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信息素养的培育
时间:2022-05-22 11:01:50
导语:新媒体下信息素养的培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新媒体环境的简述
新世纪初,网络媒体还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熟知的名词,一下子如同雨后春笋般被人们所认识。目前我国网站总数超过了250万。[2]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热火朝天的网络话题讨论以及大大小小的网站都预示着媒体信息时代的来临。尽管还有人对此有所怀疑,尽管现在所说的新媒体环境只是技术意义上的而不是制度意义上的,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新兴事物,这种拟态环境已经以一种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态势嵌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来———不仅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更是作为一种环境、一种生态。在汹涌澎湃的网络信息大潮的面前、世界上每一个人(如果他不会拒绝现代文明的话)都会被卷入其中。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存在的条件,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对高校而言,环境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定的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反映社会、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塑造着公共生活的共同体”[4]。在传统社会里,教育环境比较稳定、封闭,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得教育环境变的多维、复杂和开放。与其它教育的因素相比,环境影响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下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环境是由数字技术构建的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环境,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传者与受众的角色逐渐模糊,具备编辑与发送功能的媒介终端,使得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具备了传播者的能力,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具备了传递、改编甚至再造的功能,传授的双重身份附着在单一的个体身上,这种全新的形态打破了常规的线性传播模式,构建起立体的、全方位辐射型的传播空间。当前,随着我国网络建设和新媒体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逐渐依赖于网新媒体,从而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信息传播的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环境得以重构。新媒体环境从其影响范围来看,属于中观环境的范畴,新媒体环境不同于社会宏观环境,也区别于与个体直接相关的家庭、学校等微观环境,本文所提的环境包括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以及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环境;从其状态来看,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环境,在其环境中,教育活动能够与外界进行思想信息交流和行为交换;从其属性来看,新媒体环境更多的是一个精神环境,它是影响教育活动精神因素的环境;从其表现来看,新媒体环境是一个中性环境,它既可以对人的思想品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具有消极阻碍作用。所以,优化新媒体环境是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特点
新媒体最突出的特征在于改变了人们以往传播与接收信息的方式。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曾提出“信息方式”(themodeofinformation)概念。波斯特认为,信息可被视为一种符号,信息方式即信息的表现方式,是以符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基于历史上所采用的符号交换形式的差异,信息方式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从面对面口头媒介交换,到印刷的书写媒介交换,再到电子媒介交换。[5]每一个阶段的信息方式都包含着不同的意义,其中共同的意义在于减少了信息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并由此大大加速了知识的传播速度以及全球化的覆盖程度。新媒体之所以引起人们如此高的兴趣,就在于其将三个阶段的信息方式的优点与特性整合到了同一平台之中。与传统媒介相比,新的媒介能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的信息。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威力与影响超乎了一般想象,它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都压缩到了最小,颠覆了传统的时空概念,重新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状的人际沟通模式。总体而言,新媒体的使用族群目前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他们求知欲强且乐于追求新鲜知识;同时他们还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社会生活知识以及人生价值实现等信息的需要。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与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以及追求时效化的个性特征的双重媾合,使得他们特别青睐于新媒体。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或其他思想动机的支配下,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查询、浏览、表达、或者学习,进而形成了不同于他们父母辈的价值认同,建构出属于他们的时代文化。但同时他们运用新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所了解和观察到的高校学生有着以下信息接受特点。(一)主体性与从众性并存多极化的社会状态使得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愿盲目地接受各种信息,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以及兴趣爱好来接受信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也反向引起了校园内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信息接受的主体性,在近年来的一系列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事件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如2011年末发生的“PM2.5事件”。2011年10月以来,包括京沪在内的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网民对空气质量问题给健康带来的担忧。“PM2.5”这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随着姚晨、潘石屹等名人微博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童话作家郑渊洁在个人微博上,发起“北京空气质量的调查”。结果,6000多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89%的人认为北京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随着有关环境污染的信息在网络上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环境污染的危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保护环境,自觉抵制环境污染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学生能够有主见地进行选择接受各样信息,但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是否都是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都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对此我们是不能完全肯定的。此外,大学生在选择信息接受时常常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从众性。如一些网络话语的使用,“那些年……”、“某某Style”、“元芳,你怎么看”。这些网络话语引发了一场又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有时他们甚至会受到各种媒体信息的暗示和影响,放弃自己的选择,改而选择接受那些被多数人所接受的信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寄希望于不被滥用,更不可能寄希望于只有正面效应而没有负面效应。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提高技术使用者的信息素养。(二)选择性与盲目性并存新媒体网络的信息容量极大,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这就给大学生们信息选择提供了可能。首先,他们会根据各自的知识体系和兴趣爱好选择接受某一信息,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某一信息。其次,在对待某一信息时,只选择接受其中的某些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信息,当大学生们接受某种信息时,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完全拒绝其它相对的信息。他们也可能会将不相称的各种信息结合起来,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态度。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在信息传播中的效应越来越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队伍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要发什么样的信息”;二是“我要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对此新浪认证博主、著名编剧宁财神在他的微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我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看围脖,满目苍夷,各种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搞得我心乱如麻,感觉随时可能崩盘。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是我关注的人有问题,打算取消一批忧国忧民的精英,加一批只贴自拍美照和美食照片、只担心明天体重是否会增加一盎司的乐天派,世界又变美啦。”[6]这番调侃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每一个受众所看到的都可能是不真实、不全面的。因为受众根据自己主观的喜好进行了选择,使得社会以片面的图景呈现,而不是详实、客观、完整的,这也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大学生虽然会对各色各样的信息进行选择接受,但是由于他们思想和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常常会表现出缺乏一定的信息意识,选择接受某一信息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接受这一信息,接受了之后又会为自己找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三)批判性与逆反性并存在各类媒体竞争白热化、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迷惘和困惑。首都师范大学张鸿燕教授所做的调查发现:对网络中存在的不良信息认识方面,有12.1%的大学生认为网上的不良信息非常多,50.3%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多。面对敌对的宣传信息,不阅读,直接删除的占24.0%,48.3%的大学生阅读但不相信。[7]大学生对待那些不良信息的态度是比较理智的。他们在接受信息时不会单一的接受某一信息,而是将多种信息综合起来,分析论证,从而选择接受那些与自己思想相符合的信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大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而对现存事实存在不满,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在选择接受信息时,对权威、传统的东西表示怀疑、否定,不愿意接受主流价值观,而追随一些错误的、没落的“亚文化”,这必将会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网络等新媒体既是人类的技术创造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类的文化创造物。正如现实世界存在着技术、社会和人文这三个维度一样,网络虚拟世界也具有这三重维度。“人通过实践一方面将自身把握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文化世界。”[8]10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媒介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载体来表现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媒介文化的载体在于其使用主体建构的一套全新的“语法”结构。该“语法”不仅仅指的是文字语言语法,还包括图像、flash以及流媒体等影像语法。这套全新的语法以虚拟、杂糅、拼贴、戏仿为特征,不仅超出了传统现实的语言规范和认知模式,还成为一种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建构。[9]310这种“语法”时常建立在信息的误读、曲解和变形之上,在传受者之间发生了扭曲,充分体现了后现代性的要求和表征,其自形成伊始就做出挑战主流文化的姿态。大学生已经对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心存逆反,他们不期待一个现成的结论,对没有结论也无所谓失望,批判传统的互动过程才是他们所感兴趣的,他们不愿意做纯粹的接受者。但是,挑战、“恶搞”、“解构”,并不总是合理的,即使它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部分使用者的意愿。不可否认的是,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的文化是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三、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信息成为社会各领域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新媒体时代对人的最大挑战就表现为对人的信息素养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成员普遍承认的一项重要的个人素质,它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受教育者进行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是否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及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于1974年提出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信息素养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如“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信息能力”、“网络素养”等相关术语。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给信息素养下了个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然而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对信息内容本身有获取和认知的能力,也要知晓信息如何被“制造”、被传播这一过程,更要具有在新媒体时代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体而言,“信息素养可归纳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意识四个方面”[10]。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独自存在的,而是紧密依存的。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态度和兴趣,获取、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敏锐度和自觉程度;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以及信息传递能力等;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意识是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处理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新媒体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提出的信息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应采取相关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一)确立信息素养观念,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紧迫性、责任感。我国有关信息素养的讨论与研究已经逐步从信息技术能力发展到更为全面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方面。从国外著名大学的信息素养培养情况来看,如美国的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都有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此外美国还有一套详细的全国标准。目前除了有一项计算机水平测试的标准外,我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或者地区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标准。从美国信息素养培养的发展来看,美国“更加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10]。这些特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英国伦敦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专家DavidBuckingham博士曾在我国首届信息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不同国度应拥有不同的符合其国度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信息素养理论和教育模式”[11]。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特色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对于制定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应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先定点选取具有地区代表性且具有一定实施能力的高校,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教育特色,展开讨论,制定出定点施行的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标准。经过一段时间地施行,总结经验,最后再逐步由教育部进行经验汇总,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特色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二)开设有关信息素养的公共课,融合信息素养于其它学科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文献检索课程。但这些课程只讲授对计算机的认识、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编写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只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基础技术方面。现代化的教育应是科学与人文并重,许多大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操作知识,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对网络的性质还很缺乏认识,获取、处理信息的意识还很薄弱,信息道德还有待提高。当前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还远远达不到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在高校开设全面、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还是很有必要。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更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意识。对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应有所调整,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全面的审核。此外,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现代化素质,信息素养的培养要包括技术、道德、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培养。新媒体时代下,教育已趋向网络化、数字化,各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素养与各门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在计算机课程中实施,还应该渗透到到其它各门学科的教育当中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以及信息道德不是一门课程就能培养的,而是整个学校教育与环境陶冶所造就的。在高校建立媒介文化、信息素养等新兴学科,探索开设面对在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相关指导课程。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青年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让媒介知识成为必修课。(三)抢占网络新媒体空间,互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早在2000年,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作出了“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12]94的论断。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要从网络的本质入手,就是要向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不仅要是权威的、全面的、及时的,更要贴近高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不仅要包括校内校外时事新闻、理论知识,也要包含文娱新闻、生活便捷信息等。此外,还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拓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活动,积极引导网络创新,树立网络新典型,传递网络正能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途径,使网站建设与时展、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相接轨,实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和谐统一。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媒介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统的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要向以互动引导为主的方式转型。互动引导虽然看似平常,但实际上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参与者,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因此,优化新媒体环境,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从根本上看必须依靠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可以说,开展信息素养的培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规律。创造与网络建设者、维护者、营销者、内容生产者的线上线下互动的机会,将大学生成才空间的拓展和价值观的塑造有机结合,发挥他们自主、自律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本文作者:顾璟范苏工作单位:南通大学
- 上一篇:物资管理信息在电厂的运用
- 下一篇:信息收集之价值方法的实证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