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教育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时间:2022-05-21 10:58:53

导语:网络信息教育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信息教育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职能部门对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对网络信息素养的认识普遍不足,网络信息教育意识淡薄。首先是高教领域普遍对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认识不足(被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将网络信息素养类课程列入必修课),使用的教材缺乏网络时代特色(被调查的学校中都使用书面教程,少见电子教程等新型教材),教学手段滞后(主要还限于投影、口述等方式),教学效果跟不上学生实际需要(67%的学生存在“不用的时候不关心,用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还缺少完整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其次是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基本处于无序低水平状态。从各高校教学网站建设上看,具体表现为:教学部门各自为战,各课程组间缺少交流融合,仅根据各自的能力在摸索尝试本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相关教学活动缺少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的理论指导,重复建设和忽视建设现象严重并存;人事部门很少考虑网络信息化师资培训的问题,校园内的网络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2.教师队伍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问题。调查表明,教职工队伍的网络信息素养同样存在着与学生类似的问题。究其原因,网络在我国兴起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中老年教职员工由于种种原因,接触网络环境较少;而作为教学主力的青年教工,其受教育的阶段恰好处于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刚刚兴起之时,自身也缺少系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训与引导,因此会通常忽视该项教育的意义和开展,偶有在专业教育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9],通常也是“教育选题基于个人经验和兴趣,教育内容欠系统和完整,教育目标重技能而轻思想方法”。此次调查显示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其中,“经常通过网络工具向学生施教”的教师仅占11%,“经常向学生推荐课程相关网站和资料”的教师仅占23%,“经常向学生宣讲本专业所需的网络常识、介绍本专业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师仅占7%。

(一)培养时间(T)和如何培养(H)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在校过程,而不是零星和随机地进行。由于大学生活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网络信息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既有研究成果,我们建议采用下列高校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时间表:第一,对一年级新生,应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网上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最基本的获取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意识。教学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基础、网络资源使用等适用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大高校广泛开展了通识教育(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高校将通识教育放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因此,现代人必需的网络信息素养,完全有必要从一年级即行展开培养,以保证通识教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二,对进入专业课学习的二、三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应针对本行业特色,着重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和网络专项信息检索为基础的网络信息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包括:检索方法、途径、策略,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并侧重信息检索技能培养[10];另一方面,应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上网频度明显增加、网络信息需求显著增强的实际情况,除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相关网络信息能力的培养外,还应通过个别辅导、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电子公告BBS等形式进行网络信息领域的社会化、实践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教育,使网络信息素养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11]。第三,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应着重培养网络信息分析、利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重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同时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学术道德水平,从源头切断学术不端行为,教学内容应包括专业网络查新、网络信息与评价等;另一方面,应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应急需求(如求职应聘、创业实践、留学深造等),通过校园网广播、网络群、在线辅导等形式提供相应的即时服务,同时,应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网络法律法规的认识,以增强学生在频繁的对外网络活动中的防腐抗污能力和安保维权能力。(二)建设成果(R)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成果大多是无形的,其中,“最好的成果是具有高度网络信息素养的跨世纪人才”[3]。此外,还应注意以下成果的建设:1.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课程的教学;网络信息类课程考核多样化,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活动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具有网络信息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道德水平和网络控污意识。2.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应该具有敏锐的网络信息意识和较高的网络资源检索、加工处理能力,又熟悉某类学科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能对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学术信息服务。因此,如果网络信息素养教师队伍能与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队伍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则既能大大提高本专业网络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有助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熟悉相关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与特定服务对象的有利条件;可以随时随地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利用网络信息的咨询和指导。此外,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网络信息修养,因为教师队伍在网络信息环境中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在教学、学术与生产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表现,甚至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培养目标(I)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可分为基础目标、通用目标和学科层次目标[4,8]。其中,基础目标“由基础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基础网络应用能力构成”;通用层次目标是“网络环境中适用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的、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转移的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学科层次目标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网络信息素养能力,是通用层次的信息素养能力目标在不同学科的延伸和发展”。这三个层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目标是“连续的、相互衔接的、循序渐进的,高级能力的学习以低一级能力的掌握为基础”。此外,这三层次的目标是对各个学科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提出的共性要求。由于不同学科对网络信息素养的要求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学科还应基于其学科特点提出各自的高校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以适应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四)实施单位(U)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单位,不应该是某个人、某个系所,而应该是整个高等教育界相关力量的整合,尤其应该注意下列教育队伍的整合:1.网络信息素养专职教育与专业教育队伍整合。鉴于目前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有专职的网络信息素养课程组系统地传授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的需要,与专业教育队伍联合开设诸如课题查新、专业网络检索、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等专题讲座。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师资源组合配置方式,引导学生把网络信息素养的养成同各自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网络信息素养专职教育与社会化教育队伍整合。大学被称为“亚社会”,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和融入社会,各高校通常通过生活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等专职队伍进行社会化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网络化,大学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涵盖范围应突破学校校园的小圈子,逐步深入和扩展至学生社会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并与学校的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化教育工作者需要紧密结合,共同面对学生的各种需求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网络社会化服务。例如,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对网络技术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天生与理工科学生在该领域有差距。该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网络技能训练,还需要心理咨询教师进一步对其进行疏导,破除其心理障碍。(五)存在问题(M)该问题参见第一部分“问题分析”。(六)培养环境(P)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培养环境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培养环境建设中,需要加强两种环境即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建设: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大环境通常是指学生所处的校园公共网络环境;而小环境是指学生个人的网络信息环境。

当前,随着高教领域对网络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而校园网内的软件信息资源储备和管理大大滞后,具体表现为:(1)缺乏专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储备。例如:调查对象中,仅有3所高校建有自身的专业电子图书馆;其余的各校都将专业信息资源存储的责任交给CNKI等网站,一旦出现外网断裂,如无存储备份,将无法获取相关专业资料。(2)缺乏网络“控污”和对应的安保措施,欺诈广告、网络病毒等有害信息通过网络散布,严重影响了学生网络小环境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教领域在进行高校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除注重大环境的硬件建设外,更需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网络信息环境软件建设:(1)加强校内特色信息资源的备份和存储,向学生提供专业特色的校园内网资源服务;在进行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时,要教育学生“网络不是万能的,网络连接比较脆弱”,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收集、鉴别、分类存储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从而构建相对可靠、有效的学生网络信息小环境。(2)加强校内网的排污控污能力,采用过滤器等相关技术手段将有害信息防控于外,采用专用软件屏蔽和专人专职管理等办法防止大环境内部的有害信息滋生(例如BBS中的虚假信息);同时,应通过网络监管、网络宣传、专项指导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排污控污和安全保密意识,以防止小环境内个人私密信息和教科研保密信息的外泄;同时,进一步占领网络阵地,进行新时代的网络思想教育,保护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污染。

本文作者:王征赵磊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