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护理人员行为意向影响研究
时间:2022-12-15 03:16:41
导语:养老模式护理人员行为意向影响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率不断上升,中国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加重,空巢老人现象也会更加严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世纪末,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长,201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人数为2.49亿人,对比2000年,18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翻了近一番,增加近两倍。长久来看,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
关键词:保险;新型社区养老;护理人员
一、我国护理人员发展现状
(一)护工市场现状。我国的专业护工服务市场从业人员相对缺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组织最新统计,全球人均每年拥有专业护工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是挪威,每千人平均拥有专业护工人员数量更高达17.27人,欧盟每年制定的基本护工标准平均为8人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我国每千多万人口职业护工者的数量约为2.36人。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专业护工工作岗位占总人口的护工人数比重约平均为5%,而目前我国只有1%左右。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市场尚缺数百万甚至多达上千万名专业护工,护理人员培养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二)护工市场中出现的问题。1.护工人员素质及文化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的针对老年人专业护工平均的工作年龄较大,大部分的老年人护理人员没有真正接受过基本护理专业培训,缺乏基本护理专业知识,大部分的针对老年人专业护工的护理培训教学工作都首先是由社区敬老院等以及相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高至低年资的专业护理人员向低至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口述的并传授工作技巧和护理经验,随后,低至高年资护理人员基本上也都是在护理实践操作过程中边不断摸索边进行学习。在执业上岗前没有事先接受过相当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因此容易导致家庭护理师的工作职责不到位。除此之外,护工需要接触的大多对象为一些具有一定行动控制能力或有障碍的中年老人,每天都会需要直接主动接触大量的身体分泌物、排泄物、唾液、衣物等作为老人的身体生理和外在必需物品,此外,部分老年人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没有进行体格检查,倘若老年人护理人员患病则易使得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感染疾病。此外,当应对一些具有传染风险的病患时,没有卫生意识,也可能成为护工本人和其他患者的安全隐患。2.行业人员缺口大且流动性高。研究表明,到2025年,我国的半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将会超过七千五百万,我国的失能老人占比百分之十左右,在此基础上老年人护理人员应达到六百万人次才能满足需要。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出:护理员数量便是在2020年发展到600万人目标,可惜就以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养老护理人员总体人数还没达到百万人,持证人数则只有五万多人,并且新增人员的流失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目前存在着极为严峻的养老护理员流动性高、稳定性弱的问题。(三)护工的社会保障状况1.参保人数较低。老年人护工群体本身总体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形成缴纳社保的意识,就“广州市护工护理员群体状况调查”中显示,广州地区护工群体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80%,而80%的护工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只有20%左右的护工缴纳了社保。2.签订劳务合同人数较少。在劳务合同方面,企业和护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大部分企业一般只会和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少量的老年人护理人员能够获得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护理企业的赚取利润空间低,无力承担所有员工的合同。另一方面是护工缺乏法律意识,一般和公司合作采用熟人介绍、口头约定。
二、我国老年护理行业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1.政策支持。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了全年有关统计数据书并指出,“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大力发展老年医疗护理事业服务创新事业,全面着力提升老年医疗护理事业服务创新能力。加强老年健康护理医疗服务、医养相融结合及安宁护理疗护服务机构管理能力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相关医疗服务指南和管理规范,进一步健全规范老年护理医疗服务经营行为。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切实不断提升老年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2018年6月,为进一步着力促进我国护理医疗服务业持续改革与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委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了并了《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分别提出了我国护理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逐步完善、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得到持续长足发展、护理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更加合理、护理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显著提升四大主要发展目标,完善我国护理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医疗服务管理团队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资源供给及医疗服务管理能力。2.老龄化趋势促使产业快速扩容。由于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大幅程度下降和社会预期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增加,老龄化发展进程已经呈现明显加快减缓趋势。根据民政部近日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以来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老年人口同比增长至2.41亿多万人,占比逐年上升一倍至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老龄人口1.58亿多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1.4%。预计今年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居民人口将逐步增加至达到2.55亿多万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逐步提升至达到17.8%左右。养老服务产业的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取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程,老龄化进程加速后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潜在需求不断释放。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将在社会进一步不断加速,“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愈发难以持续维系,养老服务产业将逐步迎来快速健康发展的“黄金阶段”。3.老年人消费能力提升。随着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消费承受能力在不断的得到提升。此外,老年人的整体消费观正逐渐发生重大转变,现在的中国开放经济老年人正在逐步开始朝着向健康、养生、积极、进取、乐观的消费思维方式转变。老年家居用品店的市场将来还会继续发展得越来越迅速。目前,我国消费市场上的老年护理用品中老年护理保健品和老年长期护理产品数量是整个老年护理用品消费市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新增老年就业人口人均可享已支配收入财富更多,从这部分属于高净值老年人群的社会消费增长需求结构来看,高端健康医疗和家庭养老健康护理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要社会消费增长需求。4.社区养老服务成长空间大。由于中国传统孝顺的文化,老人们可能不愿意暂时离开自己家乡去养老,故而在社区内有相关专业组织专门承担社区养老护理工作或者提供托老护理服务的新型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将不会是未来我国主流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由专业社区老人养老管理工作者专人来指导为这些有心理需要的社区老人家庭提供心理帮助,使他们最终能在自己熟悉的小区社会生活环境中健康生活。社区专业养老这一服务模式充分吸收了传统居家专业养老和医疗机构专业养老俩者的所有优点,是我国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存在面临的巨大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所创新提出的一种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方式。5.机构养老护理存在刚需。失能、痴呆等长期无自理能力,以及长期需接受康复辅助治疗和日常康复护理的弱势老年人群正是医疗机构发展养老的刚性所需。随着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失能中年老人所占比重也将得到持续不断增加。国家有关民政部门每年统计的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恢复失能、半失能中年老人(不包含部分失智失能老人)4063万老年人而目前的老年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不能完全社会接纳,而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具备老年医疗养老服务综合功能的只有20%,根本无法完全满足这一巨大老年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参考日本民营企业规模经营的实践经验,这类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经营规模不大,普遍建议采取”集团化、连锁化、标准化”经营,尽可能地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与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与售后服务水平。(二)不利因素——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现有从业人员多数是来自我省农村地区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和已在城市地区失业的新下岗人员大多未经岗前职业培训和护师专业技能资格培训,不具备县级养老医院护理员或者执业护师资格,专业技术水平、业务管理能力、服务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均仍然存在很大严重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我们服务就业对象的实际需求。其次也就是这个行业欠缺人才对的吸引力实在太小。因此现在养老护理产业中的人才尤其特别是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匮乏这一问题日益突出。
三、我国对此现状做出的尝试解决办法
(一)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如今,受限于护工人员的数量等众多原因,现有的养老服务无法满足当下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社会。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一些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开始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这一模式的探索。该服务模式目的是允许人们将自己定期参加的各种志愿者帮助服务的活动时间支出存进服务时间提储银行,当自己发现需要得到帮助和提供服务的瞬间时候从服务时间提存银行中直接支取一些相应的服务时间支出来用以实现被帮助服务的时间需求。随着“时间银行”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护理服务经营模式的逐渐兴起。可以不断提升我国老年人的长期居家护理养老服务质量,缓解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压力问题提供了另外一条迫切可能的有效解决问题路径。对于养老机构医疗养老服务资源比较欠缺的和其他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的地区尤为重要。目前这个管理系统已经基本覆盖了北美、欧洲和亚洲二十三个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地区的一段时间信用银行系统运作管理模式也逐渐趋于成熟。(二)“时间银行”在我国发展缓慢。虽然早在上世纪就有了时间银行的理论,以及现有的丰富运作模式可以借鉴,但是也只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在试点。在通过调查发现,87.67%的人并不了解时间银行的概念和模式。面对现在日益增大的养老市场,时间银行却没有能够在我国的推广流传开来,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政策性引导、缺少技术支持、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志愿者保障、缺少规范化培训致使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四、数据与实证方法
(一)调查内容。本文所涉及使用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来源于本篇文章的统计数据库也来源于本研究项目组于2019年11月1日的研究问卷所所收集获得的统计数据。调研活动地点分别为福建省厦门市。据厦门市统计局国家人口统计部门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厦门市共有户籍老年人口229.9万余千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总数超33万余千人,老龄化人口水平占比为14.7%。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年轻人口年龄占我国总人口年龄比例必须达到10%以上作为发展国家或发达地区加快进入人口老龄化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据此前的标准,厦门已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转型社会。问卷调查涉及的个人问题主要内容有:有关个人基本职业信息;个人家庭经济收支收入状况;个人养老基金需求等。此次总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平均为100%,其中有效发放问卷为1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2.5%。(二)调查方法及分析。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查阅并收集相关文件资料及政府部门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下为本研究截取部分问卷内容进行分析。由卡方检验可知,p值为0.596,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年龄与是否愿意对社区老人进行有偿陪护不存在显著的关系。您是否愿意对社区老人进行有偿(工时、工资、技能)陪护?您认为老人是否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照顾(来自社区邻居的关怀)由费希尔精确检验可知,sig值为0.047,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是否愿意对老人进行有偿陪护与认为老人是否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照顾有显著关系。您是否愿意对社区老人进行有偿(工时、工资、技能)陪护?在提供有偿陪护与接受社区邻里照顾的关系上,请问您是否接受社区形式的养老照顾(在您有需要时接受社区邻居照顾)由费希尔精确检验可知,sig值为0.049,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是否愿意对老人进行有偿陪护与是否接受社区形式的养老照顾有显著关系。
五、启示
(一)要注重开发潜在的养老护理人员。中国劳动力短缺目前是结构性短缺。在老人护理人员有效供给不足的同时,城乡存在诸多就业困难群体,如失业大学生/大专生、知识技能水平较低的4050群体和新生代农民工等;同时,刚刚离退休的低龄老人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宝库。探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培养体系,吸引上述群体进入照护行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难问题,还满足了低龄老人老有所为的需求,同时又能为老人照护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二)健全养老护理人员的激励机制。1.建立薪酬福利保障机制,通过照护岗位补贴、公益岗位开发、社保覆盖等多种措施,确保养老护理人员获得合理的薪酬福利。2.职业晋升机制,即设置老人护理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并明确不同等级薪酬补贴标准,解决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黯淡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延峰.我国养老护理产业发展态势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2):30-31.
[2]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72-74.
[3]隋国辉,蔡山彤,黄琳.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研究——基于传统时间银行的改进[J].老龄科学研究,2019,7(04):41-50.
[4]孙健,申曙光.我国农村居民保险需求意愿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9(05):82-84.
[5]高真真,杨杰,吴平.城郊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金堂县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7895-17896.
[6]魏建,宋微.影响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7(04):71-74.
作者:蒋雯娟 罗猗 禹鸿威 张照辉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上一篇:标准化体系在医疗管理的应用与实践
- 下一篇:铁路客票及客运延伸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