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探究
时间:2022-03-23 04:03:42
导语: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药品是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物资基础,研究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可发现经营管理问题和弱点。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从药品管理预算、药品采购、入库储存、单位自我评价4个方面阐述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及其监督检查的基本情况,分析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意识、完善药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和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与监察5个方面提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在医院里,药品几乎贯穿医疗业务活动的每个阶段。药品不仅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而且是医院资金周转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药品价格“零加成”政策实施使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减少,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及压力。公立医院在内部环境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管理层面。为更好地应对医改给医院发展带来的挑战,医院需要坚持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安全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模式,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1]。医院必须从根源上加强药品内部控制。
1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及分析
1.1问卷设计。为深入了解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本文以BBZ公立医院为案例,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按照问题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的设计原则,对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68份,有效回收66份,回收率97%。调查问卷的内容[2,3]包括对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支持态度,对药品采购环节、药品入库、储存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等。1.2调查过程。调查对象所在部门情况:药品库房6人,门诊药房8人,住院药房10人,中药房12人,药剂质管3人,信息科6人,财务科5人,纪检监察科1人,审计科2人,临床科室7人,院办公室4,院领导2人。5152%的被调查者认为,药品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主要是沿用之前制度。调查对象对医院药品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支持态度和执行情况见表1~表3。通过调查对象对药品内部控制各因素的评价,了解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现状。本研究分别从药品管理预算、药品采购环节、入库储存环节、单位自我评价4个方面的信息化程度、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及其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各因素的好坏,调查结果见表4~表7。1.3调查分析。根据问卷调查,超过50%的工作人员对药品内部控制了解不足,说明药品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对药品内部控制的认知流于表面,目的是应付相关检查。大多数员工对建立完善的药品内部控制制度持支持态度,这表明构建和完善科学的药品内部控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此外,对药品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调研发现,3485%的调查对象“执行不力”,而且3940%的调查对象首先选择“听从领导安排”,领导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有效性,使制度不能被充分贯彻实施。药品预算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药品的收支、现金流方面的整体规划,它与药品采购密切相关,是药品内部控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预算是由各科室填报的预算数据汇总而成,有的可能单凭感觉和经验填报,没有考虑不同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医院管理层多为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对财务预算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这些均造成信息化沟通程度不足,风险评估能力较弱。此外,医院对药品预算控制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约束,药品预算控制流于形式,不能及时进行监督、管理和反馈。在药品管理预算内部控制各因素的评价中,信息化程度、风险评估及监督检查的好评结果分别为3939%、3788%和3788%,而管理控制措施及管理内部环境的好评率达5606%和6212%,明显高于前三者。此外,在对差评结果的比较中,管理控制措施及管理内部环境的差评率分别为1061%和909%,明显低于信息化程度(1667%)、风险评估(1515%)及监督检查(1818%)的差评率。这表明,在药品管理预算内部控制的因素中,信息化程度较低,风险评估能力较弱,监督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药品采购与入库储存环节内部控制各因素的评价中,药品采购的内部控制的好评率明显高于入库储存环节。在药品采购的内控因素中,管理控制措施及监督检查的好评结果分别高达5303%和6515%,一方面,由于现行医改政策的落实,完善了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另一方面,医改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增加了医院财务收入方面的压力,医院管理层提高了药品采购管理方面的效率,提升了管理控制措施及监督力度。在入库储存环节内部控制因素中,各种评价均较低,其中信息化程度及监督检查方面的好评率分别为1970%和3030%,这说明医院药品入库储存环节的管理优化空间较大。随着药品零差率的实施,医院在药品方面的收益大大减少。因此,药品入库储存的信息化变得更为重要。药品库存过多积压会加重管理负担,影响医院财务资金周转;而药品库存不足则将影响临床用药。药品入库储存信息化建设还需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加强药品入库储存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药品的科学化、合理化、安全化管理。在药品内控单位自我评价中,管理控制措施及管理内部环境的好评率分别达5152%和5000%,高于信息化程度(2273%)、风险评估(3636%)及监督检查(4242%)的好评率。后三者的差评率更高,分别为1667%、1819%、1970%。这说明药品内部控制评价与信息化、风险及监督均存在不足。有效的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有利于提升信息沟通,发挥医院药品内部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功能,及时发现、回避及应对风险。
2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医院虽然拥有内部控制制度,但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者对医院内部药品控制“完全不了解”和“略有耳闻”分别占909%和4242%,说明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不够,了解不足。同时,3485%的被调查者对药品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甚至303%的被调查者“不执行”。此外,3940%的被调查者首先选择听从领导安排,表明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现有制度仅仅止于书面文字,用到实践中的太少,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及审计,而且领导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制度的有效性。这种药品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医院管理层面的不重视,致使内部控制的实施及执行不充分。2.2对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在药品预算、采购、入库存储和内控单位自我评价中,评价结果显示,药品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不够完善,风险评估的好评率分别为3788%、4091%、3637%和4242%,对内控单位自我评价的差评率达到1819%。在风险评估中,比较突出的是风险识别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制订应对策略。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围绕药品价格展开,为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药品降价频繁,药价波动较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不能对新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并做出积极行动以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给医院带来一定损失。当新的药品政策颁布后,医院相关部门只是将相关文件进行传阅、通知,并没有对政策进行认真解读,也没有提出药品管理改进策略。2.3信息化程度偏低。从调查评价结果来看,药品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的评价较差,尽管医院已使用了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药品内部控制的信息化进程并不理想,在药品入库、库存管理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入库储存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好评率仅为1970%。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同时兼顾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库存药品数量远大于临床需求量,就会导致药品积压。积压的大量药品不仅面临过期风险,造成浪费,加大成本,还占用了较多的流动资金。但如果库存药品数量不足,则会使临床用药不足,影响患者就医和医院声誉。另外,在药品预算、采购集内控单位自我评价中,信息化程度好评仍较低,分别为3939%、3182%和2273%。药品的预算信息、采购信息及自我评价信息,与药品内部控制密不可分,信息的收集、筛选、传递和反馈等能帮助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对提升药品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4监督管理不足。持续且有效的药品内部监督有利于帮助医院发现风险,回避风险并及时应对风险。医院的药品内部管理通常由院长负责,同时有纪检监察科进行监管,但调查问卷却显示监督管理不足,特别是药品预算、入库储存、内控单位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三者“监督检查”的好评率分别为3788%、3030%和3636%,差评率分别为1818%、1970%和1970%。一方面,由于医院缺少监督检查相关人员,使内部监督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控制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药品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药品内部监督无法完全实行。
3改进建议
3.1提高医院管理药品内部控制的意识。增强药品内控意识是公立医院实现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首要条件,明确相关科室在药品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和权利,使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和参与,为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强药品内部控制的意识:一是找准关键控制点,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内控意识的培训;二是设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更好地服务医院[4]。3.2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医院药品内部控制制度,不让药品内部控制制度只停留在形式上。制度的有效性要大于领导的权威性,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4],通过回顾性检查,查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完善和补充,使药品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及充分执行。3.3建立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以来,医院通过药品获取经济效益不再可行,公立医院在履行救死扶伤、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需要适度追求经济效益以满足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医院面临着医疗风险、财务风险等内部风险和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外部风险。因此,对于药品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准确的风险识别、充分的风险分析,建立药品内部控制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有效地将风险降至最低[5]。3.4提高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信息传递是药品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为了保证药品内部控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就需要有效、顺畅的信息沟通。医院现阶段的HIS系统在药品管理系统与上下游的管理系统的衔接存在瑕疵,需要将系统整合完善,把药品管理的信息与各个沟通中出现的障碍及时清扫,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率[6]。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既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也要兼顾医院的社会效益。提高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达到各部门信息共享,保证药品对临床的充分供给,防止药品的大量积压,造成浪费,加大成本。3.5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与监察。医院的各级领导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药品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制度,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审计工作不受医院内部管理层影响。发挥最大的监察职能,同时提升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对权限内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医院纪检监察科应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普通员工及院领导的进行监督评价,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应部门及时整改和解决。
4结语
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制度不完善、风险评估能力较弱、信息化程度偏低,以及监督管理不足。这需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意识,完善药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与监察。
参考文献
[1]刘影,罗云医院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及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S2):65⁃68
[2]吴婧如Z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案例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
[3]赵丹公立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安徽省A医院为例[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7
[4]李昕医院药品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2017,25(9):51⁃52
[5]周健医院采购内部控制研究:以HBYD医院为例[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7
[6]易阿发J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6
作者:刘影 汪军 罗云 朋元媛 单位: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 2.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建筑业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 下一篇: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