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防控模式在院感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7-22 10:20:15

导语:医护一体防控模式在院感管理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护一体防控模式在院感管理的应用

心理疾病患者因受情绪影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并发性行为异常、机体疼痛、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从而导致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增加医院交叉感染风险,进一步加大患者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患者预后[1];另外,就诊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等风险。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控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医疗机构形象,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院感防控措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通过医士人员的配合,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使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我院自实行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以来,在患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院感管理两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具体内容涉及患者防控、院内人员防控、物品防控三个方面。患者防控:我们选取2018年全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360例,排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2017年同水平患者360例进行比较其交叉感染生发率。其中2017年患者男性203例、女性157例,年龄18~65岁,平均(41.36±23.59)岁;其中2018年患者男性215例、女性145例,年龄17~67岁,平均(42.54±25.32)岁,两组性别、年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人员及物品防控:选取医护人员64名,人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保洁人员。物品主要包括防护用品、一次性治疗用品、医疗器械、医疗废物等。人员及物品防控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即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措施前后相关管理操作指标比较,评价该措施的防控效果。1.2方法。1.2.1建立院感防控小组。医院执行首医负责制,由主治医生交待患者基本情况及各项检查指标;护士长根据医嘱带领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综合评估,分析并汇总其在住院治疗期间易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并记入住院管理档案,重点标明临床特征、高感染因素、防控措施等,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2]。1.2.2按时查房,准确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医护人员保证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对于病情严重或特殊情况的患者可增加查房频率,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变化情况、用药情况、呼吸道情况、排便情况等,对于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1.2.3加强消杀工作。强化杀菌消毒意识,定时开启换气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性;做好常规医疗物品的消毒保养;按要求隔离和消除医疗废物。1.2.4重视规范化操作培训。定期开展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教、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规范职业暴露操作流程、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重视程度,住院医生配合护士长定期开展院感防控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2.5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院感防控小组进行量化培训和考核,以增加其知识储备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院感防控管理质量,并根据医感防控效果评价方案可行性,做出合理调整[3]。通过医护共同培训、医护同步检查、医护管理监督等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4]。1.3观察指标。对比实施院感防控模式前后,住院患者的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以及实施院感防控模式后第3个月、第6个月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相关操作处置流程的正确率评分改善情况。评分标准:选取门诊医生12名,护士6名,保洁人员2名,住院部医生12名,护士20名,保洁12名,共计64名。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操作技能、手卫生执行、消毒隔离处置、多重耐药菌处置、职业暴露后处置、传染病监测上报、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置、自我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每项20分,评分越高,单项技能越优秀。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医护一体医感觉防控措施前后住院患者交叉感染率比较。2017年发生院内交叉感染42例,总感染率为11.7%(42/360),2018年发生院内交叉感染15例,总感染率为4.2%(15/360),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3个月、6个月时点与实施前效果比较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实施后3个月和6个月时,较实施前效果比较,2个时间点的各项技能评分均高于模式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受病情影响,精神类疾病患者因情绪失常,可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有所下降,院感风险要大于普通患者,后果会导致加重患者病情,精神疾病本来治疗难度就大,疗程长,若患者病情增加,会使治疗难度更大,其经济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再者,在治疗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风险要大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安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医护人员是医疗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操作安全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医疗质量,影响医疗水平。故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的良好应用会带来医疗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我院在2018年1月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以来,医护之间分工明确,衔接密切,配合有序,互相督促。在该模式下,增加了医生和护士共同培训、共同检查、共同探讨学习等环节,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发病关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让护士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患者为中心,达成医护、医患双重共识,能更好的保障医疗质量,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显示,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后,我院患者交叉感染率前实施前年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实施前后患者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1.7%和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两个时点,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操作技能、责任意识等等各项操作管理评分也显明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部卫生操作是情况比较好的,实施上述模式前后,该单项操作评分变化基本不大,手卫生消毒情况是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础[5],说明此项操作得到了重视和落实。结果提示,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中,医护人员共同监测、控制、学习等等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障患者就诊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6];也对医护人员行为也起到了监督作用,也规范了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操作流程,保障自身安全,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率,提高了院感管理质量[7]。我院实施的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注重医护人员双重配合,有助于院方将各项感染风险防控指标工作落实到位,提高院感防控管理效果,提升医院管理综合质量[8]。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下,通过共同培训和考核制度,可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服务责任意识、操作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从而可保证治疗以及康复进程顺利进行,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率[9]。想要真正使得医护人员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院内应组织规范的培训[10],尤其在院感方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重要意义[11]。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院感的具体诊断标准、预防控制措施、手部卫生处理的相关知识、各类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的正确方法、抗菌药物正确使用量,消毒隔离措施实施的原则等院感多元化知识讲座[12-13],通过学习、考核,我院消毒隔离处置、多重耐药菌处置、职业暴露后处置、传染病监测上报、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置等方面的操作正确性评分大幅提升,多元化知识讲座应用于医院感控人员的培训后,效果显著,在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达到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14-15]。综上所述,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是医疗质量保障的基础条件;更是医护团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值得加大力度进一步研究和落实。

作者:李艺华 万菲 张新风 徐琼 单位:1 湖北省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感控办 2 长江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