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16 09:31:33
导语: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10人,自2018年6月起进行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以2018年1月-6月作为管理前,7月-12月作为管理后,并于管理前后随机抽取1,000份消毒灭菌包进行抽检。比较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物品包装、清洗及灭菌质量方面的差异及医务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结果管理后清洗质量合格率99.8%及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100.0%、包装合格率99.9%均显著高于管理前96.7%、95.2%、98.2%(P<0.05)。供应室医务人员管理后各项知识及技能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灭菌包的包装质量及灭菌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对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消毒供应中心,提高医院医疗卫生环境,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相关措施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主要职责是向各科提供无菌器械、用品及辅料等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尽管消毒供应室是间接性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其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一种促进产品质量达到更优、更高标准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过程进行管理与改进,使产品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这也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1]。本研究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例,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10人,自2018年7月起对其进行时间为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10人医务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岁-48岁,平均(35.1±13.2)岁。文化程度包括初中2人,专科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5人。所有医务人员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1.2方法。1.2.1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常规方式进行内部质量管理,相关医务人员均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各项工作。1.2.2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及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控制监督小组并确定负责人,严格执行卫生部门及医院的相关规定,同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2]。各负责人分别负责对消毒供应室不同区域的消毒灭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记录,使工作内容及管理方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3]。医务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与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与总结,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对掌握不全的各项业务知识及时向负责人进行反馈并获得解答。每周组织交流会议,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每月进行质量分析会,根据质控人员提供的记录、临床满意度调查、工作人员自查情况等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重点并持续关注改进效果。(2)实行分级质量管理,加强工作过程中每一道程序的控制工作。要求每位医务人员都自觉履行本岗位上的职责并严格按照要求与规定进行各环节的操作,确保本岗位工作完成后交由下一个区域人员处理,对不合格的物品返回至前一道工序,做到物品处理程序化,技术操作常规化及消毒灭菌标准化。(3)质量控制。①工作中加强器械清洗工作的管理,污染器械集中回收后应根据类型放置在规定区域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标准穿戴防护用具并严格根据标准操作流程执行,禁止徒手分类、清洗与装卸各类器械部件;尤其对于一次性针头、刀片的应立即放入利器盒内避免发生刺伤。对污染器械应严格按照预洗-酶洗-精洗-漂洗-热漂洗-纯水漂洗-除锈-润滑-干燥这一顺序依次进行,确保清洗后物品达到相关质量标准。②根据所需进行灭菌物品的性质选择科学的灭菌方式,操作相应设备时应严格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对灭菌包应科学装卸、摆放;合理设置灭菌时间及灭菌温度,全程观察灭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灭菌效果达到规定标准。灭菌结束后应对灭菌包灭菌效果进行逐一检查,确保100.0%合格后才可将物品放入无菌库房中。③完善质量追溯制度及相关记录,实现灭菌包各类信息的保存备查,实现全路径可追踪。应在灭菌完成后在每个无菌包商注明物品名称、灭菌者、打包者信息及灭菌器编号、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每台灭菌器也应记录每一批次灭菌物品的名称、灭菌编号、操作者名称及灭菌质量检测结果等。下发灭菌物品时应于接收人员共同核对外包装标识并进行双签字,保留备查。1.3疗效观察。比较管理前后灭菌包清洗、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及包装合格情况;同时比较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灭菌包质量合格情况比较。管理后清洗质量合格率99.8%及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100.0%、包装合格率99.9%均显著高于管理前96.7%、95.2%、98.2%(P<0.05)。详情见表1。2.2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比较。管理后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各项知识仅能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详情见表2。3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一种以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及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理论,作为一个不断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持续质量改进在质量检查基础上通过不断分析、改进、再检查、再改进的过程运用到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控制中,对物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并将质量意识渗透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每项工作中,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科学的操作规程是科室工作的规范依据,更是实现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基础,不仅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可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合格率,尽量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每一类器械进行有效的清洗与灭菌,不仅有助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更有助于将一切污染物进行清除,确保清洗合格率是做到灭菌合格的基础。完善每一批次灭菌物品的质量检测,对操作过程中不符合质量的物品直接返还至上一环节,将不合格物品控制在源头;只将合格物品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进行发放与使用,有助于直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实现对灭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将每个灭菌包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更有助于实现物品流动质量的跟踪,一旦发现问题可直接追溯到工作人员信息及同一批次物品的流向与使用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助于将危险将至最低。目前持续质量改进正不断被广泛应用于各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当中,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消毒供应室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无菌物品在包装质量、清洗质量及灭菌质量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模式要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素质不断提高,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还应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其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了解临床应用的各类设备消毒灭菌的规范性与细节性,有助于帮助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全面提升。本次研究发现,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医务人员对各项知识及技能掌握评分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不仅规范了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更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综上,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显著提高灭菌包的清洗、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实现高质量无菌物品的管理,更能显著提升供应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提高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牡萍,黄仍心,朱丽婵.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2):134-136
2雷明莉,甘晓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B12):317-318.
3李会川.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14(9):1725-1727.
作者:邱晴玲 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应室
-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下一篇:小学德育活动激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