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改进策略

时间:2022-09-28 04:08:54

导语: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改进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改进策略

摘要:设备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其关系着企业资产占有率及管理工作内容。但是很多企业只注重引进高端设备,设备管理还比较落后,无法最大程度地利用设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开展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动态管理设备整个周期。

关键词: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改进策略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加上客观技术的局限性,不断压缩企业的努力空间。仅仅对企业的设备进行更新,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同时需要较大的投资成本方可以更新设备。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大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而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使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首先就需要对设备管理水平大力提升,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概述

1.1概念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已经普遍开始运用设备信息化管理,但是在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概念方面,学术界对此尚未统一。但是,通常情况下,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借助于网络等信息手段的运用,统计企业现有设备,促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及时掌握企业设备总体情况,通过信息对设备问题及时反馈,进而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1.2管理内容

企业改革日趋深化和发展,较大程度上丰富了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设备数量统计、出入库记录、设备问题与维修记录、设备购入及报废情况等都属于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2意义和价值

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逐步确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导致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复杂性及难度大幅度提升。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很容易出现漏洞和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实施信息化管理,规避不足和问题。具体来讲,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2.1方便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设备情况

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只需要在管理程序中输入企业设备的初始信息,系统就可以自动开展智能数据统计,从而及时全面记录企业设备的信息。借助于计算机查询,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这些信息充分掌握。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设备信息数据更加的准确和全面。

2.2方便维修问题设备

企业通过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问题,及时发现出现问题和故障的设备,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且部分设备的及时维修会对设备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等产生直接影响,借助于信息化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设备维修问题。

2.3有利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企业通过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由人工管理发展为计算机智能管理。传统模式下,要由人工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相较于计算机管理模式,人工管理模式具有较低的程序性,没有完善的流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错误率较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通过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特别是如今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间就是金钱,需要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2.4有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企业通过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及时维修问题设备,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最终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且人工逐渐由计算机所取代,企业人员开支就能够得到减少,进而扩大企业整体效益。

3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和高端的设备,促使生产率及企业利润得到提升;但是却没有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构建的设备管理系统与生产过程没有有机结合起来,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及企业竞争力。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将系统化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过来,但是依然由静态独立的方式实现设备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1)没有充分重视设备管理工作,仅仅注意引进设备,没有及时深入改革设备管理,可以称之为一流的设备,三流的管理;部分企业对短期效益过分重视,强调设备、产量,却没有做好保养维护工作,设备磨损遭到加剧,导致企业整体竞争力遭到降低。(2)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依然采取手工管理模式,手工记录设备信息,档案纸质管理,数据准确性不够,且容易丢失及漏记设备信息,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遭到浪费。无法及时共享设备信息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导致工作效率遭到降低。(3)设备维修通常将二级保养及定修结合的事后维修模式运用过来,事前预测不够重视,没有紧密结合设备运行状态、维修记录等对设备维修周期及时调整,这样维修不足、维修过度等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没有科学分类设备,往往在生产周期结束、生产淡季时方才开展全面检修保养工作,容易有不必要的损失出现;没有充分重视关键设备,将大量人力资源浪费于普通设备中。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将设备基本信息记录、维修记录、故障记录等设备静态信息管理作为重点,而没有充分科学管理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态信息,包括设备运行参数、设备连续运行时间等。因为没有对设备实时状态准确掌握,导致做出滞后性的决策部署,不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对企业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4改进策略

4.1从人着手

(1)要鼓励全体人员参与到设备管理中;岗位生产人员、点检员、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管理人员等都需要参与进来,互相沟通与协调,增强团队意识。未来TPM工作发展的重点,将会是从时序、空间、功能以及人员等角度对TPM活动的范围与深度不断拓展,对员工智慧充分挖掘,鼓励全员自主开展管理活动,不断改善,促使人们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设备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2)要大力培养设备管理人才;点检是设备管理的核心,而人则是设备管理的主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为技术和管理,而人才则是关键内容。因此,要想促使设备现代化管理得到实现,就需要对人员素质不断提升。要想由现代维修替代传统维修,需要大力培养技能型点检人才与维修人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一专多能人才。(3)对各级点检职责有效规范;点检员除了要点检作业所辖区域设备,安排检修计划外,还需要对备件材料及修复计划等进行提报;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级点检员的职责有机规范,促使专职点检员能够在点检、防护、劣化分析等工作基础上,重点开展状态检修。主管部门也需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科学指导与服务点检员,对点检员的其他负担不断减少。

4.2从设备基础资料入手

设备管理主要依据设备基础资料开展,如图纸、文档、点检管理的标准与操作要求等。(1)要对设备档案系统完善构建,将设备树构建于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涵盖设备备件、材料、技术参数、缺陷、维修记录等相关信息。公司设备管理系统及BO系统中已经初步采集和展示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但是缺乏设备故障库、解决方案库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2)积极开展设备周期管理;要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实施下去,涵盖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诸多环节,对设备各类维修、备件更换、使用年限等数据记录和积累,以便将设备检修模型构建起来,对设备维修策略科学调整和改进。要具体分析设备,判断设备适宜采取哪种维修模式,提升设备周期管理的成效。(3)为设备费用经济分析;要借助于维修工单来对设备维修费用进行统计,且在公司财务系统设定的成本中心纳入这些方面的内容。既可以基于设备基层开展设备经济技术分析,也可以分级展示于单个系统、子系统、设备与子设备等,还可以分别统计每一个成本中心、每一个计划员组等。系统结合需求条件的差异,分别列出备件的领用、备件的修复费用等,之后经济分析设备费用,进而综合考核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

4.3开展设备检修质量、备件的质量跟踪

要将谁修谁负责及谁专责谁验收原则贯彻到设备检修中,且将质量追溯制实施于所有维修项目的质量验收中。在检测维修质量结果时,不能够仅仅将正常运转作为标准,而是要重视细节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备件质量不合格,因此,要对备件合理选择和采购,不能够单单考虑价格,还需要综合考虑其性价比。

5结语

企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基础为设备,因此,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充分重视设备管理,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设备信息化管理改进策略,规范实施,创新理念与工作方法,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赵军伟 单位:深圳市奔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效瑛.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4,5(10):123-125.

[2]孙俊,张永红,黄慧玲.我国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改进策略探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6(19):77-79.

[3]闫涛,金桂琴,王秋志.钢铁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改进[J].制造业自动化,2014,6(19):88-89.

[4]蒋克军,黄旭峰.刍议水利水电企业施工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8(19):77-7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