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护理信息化管理探讨
时间:2022-03-24 11:49:12
导语:急诊手术护理信息化管理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中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的实践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2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评分,如护士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用物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手术护理中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可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和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提升急诊手术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急诊;护理管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持续攀升趋势[1]。目前,手术是急诊科主要治疗有效手段之一[2]。但由于部分疾病手术较为复杂,易发生术后出血等病情凶险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施救,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急诊手术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新形势下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提高医疗质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同时通过形成常态化管理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此外,通过常态化管理来强化医护人员危机意识,增强其危机感,促使其不断学习以提升其综合素质,避免护理差错发生,不断提升护理质量[4]。近年来新常态化医疗体制改革下完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在我国,急诊手术护理管理水平还参差不齐,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模式尚缺乏探索。医院急诊手术积极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一方面可持续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可保障患者安全,对此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20年1~3月医院急诊手术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为27~62岁。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为26~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医院急诊手术相关流程展开护理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1)组建信息化管理队伍。由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主任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组成,且护士长任小组长。(2)精心准备,明确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工作流程,细致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对既往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借鉴既往护理工作经验等来确定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如急救物品管理不当或急救技能欠缺等。(3)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和急诊科医生共同讨论急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此外,对找出的风险因素进行编号,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危害。(4)制定措施并落实到位。小组成员根据风险因素来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并全程做到信息化管理。重新完善和修订急诊科手术交接工作流程,同时细化交接内容,如手术方式和手术类型等。手术完成后必须由患者责任护士与麻醉医生等当面进行交接,避免出现交接信息失真等,规范术后交接方式,如口头和书面等。督促护理人员加强交接管理,交接过程中需确认患者基本情况。修订后的相关流程,由小组成员组织全体急诊科护士进修培训,同时做好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护理人员急救水平。小组成员通过投票方式来选出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授课老师,负责为护理人员授课,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制定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并邀请相关急诊科专家来授课,也可采用视频等方式授课。加强急诊科仪器的管理,在小组成员的组织下,医院急诊科要不断创新急救物品管理方式,结合急诊科工作实际可采用急救物品管理盒,如多层物品箱等。护士长要加强对急救物品的清点和管理,确保急救物品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加强考核,应急团队小组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者给予激励,以此激发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的评分,满分为100分。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选择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评分,如护士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用物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P<0.05)。
3讨论
传统模式护理管理以护士长为主,一线护理人员完全以急诊科相关流程和要求开展护理工作,并以执行护士长决策为主。既往护理管理主要以事后监管和应急处理为主,但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显然传统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为此,急诊科要防范于未然,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以预防护理风险发生,将护理风险消灭于萌芽阶段。急诊手术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是基于前瞻性分析理念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具有前瞻性,从而可避免差错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信息化创新管理时,通过组间管理团队来分析急诊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并进行编号,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从而从根本上来确保急诊科护理安全性[5]。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性,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等来推进护理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同时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做到责任明确、人工明确等来全方位保障急诊科护理安全[6]。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并非一次性的风险管理改善模式,其强调发现问题→分析→解决→经验反馈→发现问题,如此循环可持续、反复发现问题,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7-8]。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成员由医院急诊科经验风险的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及医生组成,负责指导一线基层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有利于护理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护理工作,从而确保安全性。此外,邀请相关专家等来给护理人员授课,提升其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提升医院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2]王霞,卓莹,魏恩荣,等.个性化疼痛护理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生理应激及疼痛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10):1272-1274.
[3]唐玲.急诊手术分布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9):794-796.
[4]王慧.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660-1662.
[5]陶云燕,朱琳,彭顺秀,等.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妇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102-104.
[6]冯艳红.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29-230.
[7]张晓芬,袁承军,何玲,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8):1272-1274.
[8]邱祥,金倩倩,周婵,等.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的建立及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3):302-304.
作者:陶若冰 肖士禄 单位:安吉县人民医院
-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探究
- 下一篇: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