编入到预算体系,使预算编制更加完整。(2)支出预算的编制。在体育事业单位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方法后,可以在机构之中对部门与个人的责、权、利进行界定和明确,以便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对全面树立绩效预算管理的全局观念有极大帮助的。此外,体育事业单位的收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无论是国有资产处置、捐赠还是利息,都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财政拨款进行合理安排,对成本加以重点控制和约束,以便提升投入与产出的比重。因此,在编制支出预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借助零基预算的方法,在编制过程中以定额标准为依据。例如,可以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人事政策口径,对公用支出规模按照实物进行预测和计算,并最终形成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融合的机制。

二、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现实瓶颈

(1)预算考核专业性不强。由于体育项目具有周期性特征,在比赛和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支出难以给出明确的预算。其结果是,部分支出无法确定,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为相关体育行为具有周期性、延续性的特征,使得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遭遇时间和规范性的瓶颈,比其他单位预算考核的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工作还陷入风险之中。很多体育事业单位的体育项目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一些考核官对体育专业知识并不十分了解,最终导致预算考核只是将数据加以罗列,无法体现预算执行的真实效果。(2)预算执行力度不够。一些考核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欠缺,使得预算执行的力度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些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人员并未对预算执行进行深入、正确了解,对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具体操作相对缺位,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这样,相关部门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预算执行之中,预算管理在实施上的难度明显加大,其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此外,一些体育事业单位难以在时间上保证预算编制和执行,加之在操作过程未能做到严密与规范,使得预算审计工作无法产生积极的、理想的效果。(3)预算编制难度较大。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三个方面。虽然为了降低预算难度做出了一些努力,但由于划分类型相对较多,资金规模受限,一些本该大力发展的体育类别并未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加之体育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各种项目都具有针对性和专门性特征,这无形中增加了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难度。实际上,对体育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应以单位本身的人员支出与业务发展为出发点,但这又增加了资金预算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预算难度的同时,提高了预算风险。更重要是,一些体育项目具有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特征,如果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将对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产生消极影响。(4)预算执行不规范。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体育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主要源自财政拨款、财政部分拨款以及自收自支三个部分。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体育事业单位未能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准确预估,随意调整预算方式和增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种随意性的预算执行模式与预算的规范性直接相悖。其结果是,无法保证将预算资金应用到合理的地方,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预算的短期性十分明显,使得预算执行与严谨性、规范性相冲突,甚至会对预算执行考核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三、审计场域中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创新模式

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预算管理的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在于处理好绩效预算管理的刚性与灵活性问题,借助有效的监督与激励,保证预算管理机制更加灵活与客观,保证绩效预算管理处在高效的监控之下,使预算执行得到正常贯彻。但是,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瓶颈。需要以审计工作为场域,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检验。对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十分必要。这要充分借助体育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力量,还要为此制定必要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吸引监察、审计、业务主办等部门参与,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监督,为资金的全方位、多角度使用提供必要保障。还应保证全部环节都处在监督范畴之中,充分借助各种力量,实现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使资金得到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还应针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预算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差别予以全过程跟踪与监控,在对资金使用效益加以评价的同时,完成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审计,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2)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体育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与其审计工作关联紧密。除了要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外,还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重点做到:第一,对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特别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出台考核评价制度,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进行检验;第二,当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差别较大时,应对预算编制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调整;第三,对资金使用过程加以监督和考评,为提高审计绩效制定相应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资金的使用过程得到监督和约束;第四,通过增加人力和物力保障,使资金的使用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3)通过统筹安排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在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体育事业单位的业务属性,在国家和体育事业单位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通过审计对支出计划加以统筹安排。即应该考虑生存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借助更多全部资源发展体育事业,使项目支出能够在项目实施阶段保持持续性。如果体育项目的相关支出费用保障性较差,体育事业单位需要首先保证生存问题,以便在获取更多资源时推动项目的进行,使之发挥更多效能,也减少资金的浪费。(4)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为促进体育单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负责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与远景规划进行深度思考。比如,要对资金来源、渠道和使用领域进行重点把握,对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进行统筹安排。比如,当单位预算得到上级单位批复之后,要严格依据预算的批复进行,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还要依照上级单位批复的收支要求,及时对预算进行优化,并按照当年的财力与整体事业发展规划,以全局视角,对资金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和统筹安排。而当批复的总体收支规模和上报预算存在显著差别时,体育施压单位要第一时间对相关收支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经费收支任务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林艳.加强体育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思考.会计师,2014(12).

2.王森.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冶金财会,2015(3).

3.苏秀艳.体育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究.财会通讯,2013(3).

作者:李赞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