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分析论文4篇

时间:2022-03-05 08:44:36

导语:计算机信息管理分析论文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算机信息管理分析论文4篇

第一篇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已走入了各家各户,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网络平台下,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隐匿性,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网络病毒研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基于此,重点探究当今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进而提出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功能越来越多,如今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个人财产、隐私、信息的安全性。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用户隐私泄露,或他人窃取隐私信息、数据等,甚至会涉及网络虚拟财产安全问题。特别是木马、病毒、流氓软件等,会给计算机程序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要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1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1.1计算机硬件问题。硬件作为计算机运行的基础,只有保障计算机物理硬件安全,才能够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在日常工作当中,用户需要重点考虑硬件漏洞问题,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配件等。造成计算机硬件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防雷、网络布线、人为破坏,自然因素包括火灾、地震等,相比来说,人为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1.2病毒木马侵入。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要因素就是病毒木马,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1]。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病毒木马也在不断更新,部分病毒木马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复制性、传播性,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安全,甚至可以说全国90%以上的计算机中都含有隐性病毒木马,也就是在获取相应信息过程中不会被杀毒软件和用户发现,这些病毒木马非常难以发现和处理。计算机病毒木马能够以网络、软件、硬盘为传播和复制的途径,从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1.3间谍软件和垃圾邮件泛滥。间谍软件和垃圾邮件通常不会对计算机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会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虽然其与病毒木马有着实质性的差别,其主要是通过口令盗取信息,非法侵入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当中。很多金融盗窃、诈骗案件都是流氓软件和垃圾邮件造成的。对于企业来说,电子邮件应用非常广泛,由于电子邮件能够传送一些体积较小的数据,但是足够加入各种木马病毒,打着商业活动等的旗号,大批量投放垃圾软件,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2.1数字加密技术。数字加密技术能够保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拦截,对文件、数据、口令等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在信息加密技术长期发展当中,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计算机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其主要是由密文、明文、密钥、计算加密构成,其中密钥非常重要,主要是对加密文件进行解码[2]。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将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通过加密算法自动生成密文。将数据传输到指定IP后,通过密钥能够对其进行解码,从而生成相关的内容。如果中途被他人拦截,如果没有密钥不仅无法打开数据包,即使打开了也得不到其中的内容。2.2防火墙和智能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电脑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通常Windows系统都会自带防火墙,可见防火墙的重要性,但是系统自带防火墙通常不更新,所以形同虚设。这就需要用户再独立设立防火墙。防火墙能够在计算机和网络间构建一道安全屏障,这样能够实现外网和内网隔离,保障计算机不会受到外网病毒影响。防火墙主要是对数据传递进行监控,在数据接收过程中,只有通过审核的信息才能够进入内网中,否则就被抵制在外。常用的防火墙有防火墙、过滤防火墙,这些都是软件防火墙,同时也有硬件防火墙,包括服务器、屏蔽路由器等。当今国内外还研发出了一种智能防火墙,主要是融入了模糊识别技术和模糊数据库。在计算机使用当中,模糊数据库能自动搜索信息数据,建立相对比较模糊的数据网络结构。通过不断完善智能防火墙,能够有效消除精确匹配中的大量计算环节,通过对有害数据的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将所有类似病毒排除在外,进而发挥控制访问的作用,提高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性。该项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对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以类似的形式模仿病毒攻击,并模仿数据融入数据库中,从而将类似病毒攻击也抵制在外。此外,当今市面上的杀毒软件都是配套型,也就是一个负责杀毒、一个负责管理,如360杀毒和360安全卫士,其中就含有防火墙、查杀技术、扫描技术,因此,不需要纠结选择哪种防火墙,只需要选择好杀毒软件产品即可。2.3设置安全权限。安全权限管理通常被应用到企业当中,由于企业内部分为多个层级,计算机平台中的内容也是针对性开放,为了避免出现基层员工越级阅读信息的问题,即可通过安全权限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出现人为误操作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黑客盗取信息。安全权限管理需要结合身份ID认证技术,也就是让不同工作人员获取一个ID,并给每个人的ID设置权限。例如在企业管理平台中,输入基层员工ID可以检索文件,但是不能直接打开数据库管理模块,而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检索文件,同时也能够直接打开数据库或财务板块等。这样可进一步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并且整个安全权限管理系统有历史访问痕迹,可以根据历史访问痕迹判断ID是否泄露,如若泄露可以及时更换ID或重新设置权限。2.4安全漏洞扫描和容灾技术。计算机之所以会受到病毒的侵扰,主要是由于存在系统漏洞,从因特网的结构和特点来看,想要弥补计算机网络所有漏洞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漏洞。这就需要及时修补漏洞,降低病毒木马入侵计算机网络的概率。漏洞扫描技术可以通过对系统的检查找出漏洞,并且通过模拟病毒木马的攻击方式,扫描系统漏洞,这样能够提高漏洞扫描效率,而且当今漏洞扫描软件都会自动扫描、自动更新、自动安装,非常便捷。此外,漏洞扫描技术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如果病毒木马侵入到了计算机当中,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性,需要辅以系统容灾技术,也就是数据备份、恢复技术。在系统数据恢复中,数据备份是重要的环节,系统容灾技术能够借助IP容灾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将有效数据传输到储存器之中,并将数据进行双向复制,进而存放在本地系统与异地系统(云端或其他设备)。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病毒木马、流氓软件等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盗取他人信息,对用户操作计算机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各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最大程度减少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计算机应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永生.当代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3):60-61.

[2]徐丞.探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J].信息系统工程,2014(3):82.

作者:庞博 单位:吉林省省直机关事务信息管理中学

第二篇

摘要: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能够全面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满足现代化工作要求,保证可以发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积极作用,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基于此,笔者就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规范

数据库内容在信息管理期间,相关部门要合理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保证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创建组织性与共享性的信息管理机制,保证数据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对冗余问题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发挥数据库技术的作用。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特征分析

1.1组织性。对于数据库而言,其中的数据并非没有规律,相互之间是存在关联的,能够在统一数据库中呈现总体特征,可以保证文件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在分析相关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数据库中的数据具备独立性特点,能够形成特定的结构组织形式,促进相关技术的良好应用,发挥数据库技术的积极作用。1.2共享性。在计算机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共享性属于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计者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根据数据共享目标,创新实际设计方式,保证技术的使用效果。同时,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系统,然后使用先进的技术方式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数据共享等。1.3独立性。对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而言,具备一定的独立性特点,其中包含着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对于逻辑内容而言,就是在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序修改程序。对于物理结构而言,就是在数据结构改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特点对其进行控制,保证可以满足数据库技术的使用要求,达到预期的程序使用目的。1.4灵活性。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全面存储数据,在发挥管理功能的情况下,做好数据输入与输出工作,合理查询需要的数据信息,并对编辑修改等情况进行分析,保证相关工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同时,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应根据人们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具有特色的数据库,保证可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1.5冗余可控制。数据冗余主要是在数据库中出现了数据内容重复的现象,在数据库中数据属于专用内容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对易出现重复现象的数据进行整改,根据共享性特点等,数据库也会自动消除重复数据。人们在查询的过程中,减少冗余问题,能够提升查询工作效率,保证相关服务工作效果。

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已开始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创建多元化信息管理机制,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对相关内容进行控制,创新技术工作形式,保证可以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2.1相关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大。在企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已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各方面工作,且数据信息量较大,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面临较多难题。因此,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多数企业已开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技术,能够发挥相关技术的优势,提升数据处理工作水平,促进国家的产业发展与进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实际发展需求。2.2安全性与兼容性逐渐提升。当前,在使用数据库技术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信息管理安全性,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能力,保证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在使用数据库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在数据保密的情况下,及时发现数据盗取与篡改等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应对问题,保证各类数据之间的合理兼容。2.3操作性不断强化。对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而言,其具备一定的操作性特征,且能够在应用中体现适应性特征,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工作机制,保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应对问题,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满足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3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能,逐渐提升自身管理工作水平。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3.1管理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在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的过程中,其安全性直接影响信息数据的可靠性,一旦数据库技术缺乏安全性,就会导致其中的数据出现被盗与非法使用的现象,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管理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安全管理机制。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在数据库共享的过程中,针对各类数据信息内容与特点等,合理设置账户密码,利用科学的保密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在数据访问与共享的基础上,严格根据相关要求开展统一的数据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水平。例如,在使用数据库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用户访问程序进行加密,合理使用视图机械设备开展工作,建立权限访问的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工作效果。其次,在管理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落实数据库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实际工作方式,提升数据存储工作水平。最后,在使用数据库系统与相关技术的过程中,应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提升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做好保障工作,积极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数据库技术兼容性逐渐增强,且在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企业都在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相关系统,能够针对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应针对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保密,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避免企业的机密信息被盗取[1]。3.2更新数据库技术。在使用相关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创新,保证数据库技术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满足新形势下的信息管理需求,逐渐提升自身工作成效。首先,在数据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不仅要保证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要加大数据安全管理力度,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提升技术的保障效果。其次,在数据库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自动化系统联系在一起,在有机融合的情况下,发挥相关技术的应用优势,提升数据内容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在信息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数据技术的使用任务,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3.3规范数据库内容。在使用相关技术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期间,应规范数据库内容,保证储存方式的合理性,提供先进的数据信息,建立现代化的系统。一方面,在录入数据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提升数据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防范数据不完整问题,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综合分析方式,优化数据的录入与输出形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便于提升管控工作效果[3]。3.4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联系在一起。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使用,需要相关部门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将理论信息与实践内容联系在一起。首先,要明确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精细化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理论信息的实用性与真实性。其次,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使用理论信息指导实践工作,逐渐提升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水平,满足当前的实践工作需求,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应针对目前的信息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全面解决相关问题,创新实际发展途径,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4]。3.5加大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力度。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部门制订完善的程序管理方案,结合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非法数据的甄别能力,不允许违法数据输入数据库系统中,在此期间,需要保证用户能够正确操作与反馈相关信息,在合理选择的情况下,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果。在选择相关数据传播途径的过程中,需要在服务器终端中建设专门的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完整性与真实性,创建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在维护数据抑制性的过程中,应科学分析服务器终端数据的触发器使用情况,在减少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量的情况下,提升系统的运行水平,保证维护工作效果[5]。在管理数据信息完整性的过程中,应遵循多层保护与屏障的工作原则,能够在检查数据之后,通过科学的方式应对问题,创新相关管理机制,保证其长远发展与积极进步。另外,还要规范与约束服务器,使其使用效果符合相关规定,逐渐提升各方面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6]。

4结语

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发挥相关技术的可操作性与数据管理优势,制定细化的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自身工作成效,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平生.试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0):4642-4643,4653.

[2]徐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6(50):240.

[3]王连忠.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4):103-104.

[4]孙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6(47):88.

[5]李琳,贾利宾.浅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148.

[6]龚心斌.计算机犯罪案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15.

作者:冯鹏 单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菏泽办事处科技中心

第三篇

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网络安全概述

1.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通常是指管理基础性的网络信息的技术,如对IP地址、用户个人的账号密码等的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内容逐渐增多、日益完善,这些使得计算机信息管理除却其固有的性能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更加适合使用者使用的新特性,如动态适应性等[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实际上是多个技术领域的交叉部分,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互联网技术领域、电子技术领域等,这些技术中与信息管理相关的,能够对网络信息起到管理作用的技术在交叉融合之后形成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1.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等受到保护,不被恶意破坏,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一种状态。网络安全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查性[2]。从网络安全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以及信息内容安全。其中系统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的信息处理以及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保护可以避免系统崩溃,影响系统内信息;网络安全主要是指防止网络病毒,对数据的存取、安全等进行审计,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信息传播的安全侧重于防止有害信息进行传播所造成的后果;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保密,以保障这些信息的真实以及完整性。因而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时,需要从这四方面出发,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2网络安全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

2.1网络安全现状。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网络用户已达9.8亿,其中计算机网络用户在5亿以上,iPad、手机等移动网络用户的数量在6亿之上,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提升,这表明网络已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但是网络却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在网站安全方面,从服务器到网站运营,网站会受到DNS攻击、网站数据库攻击、DDoS攻击以及其他不常见的攻击;对于手机网络安全来说,部分APP软件的权限问题、垃圾信息的骚扰问题等,均影响着其安全;对于电脑安全来说,最主要的是一些病毒攻击,以及部分软件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偷窥”等。例如,2016年12月25日,12306网站13万数据库被拖库等等,这表明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2.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现状。为提升网络安全性,在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互联网信息方面的应用,通过在该方面的应用使一些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减少过去不该在网上公布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布的情况;在系统安全方面,通过该种技术的应用,IDC(InternetData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接入服务,从而使用户数据安全得到保障;在网络运行当中,通过及时对网络进行调试,扫描相关漏洞并对这些漏洞进行修补,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3]。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安全性检测能力欠缺。互联网环境错综复杂,技术的提升以及其他不稳定的因素,均会对互联网的安全造成影响,而信息安全性能检测能力偏低,与网络安全环境的变化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网络安全环境中有隐形的不稳定的变数时,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并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使这些变数影响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监测能力欠缺还表现在监测中常有误测的情况发生,对于某些安全的信息均进行拦截处理,影响了信息的传播。3.2处理模式固定不灵活。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保障网络安全,主要是通过软件来进行的,在软件中设定固定的程序,通过该程序实现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这些软件在处理时灵活性较差,多是通过固定的模式来检测,这样就导致信息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信息安全。总之,在计算机中,该技术主要处于一种“被动修补”的状态之中,没有实现“主动防范”,最终导致出现事故的概率提高。3.3信息访问安全性控制不当。为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减少外界信息对计算机的侵害,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安全性控制。然而当前的实际操作中,部分计算机的防护系统识别能力较差,外界不良信息破解安全系统的水平在不断提升,计算机内的信息便容易泄露,影响网络安全。另外,当前也有部分软件对外界用户的访问设置较严格,如果没有认证权限,则根本不能访问,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却阻碍了信息的传播,加之有认证失误的情况,最终影响信息安全。所以,对于信息访问安全性控制应合理,不能过严,也不能过松,这样才更有利于用户的使用。

4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御的措施

4.1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密切相关,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以保障整个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时,如果没有定时进行病毒查杀,如果计算机存在漏洞,则病毒入侵后会影响网络安全性。再如没有及时升级补丁,没有完善相关的认证制度,也没有选择安全有效的运行方案,则会出现黑客入侵、隐私泄露等各种情况,最终导致计算机安全问题。因而需要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时常查杀计算机病毒,及时升级各种补丁,选用合理的运行方案,以此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为网络安全提供良好的环境。4.2完善防火墙系统。防火墙是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内部网以及外部网之间的屏障,完善防火墙系统,加强防火墙技术的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网络的安全防范水平。防火墙是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共同组合而成的,该技术能够将内部网以及外部网络进行分离并利用软件进行监测,外部的用户如果没有授权,则不能进入,这就最大限度降低了外网侵入的可能,从而使内部网络的信息得到保护,从而确保了内部信息的安全性。另外,为了进一步保障内网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以为托管在IDC服务商的服务器选择一些安全增值服务,以此来保证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4.3建立网络安全机制,充分利用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机制与防火墙的协调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而网络安全机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其中包括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以及秘钥管理技术[4]。数据传输加密主要是对数据流的加密,通过链路加密及端对端加密两种方式,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该种方式能够使信息在发送端发送后自动加密,经由互联网传送到目的地之后再进行解密,从而使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数据存储加密主要是对用户资格进行限制,避免用户越权使用数据,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则是对数据从存储再到处理整个环节进行的管理。秘钥管理技术则是对秘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销毁等进行管理,以实现对数据的保密。4.4引入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无论是对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还是对数据保护等,均有一定的限度,还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其中网络安全审计是最主要的一种措施。通过引入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则能够使潜在的攻击者进行攻击时有所顾忌,同时,还能为系统安全管理员提供系统运行的统计日志,这样系统安全管理员能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审计检查,以便及时提升系统性能,保障网络安全。一般情况下,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包括主机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审计、基于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审计等,这些审计系统能够全方位保障网络安全。

5结语

本文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概述了相关理论之后,论述了当前网络安全情况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婉彤.试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电脑迷,2016(9):96.

[2]齐继.试析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6):215.

[3]马书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设计,2017(7):105-106.

[4]周军辉.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6,17(17):149,151.

作者:蒋郑红 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四篇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根据具体的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就应该有效的结合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及工具,确保能够将管理手段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树立起比较先进的,有创新能力的发展理念。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取信息化管理以及具体决策的基本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逐渐开展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培养模式有管理导向型、信息技术导向型、资源导向型以及公共管理导向型。这四种发展模式,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及特点,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发展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比较重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比较重视计算机类的课程讲解,同时也不能够有效的将计算机外课程与相关的管理类课程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一般来说,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将这两种课程区分开来,所以,对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这种教学模式来说,也就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体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加强其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积极有效的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确保能够满足产业的发展能力以及具体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能够培养出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操作技能,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就业,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能够灵活的应用信息资源,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较大的利润。简而言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具体某一领域中,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确保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综合型的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不同,同时也与职业技术人才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具体教学,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必深入的对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零件、结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还应该确保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起来,符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内容。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1)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切实的感悟到知识的应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印象。(2)利用多媒体手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重难点,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实例加以证明,可以利用动态视频加以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以及知识点的应用。(3)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教师对课程设计也应该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专业的具体特征,同时也要确保课程设计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完善实践体系。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具体制定一些实践体系,比如说可以具体设置课程实验、毕业实习的内容。同时在具体内容中,也应该确保计算机与管理应用相结合,通过完善实践体系,能够具体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5)科学的考核制度。对于传统的考核制度来说,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拥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考核制度,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评定学生的专业素养。比如说可以具体采用笔试、口试、项目规划、操作演示的具体方式来测试学生的整体水平。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而且更新速度也比较快,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当然不同领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区别,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的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够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实践体系等具体方式,从而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少雄,林艳青,陈晓宇.中国与新加坡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培养对比———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1-8.

[2]蒋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3:115-116.

[3]王新昊,姜慧,王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7:161-162.

[4]王新昊,姜慧,王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08-209.

[5]张微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60.

作者:孟建良 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