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08 04:43:00
导语:医院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医院财务管理活动,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当前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同时具有企业性质和社会公益性质两种属性,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医疗投资和运营,医疗服务也将面临市场化竞争。从而,医院在做到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医院财务管理,这一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便不能不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内涵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清偿等业务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医院的财务管理一般包括:建立和健全医院财务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根据基本建设规划、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零星土建维修、药品采购、卫生材料采购等资料编制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分配和清偿以及日常的资金、财物管理;办理应收应付款的结算;核算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财经纪律遵守情况等。财务部门是财务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是协调医院内部科室之间、职工之间、医患之间及医院同财政、税务、银行等各方面关系的纽带。
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促进医院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双重性质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取向模糊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实体单位,它所从事的工作是救治伤病,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就使其同时具有市场性和社会公益性。那么这两种性质谁为主次,便对医院的管理有了重大的影响。如果医院过于追求市场性,一味地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对患者的治疗便会由此产生负面影响;而如果医院过于强调社会公益性,那么必然会加大医院的运营成本,影响其竞争实力。
当前,我国有些医疗工作者过度强调市场导向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当然,医疗服务一定意义上的市场化必然会对原有的医疗体制产生影响,不可避免地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取向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目标取向的模糊或选择的失误,都将会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和整个医院的管理甚至是医疗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不健全
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医院,这些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不都是财务类专业出身,大多数是成人函授、夜大、电大或高中毕业生,只了解基本的财务核算、财务审批等流程,而对于财务问题的分析,财务监控管理等深层次的财务问题不甚了解。同时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不科学,没有完全考虑医院本身实际业务流程,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相关规定的执行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了财务管理状况的混乱。
具体表现在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固定资产管理疏忽,没有充分发挥使用效益,资金流失较为严重。正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再外加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许多医院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意识淡薄,医院财务管理缺乏竞争意识,资产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大,坏账性资产长期挂账,固定资产利用率和配置效率较低,其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差,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与紧缺并存,总体效益低。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结合医院管理水平现状,资金使用状况等,根据其阶段性管理目标确定相关财务及部分非财务管理活动的预算报告,并设定相关的考核指标,依此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随着全面预算在我国各类单位的推行,一些医院的预算管理活动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这主要表现在:
1.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分配,将预算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对历史数据的推算,等同于是将未来资金以历史数据的比例稍加变化。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形式,不具有绝对控制性,对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生存发展影响不大。
2.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如何确定预算模式,如何确定预算金额,考核指标等等都应该由财务部门完成,认为预算指标只具有财务指标一种形式;
以上种种错误认识最终导致预算更多地表现为简单的计划与控制,缺乏必要的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价过程,使得财务预算的主观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投资管理盲目性大
医院的投资管理,主要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舍建设、设备的引进等等。一些医院忽视自身实际状况,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对市场需求以及医院资金状况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没有对相关房舍、设备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基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导致医院的投资盲目性大,不能够保证投资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些对医院的长远发展、社会公益性的发挥都是无益的。三、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导向,公益为先
笔者认为,医疗市场化不应作为医疗改革的方向,退一步讲,即使医疗服务部分市场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不应该模糊。无论何时,医院作为关系一个国家人民生命健康的服务行业,其社会公益性都不应该居于次要地位。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可以作为一个调节手段,但主导仍然应该是政府。政府在保证医院能够足够的完成其救死扶伤的前提之下,再利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明确管理目标,才能够从根本上给一个单位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够使其准确的定位,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职责。
(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不高的人员素质,加上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会对医院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以标准化的管理防止舞弊,预防差错,实现最大可能的节约。根据内部控制理论,各类业务的操作者必须是经过授权批准的,且应该严格遵循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并应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或复核。另外应根据科学设计的指标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据此,对于资金的闲置或不足等问题,应责成财务部门分析相关原因,并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或建议;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问题,应设置相关的信用标准,以及应收账款收回的考核和奖励;而对于存货控制薄弱问题,可以根据日常业务流程以及已经发现的问题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是人员问题则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由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所产生的如财务风险预见性差,财务问题分析不透彻,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不合理,实施不科学等问题,如要根本解决,则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在职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更新员工,招聘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才。
(三)提高重视程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以社会公益为先,并不代表可以不计财务成本,不代表可以放松预算管理,可以放松财务管理。相反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发挥医院的社会公益作用,应该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相关定义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当然,目前我国医院性质与企业有着很大差别,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依然可以引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当中。如想真正完善医院的预算管理,首先应该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应该认识到财务活动对一个单位存续和发展的影响,更应该认识到预算管理在财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医院应该在全面分析历史数据,考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地域特殊性等等之后针对企业当前管理现状、财务现状制定出符合单位实际状况的财务预算;另外财务预算应该由单位各个部门协同制定,且考核指标应具有财务性质和非财务性质两类,以完善考察范围和质量,而预算的实际实施过程当中也应根据相关变化不断调整。
(四)完善投资管理
医院完善投资管理,首先应该正视自身实际状况,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引进高新技术自然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应该保证相关投资的质量,即投资应该保证能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收益,至少应该保证医院的财务状况能够维持医院的日常运行,并对医院将来的长远发展有益。而不应该是仅仅是做到了规模的扩大和服务层次、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不符合患者需求,不符合自身定位,而使医院受到损失。
- 上一篇:医院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 下一篇:医院排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