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2-11-26 09:22:53

导语: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拓展阵地,亟需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信息化管理。基于校内课后服务的现状,剖析构建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的意义,并提出该平台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校内课后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路径,助力我国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平台

“课后服务”是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类放学后课程服务的统称,区别于“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1]。校内课后服务就是把校内外各种放学后课程服务统一纳入中小学校园内开展的服务,旨在解决学生的放学后托管难题。该种服务模式强调学校的主体地位,认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其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优势条件,主动承担起课后服务的重任,这十分契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全国已有诸多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了这种模式的课后服务工作。然而,该服务工作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的参与者众多,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进行高效管理,确保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课后服务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等诸多参与者之间信息的及时交互,数据的高效传输,成为校内课后服务亟需解决的问题。

1校内课后服务的现状

1.1参与主体多。目前,诸多省市城区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校内课后服务,如北京市实行政府补贴政策,外聘教师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课后服务[3];贵阳市推出“乐童计划”,由政府出资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4];广州市部分学校引入具有办学资质的托管机构提供有偿的托管服务,或通过家委会邀请家长和志愿者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等[5]。其参与者众多,具体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课后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网络技术支持机构、教师、志愿者、义工、师范院校实习生、家长、学生等。1.2工作内容繁杂。校内课后服务提倡专业化、优质化、多元化的课程服务,整个服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流程多,管理内容繁杂。如政府排查、筛选、引进第三方机构进入校内参与课后服务;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监督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或者课后服务集成机构对资产、教务、人事、财务等事务进行管理;教师对各科目的放学后特色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1.3数据交互效率。低从纵向看,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从管理部门到实践部门所拉的战线长,数据传输速度慢、耗时多;从横向看,各部门间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呈现重复、交叉等特点,分工不明确,数据交互效率低。如政府对社会合规托管机构的排查、审核、引进时间长,流程多,手续复杂;学校、服务机构对资产、人事、财务等工作管理滞后,进程缓慢;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少,沟通信息不及时等。

2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建设的意义

协同教学管理理论认为教育管理的各个要素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教育的积极发展[6]。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就能为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各个参与主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促进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高效管理。2.1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规范、高效的中小学校内课后一站式管理平台,创建政府端、学校端、机构端、教师端、家长端五大线上技术端口,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搭建沟通桥梁,实现线上统筹管理、教务教学、家校沟通等功能,明确线上管理的流程准则,提升课后服务过程中信息流转效率,减轻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2.2优化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投入。政府通过规范、高效的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对社会上的优质托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再引入校内进行服务,保证课后服务质量的同时减少过多人力物力投入;学校、服务机构通过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对校内资产、人事、财务、教务、保险等管理业务进行线上管理,减少线下管理环节,节约管理成本;教师通过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管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减少教师的精力投入;家长通过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实现学生在线选课、课程反馈、订餐请假等业务,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减少上课外兴趣班的金钱、时间成本。2.3实现技术创新,提供安全保障。搭建拥有线上线下互通管理体系的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实现技术创新,采用人脸识别签到、实时视频监控、语音及时通话、在线及时支付等多项先进的互联网安全技术,为学生的课后服务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与第三方保险机构进行线上合作,对学生的参保、报保业务进行线上同步操作,保障学生的放学后人身安全;与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线上合作,对政府补贴的、学生缴纳的课后服务费用进行存管、监督,让课后服务经费更透明、安全。2.4丰富课程特色,助力学生成长。根据家长、学生的意愿,结合学校、课后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兼顾学生的简单课后托管、兴趣爱好、特长技能发展,借助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开展校内托管服务个性化、专业化、优质化、现代化课程服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步伐。

3常规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的模式构建

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构建依托网络技术和校内课后服务常规管理模式,同时纳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第三方服务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众多参与主体,旨在通过地方政府的统一引导,利用其平台管理功能,突破空间局限,实现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完成校内课后服务模式的信息化高效管理。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形成六层管理逻辑结构图[7],下面从功能应用、具体应用系统建设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图1常规校内课后托管一站式管理平台的模式架构图3.1六层管理结构模型的功能及应用。第一层:地方政府是校内课后服务的发起者、主持者,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是校内课后服务的重要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地位仅次于地方政府,其参与频率比地方政府高。二者通过政策设计、宏观统筹、招标核标等正规程序合作性地纳入校内外课后服务参与主体。第二层:参与主体包含学校、托管机构、评估机构、保险机构、网络技术支持机构、社会力量等因素,是校内课后服务的服务供给方,共同组成校内课后服务的服务集成机构。第三层:执行部门是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执行者,是整个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的核心层、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接受上层的领导、安排,并对上层提供应用思路、建议、决策等,对下,对各个具体的应用模块进行实际操作、监督、管理,总结好应用措施并加以反馈。第四层:应用模块是面对应用对象的功能模块,涵盖整个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后勤、行政办公、教务、教学、平台维护、资源建设、数据传输等管理模块,怎样应用好这些功能模块,最大化发挥各个模块的作用,是实现校内课后服务高效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五层:应用对象作用于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各个终端,具体包含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机构、学校、教师、家长,他们通过各个终端进行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促进着管理平台的应用。第六层:基础环境是指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环境,即互联网信息技术、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各大终端。是整个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模式的运用基础,决定着所有其他层的构成。3.2具体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六层管理结构模型即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模型,以管理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校内课后服务管理效能,建设一个集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托管机构、教师、家长、学生为应用对象的一站式管理平台很有必要。该平台要能提供各种功能横向、纵向角色之间的业务协调、数据交互,实现日常管理、教学、业务联动、辅助分析决策等,主要包括如图2所示的各端口的应用系统建设。1)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办公流程信息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系统[8],是各部门日常自动化办公及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的基础。2)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后台Web、教师端APP、家长端APP,而管理后台Web又细分为政府端Web、机构端Web、学校端Web[9]。各端口具体功能介绍如下:政府端Web: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府端Web对校内课后服务进行统筹式监督管理。通过机构管理模块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评估机构、保险机构、网络技术支持机构、托管机构进行审查、引进、监督、管理;通过政策宣传模块校内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通知、公告等,规范校内课后服务;通过经费管理模块进行政府补贴、拨付课后服务专项资金的管理、公示等。学校端Web:通过资产管理模块对校内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登记、使用、调拨、折旧记录等,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通过场地管理模块对学校教室、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使用情况进行协调安排,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最优化安排课后托管课程的场地使用;通过设备管理模块对学校、托管机构提供的教学设备、运动设备等进行统一的借用、协调、维修等在线统计管理。机构端Web:各类型机构通过机构端Web业务管理模块对校内课后服务进行核心业务拓展。评估机构对各大服务供应商进行能力、资质等评估;保险机构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进行参保、报保业务跟进,保障学生放学后安全;网络技术支持机构对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进行构建、定期维护,开发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其中托管机构通过教务管理模块校内课后服务的教学科目、课程、任课教师等内容进行安排;通过行政管理模块进行行政事务的管理;通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模块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管理人员、教职工进行岗位、薪资在线管理。教师端APP:利用移动客户端的便捷性特征,通过教务管理模块对班级进行实时管理,批准、记录、查看学生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情况;通过学生管理模块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批量更新,记录孩子成长;通过消息管理模块发表班级活动、信息、通知等,支持语音通话,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家长端APP:通过班级中心模块查看孩子所在班级课程、公告、活动、任课教师信息等,完成手机选课、报名、参保、缴费等;通过宝贝动态模块查看孩子在校表现,记录孩子成长轨迹;通过消息中心模块,了解班级活动、续费提醒、与老师互动留言等。

4总结

校内课后服务是一项涉及众多参与主体的系统性、规模性教育服务工程,其管理内容多、程序繁杂、数据交互慢。“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管理路径为各级管理部门加快数据传输、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创造了条件,也解决了家长和学校、托管机构的信息交互问题,化解了学生放学后安全、托管难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作者:喻登群 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