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2 04:00:59

导语:街道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街道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街道办”)作为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管理层次,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其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体工作的基础。做好档案工作,既是街道、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档案工作贴近现实、贴近社会、服务大局、服务辖区、服务群众的重要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的纽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街道办档案管理的基本状况

一是管理水平低下。街道办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这大大制约了街道办档案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率,无法满足动态管理的需要,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专业人才缺乏。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与计算机、电子软件、网络等打交道,不仅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获取判断运用信息的能力,还要精通档案业务知识。从目前看,街道办现有的部分档案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难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极大地制约了县级档案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街道办档案信息化的优越性

一是方便快捷。无论是在街道建设中形成的,如卫生、计生、环境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还是在街道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如服务机构、网络设施、居民家庭、就业、培训、救助、家政等方面的文件材料,都可以直接登记进入计算机,形成完整的、准确的街道办辖区档案数据库。原始档案数据进入计算机后,再利用其强大的分类组合、检索、调阅、复制功能来建立完整的街道办档案管理系统,完全可以满足社会的各项要求,凸现快捷、准确、方便、易于操作的效率优势,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物尽其用,群众查阅立等可知,办件事项不再是期盼和无休止的等待。实践证明,街道办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运行,既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档次,又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服务保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和优越性。二是标准规范。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法规及数据交换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三是安全可靠。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出来。为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应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行。

三、提高街道办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是立足管理手段现代化。应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要统筹规划,科学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做好。搞好工作规范,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有序推进,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二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从了解的情况看,县级街道办档案管理几乎没有编研机构,这就难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街道办档案工作必须按照编研工作的原则要求,以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为主体,不断地、及时地对档案史料进行选材、鉴别、考证、加工、整理。要根据不同的编研内容,把分散的资料,按照利用规律有机地编制起来,以利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辖区内的名胜古迹、市街名称、名人故居等历史沿革都具有历史的考查作用,都可以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四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人才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和首要依托。街道办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实现街道办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建设。因此,各级领导要足够重视建设一支精通街道办管理且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专业队伍。为现职工作人员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岗位成才。

作者:孙英敏 单位:洮南市团结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