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初探
时间:2022-11-06 11:33:13
导语:长三角示范区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深入贯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以联合河长制为抓手,推进跨区域联合治水,实现水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有效解决了以往交界河湖治理执法难、管理责任不清等难题。在联合河长制的深化过程中,为有效规范各级联合河长履职流程,吴江区河长办积极探索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系统简介
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根据示范区联合河长制工作开展的要求,集成地理信息、移动定位导航、互联网通信等相关技术,实现信息上传、任务派遣、督办考核数字化管理需求,将日常巡河、问题查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管理统计分析等纳入信息化、平台化管理,为示范区联合河长制协同治水提供“大数据”支撑。
二、应用范围与对象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km2。其中以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km2。示范区内共有包括太浦河、元荡、汾湖等46个跨省界交界河湖。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围绕这46个重点跨界水体及其重要支河开展联合河长制工作。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象主要包括三地各级联合河长、各级河长制办公室以及包括水利水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相关河长制成员单位。
三、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联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7个方面。1.河湖基础信息库。主要功能是收集记录示范区内所有交界河湖的基础信息并由此制定河湖治理计划。一是数据统计汇总。包括三地跨省交界河湖名称、分界位置、地图、河道长度(湖泊面积)、底程高、库容量等河湖基础信息;三地跨省交界河湖现状、岸线利用、周边工业、农业、城乡分布、排污口、取水口等各类信息根据河湖治理情况定期更新;包括河长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的三地跨省交界河湖各级联合河长信息,联合河长发生变更后必须及时更新。二是制定治理计划。河湖基础信息库所收集的河湖基础信息将作为三地编制交界河湖“一河(湖)一策”基础素材,整合三地统一的治理目标、治理标准和治理期限,统筹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岸空间管护、水域长效保洁、水生态修复及水文化弘扬,制定交界河湖“一事一办”工作清单,通过联合河长履职平台,下发至各级联合河长及相关责任单位。各相关责任单位根据交界河湖“一事一办”工作清单规定的治理任务,有序推进交界河湖各项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交界河湖水生态环境。2.联合河长履职平台。主要通过联合河长制APP手机终端实现各级联合河长掌上治水。通过该平台可以真实记录各级联合河长巡河履职、问题处置、“一事一办”工作推进等情况。一是巡河情况有记录。联合河长日常巡河履职时通过APP巡河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河长履职情况,包括巡河时间、巡查河湖名称、巡河轨迹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形成河长巡河履职清单,确保每次履职都有迹可查,并且无需填写纸质巡河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发现问题有反馈。联合河长在巡河履职过程中发现交界河湖存在各类涉水问题,如该问题非自身权限能处理,可通过联合河长制APP问题反馈功能实时将问题现场照片、视频、问题位置、问题描述、整治建议或要求等相关情况上传至系统问题处理平台,由后台进行相关处理。三是履职情况有监督。河长履职平台每次实时记录联合河长履职信息,并以联合巡河制度、联合河长履职标准化流程要求为基准对比联合河长巡河履职情况,通过系统提醒、发送短消息等手段及时提醒履职不到位的联合河长尽职履职。联合河长巡河履职情况将作为对各级联合河长年度考核的依据。四是工作推进成闭环。河长履职平台下发河湖“一事一办”工作清单,联合河长在APP上接收后必须切实推进工作开展,定期上报清单任务推进情况。清单任务完成后需在平台上提交销号申请,并上传相关可以证明任务完成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供上级联合河长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予以销单,形成任务下发、工作推进、办结销号的工作闭环。3.河湖问题处置平台。主要负责处理各级联合河长上传、交办、督办的河湖问题及社会群众反馈、举报的河湖问题。同时河湖问题的处置情况也将作为联合河长制工作考核内容。一是河湖问题处置流程。三地区(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设置专人负责交界河湖涉水问题平台管理,根据问题所属行政区域按照问题性质与类型确定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并负责交办、协调、督办相关责任单位处置问题,如问题处置需双方或三方协同治理的则由问题所在地河长制办公室负责联络其他相关河长制办公室,商请协同处置。二是联合河长交办问题。各级联合河长发现问题后通过联合河长APP将问题上传至问题处置平台,由三地区河长办将问题分发交办至相关责任单位和行政属地处办,联合河长可随时跟踪查询问题处理流程及进度,对于问题处理缓慢或未达整治要求的可以再次催办、督办,直至彻底完成整改后才由最初发现问题的联合河长确认销单,形成河湖问题从发现、处理、验收到最后反馈销单的工作闭环,确保每一项交界河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社会群众反映问题。群众可以通过扫描联合河长公示牌上的二维码进入问题处置平台的公众端,可实时将河湖问题的照片、视频、问题位置、问题类型等相关信息上传至问题处置平台,并留下联系电话便于后续反馈。群众也可以通过拨打联合河长公示牌上的监督电话,直接反映问题。4.河湖水质通报平台。河湖水质数据是最直接反映河湖健康状况及治理成果的指标。在三地统一交界河湖的水质目标、监测指标、监测频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河湖水质信息共享平台,每月定期交界河湖各项水质检测数据,便于相关联合河长及时了解河湖水质,找出河湖水质超标因子及成因,并以此对症治理。平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规程(SL395—2007)》建立算法,三地水质检测单位只需要将原始检测数据导入系统,平台将自动判定河湖水质单项因子类别和水质类别,并标注超标水体、超标因子及超标倍数。平台完成水质数据统计和水质类比判定,经水质检测单位核实无误后定期在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上通报交界河湖水质数据,各级联合河长均可在联合河长APP上查看责任河湖当月水质情况。对于超标河湖,系统还将发送信息给相关责任河长提醒河长加强水质超标成因调查,切实落实相关治理措施,改善河湖水质。平台统计汇总已有水质检测数据,以检测时间为轴,绘制相关图表和曲线。各级联合河长可随时追溯查询相关责任河湖历史水质情况、水质变化趋势、同期对比情况等相关数据,便于河长找出水质变化规律,对症治理。5.联合河长线上会商平台。联合河长线上会商平台整合基础信息库中各联合河长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快捷地实现不同行政区域各联合河长间的无界对接,有效提升了河湖治理的工作效率。一是通信会商。联合河长可以利用APP中的线上会商平台,点开责任河湖的联合河长名单,直接联系相对应的其他行政区的联合河长,双方或多方之间可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视频会议,方便快捷直观地开展工作交流与互动。二是文件互传。联合河长可以利用线上会商平台中的文件传输功能点对点、点对群地进行图片、文件互传,有效提升了联合河长制工作效率。6.信息共享平台。示范区内联合河长制协同治水工作有效推进的基础是确保信息共享、交流通畅。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功能就是定期通报相关河湖治理信息、工程进度以及共享先进治水理念和治水案例。一是交界河湖治理信息通报。平台定期通报交界河湖“一事一办”工作清单推进情况、各类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特别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包括工程名称、涉及河湖、治理目标、工程进度等信息。二是水环境治理信息共享。不定期示范区最新水生态环境政策解读和最新成果案例,共享治水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各级联合河长政治站位,加深对示范区政策法规理解,开拓各级联合河长治水思路,为示范区协同治水提供理论助力。7.联合河长制展示平台。联合河长制展示平台可清晰直观地在一个主界面上反映联合河长履职情况、工单完成情况及河湖基本信息、河湖水系、问题重点分布情况。以高清电子地图和各种要素数据实现通览全局,可全览所有交界河湖自然分布情况,标注联合河长责任河段、巡河巡查路径、图片站、视频监控站等管理要素。显示联合河长制管理总体目标完成情况、河长信息统计、考核考评统计、群众工作统计等信息。
作者:沈建伟 金鑫 王舟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
-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探析
- 下一篇: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