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18 10:45:16

导语: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一、引言

预算管理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过程,而是一种利用资源增加价值及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优化与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作用和协调控制的功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组织和协调资源服务于科研活动,从而增强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在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若干问题,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的调研,选取三个关键角度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进行优化探讨,主要包括预算科目的编制、预算成本编制以及预算执行中控制体系的完善等。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与成因

(一)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缺乏协调机制我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众多,科研机构性质各不相同。科研经费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经费预算与核算数据归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科研预算管理陷入“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财务和科研两套账、审计人员两头难”的困境,严重制约了预算管理功能的发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目编制与实际财务会计科目有出入,预算与实际支出明细不衔接,在实施操作中难以精确把握。我国科技预算科目体系最早是建国初期参照原苏联体系建立,1986年进行修订,主要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部门事业费中安排用于科技方面的经费,带有明显行政色彩。2007年我国正式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科学技术类预算支出分为九款,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初步实现科研预算项目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需要,财政部与科技部于2006年联合版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设置了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劳务费、管理费等十二类支出预算科目,基本规范了国家项目的预算明细。但是,直到2009~2011年,国家科技投入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863、973、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等专项资金首次实现预算科目统一,并明确了开支范围。但是,我国在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科目的同时,并未对核算科目进行统一界定,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研机构的性质存在多样性。我国科研机构经过改革,形成了企业性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公立事业性科研机构并存的格局,它们分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如高新技术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下属的科研院所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高校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政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则需要遵守《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科研机构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受所在行业性质的限制,所以虽然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科研预算科目趋向一致,但其会计核算科目仍然不能达到统一,这种现象在多家单位合作科研的情况下尤为突出,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经费核算科目和预算科目不一致,预算与核算内容不匹配,会对后续的预算执行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预算管理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科研成本的预算结构不合理,间接成本缺乏系统核算机制根据国际惯例和课题制的规定,我国科研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如研究经费、设备费、人员费等。间接成本虽不能直接计入课题成本,但也是项目实施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如仪器设备的使用费、行政管理费用、非在编研究人员经费等。我国预算编制中长期存在预算结构不合理,即直接成本比重偏高、间接成本比重偏低的现象。课题制虽然明确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大致范围,但并未明确规定各自内涵和量度。尤其在间接成本核算方面,我国缺乏间接成本的科研经费政策,尚未真正建立起间接成本补偿机制。以高校为例,国内大学目前普遍执行的综合管理费为项目合同额的5-10%,条件费为合同额的4-8%,劳务费为10%左右,合计19-28%,大大低于美国大学对研究经费的预算比例,尤其在人员费用的分类及比例上中美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美国《A-21通告》列示了科研间接成本的适用范围、概念界定及核算原则等,明确22项不属于间接成本的费用,其中包括校友活动费、招待费、酒饮品费、坏账损失等。而相比之下,我国科研经费对费用的范围和内涵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坏账损失常被计入管理费。我国大学科研间接成本占科研项目总成本的比重仅相当于美国大学平均科研间接成本率的三分之一。另外,在人员费方面,科研人员薪酬机制与奖励办法鉴定不明确,受行业工资总额限制,直接用于考核奖励的资金与薪酬统一,激励作用不明显;管理费则是规定僵化,采取固定比例法且长期保持较低水平,影响了科研工作正常运转。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如财政事业性的科研资金采用超额累退制,企业性质的科研院所则采用企业、集团内部的自定比例,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结构的差异性。

(三)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机制及调整机制)科研预算执行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和调控机制。预警是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警示,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的行为。通过建立科研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利于加强风险预测能力,从而有效强化预算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而健全合理的预算调整机制则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升预算的可行性和执行力。两者相辅形成,互为补充,成为预算控制与约束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预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相关检查和审计中可以发现,科研经费的控制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没有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跟踪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在预算执行中缺乏高效完整的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缺乏实用有效的预警机制,而变更调整机制更是体制僵化且审批滞后。没有完整的控制机制很难保证科研预算的执行力度,薄弱的执行力不仅会降低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会为成果验收和后续审计带来严重影响。

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思路

(一)协调科研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推进两者趋同的制度化研究

(1)继续推进科研预算科目的改革。我国应按照OECD组织的要求,在科技预算明细下进一步科学合理的设置便于统计、便于行业比较及国际比较的R&D类分级预算科目,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科研预算科目的改革看似微小,实则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够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和透明度,使科研活动的财务语言全球化,同时也为科研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间的协调一致提供了良好基础。

(2)推进科研预算与核算科目趋同的制度化研究。虽然不同类型科研机构会计制度存在差异,形式上似乎无法与预算科目协调一致,但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相关性、实用性原则,为了满足管理实际需要,现行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都允许自行增设一级科目和明细分类。这项重要规定为核算科目和预算科目的协调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国内外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有效实施,政府应从制度层面加快科技经费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尽早实现科研预算科目和核算科目的协调统一。目前,我国政府正在为提升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的协调统一做出努力。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4)充分体现了科学行业的特点,反映出以前未能单独核算的内容。如新增“科技产品”科目;将原来的“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科研项目支出”、“非科研事业支出”、“支撑业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6项一级会计科目,有效细化了科研活动的成本核算,为科研活动的分类预算管理提供了财务依据;新增无形资产和固定折旧摊销内容,提出“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方法,即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种处理方法既能反映资产消耗状况,又不影响支出的预算口径。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既满足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需要,又有利于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对于其他各类科研机构提供了有益的预算管理优化思路。

(二)完善科研成本预算编制,重视人员费与间接成本的预算从国外经验和我国科研经费成本预算管理现状来看,最需要关注人员费与间接费用的范围内涵与度量工作。

(1)改变重直接成本轻间接成本做法,正确认识科研间接成本对科研事业的重要意义。国际经验证明,对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可以弥补公益性科研机构经费短缺,保证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撑是科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所以,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间接成本的核算与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补偿机制。其次要明确间接成本的范围内涵。科研间接成本的内涵明晰是科研成本核算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将作业成本法引入科研成本核算领域,根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归集,这要求对成本的构成要素有明确的认识,否则会影响准确性。另外,间接经费的成本率要根据不同性质的项目或单位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不能僵化的使用固定的比率。例如管理费,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利用专家评议或同行评议来获得授权的比例。

(2)以人为本,重视人员费的预算。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科研单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科技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建全科研人员收入机制,适度提高人员费用比例。首先,需要合理提高人员费在间接费用的列支比例,同时注意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区别性的测算人员费在项目经费中的比例。例如科研人力资源消耗比例较大的基础性研究领域可适当提高人员相关费用的比例。其次,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拓宽科研人员收入中绩效工资的来源渠道。取消原有科研管理经费中关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科研人员不能提取劳务费的规定,真正建立按劳取酬的机制。最后,在科研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绩效导向。将“论文导向”“经费导向”转向“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导向”,适当引入税收政策和股利政策实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三)建立健全科研预算执行中的控制系统,完善预警机制,优化调整机制

(1)建立健全科研预算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实质是一种风险控制体系,要求明确认识科研活动的各个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方案。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支付风险,核算风险和管理风险,关键的风险点有大额资金支付、大型设备采购、在途资金风险管理、预算与项目执行进度匹配情况等等;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外协经费流出,项目成果转化成本核算,知识成本对外投资风险。在识别上述科研单位风险的基础上,建议将企业先进的预警方法与科研机构业务特点结合,建立科研预算管理预警机制。我国科研经费来源众多,科研机构性质不同,所以设计预警机制既要体现共性,也要为个性使用留有空间。预警机制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相关性—根据科研单位的发展规律和结构特点,选出能灵敏准确反映出科研单位风险发展变化的指标体系,赋予权重,设置合理的警戒值,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预测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预测科研单位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找到内部薄弱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及动态调控,从动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独特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科研单位财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以便有效发挥其预警作用;信息化—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性息系统的预警功能,根据不同项目经费预算制定每一期间的预警标准,经费支出达到该标准时系统自动对课题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发出警告信息,并且预警后的项目支出会得到严格管控。

(2)优化调整变更机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经确认并批准下达,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保证其权威性,一般不予调整。但科研工作大多属于研究性质,科研活动具有复杂性、风险性的特点,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多为科研项目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重大研究方法及人员等的变化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如实验结果与预期产生较大差异,需要增加实验经费;二是由于外部因素,多为国际大环境、国家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变化等,如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需要对科研设备的成本预算做出调整。因此,在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尤为重要,科学的预算调整机制是科研经费预警机制的重要补充和有力保障。优化调整变更机制,首先需要对变更范围、变更权限、变更程序及日常控制进行严格规范。严格划分预算变更的范围,严格进行变更的权限控制,变更的流程应与预算编制流程相同。变更时,首先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主管部门根据预算中未规定事项和不确定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的影响程度审议、申请并提出预算调整幅度;预算委员会对主管部门提交的申请审核分析,编制年度调整方案,提交单位最高决策者审议批准,然后下达执行。另外,预算管理部门应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项目的预算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调整预算偏差,保证预算调整的顺利进行

作者:马娅丽孙淑岭胡兰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