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2-07-05 05:18:00
导语: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化的角度,论述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不对称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就业信息不对称高校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有人认为,这一问题与高校扩招有关,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岗位有限,“无业可以就”;也有人认为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与社会需求错位,培养的毕业生不适社会需要,“有业无法就”;还有人认为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职业生涯设计不合理,没能正确处理好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业期望值过高,“有业不愿就”。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代表了就业市场三个主体:毕业生、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大致认识。理智地分析这些观点,反应的一个共同的客观事实是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从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观点
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因而具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骗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奠基者是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因“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做出贡献,荣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贡献就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失灵或消失的,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柠檬市场”理论与人们的“逆向选择”行为。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其一,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信息的传输也是普遍存在的。一条新信息产生于信息源,通过信道传到信宿,在没有传递到信宿前,对于信息源及信宿二者而言就已经存在了信息不对称;其二,信息的不对称是绝对的,信息对称是相对的。信息运动的过程和物质、时间一样是没有源头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及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无时不在变化,无时不在产生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人们掌握的信息永远落后于产生的新信息。信息运动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由不对称到对称的矛盾发展辨证统一,即信息由不对称向对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二、信息不对称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分析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从经济学角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活跃的参与者无非是毕业生、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三类。如果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又可以把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界定为供方,把用人单位界定为求方,毕业生则是具有能动性和参与性的特殊产品。
(一)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方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看似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实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到高等学校的招生、培养等方面。培养和生源质量高了,就业自然不成问题,反之也然。因此,要把招生、培养和就业看成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个环节,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所以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三个环节也难免受其影响。
1.高校招生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专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对学校和专业认同感下降。首先,国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引导高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不可能完全掌握高校发展状况的全部信息,因此,无法也不可能制定完全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高校发展的不同政策。这种不对称信息就客观存在着某些高校为了自身规模的扩张而进行盲目扩招的可能性,从而引起高等教育专业和结构的失衡。其次,由于考生与高校招生信息的不对称,在高等教育总量不甚充足和高等教育层次复杂的背景下,因为“柠檬效应”的存在,不少高分考生为了规避风险,确保升学,则采取选择录取分数低一级的学校或次一级的专业进行报考。这样选择的结果使得优质的学校招不到对应优质的生源,考生也难以进入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下降,影响到高校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培养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同度受损。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同高校、高校同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贴近。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仍在某些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还不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严格组成部分。一方面,国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契合度受到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受信息传递链条的影响而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在制度设计和安排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社会需求信息了解不够,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需求。
其次,高校规模培养与学生个体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教育难以实现个性培养。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从客观上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使得他们不仅在选择可接受信息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对同一个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意味着高校根据市场发展所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够完全落实高校在细分专业方向时,也没有完全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学校很难最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毕业生,在创新性社会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
再次,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学者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教学质量的公正性受损。目前,不少高校把学生反馈意见和评教情况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甚至将此类信息上网公布。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教学管理者,学生的意见可以参考,但决不能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如果仅凭学生评价来判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就有可能出现某个教师因要求太严而不被部分学生接受;相反,对学生宽松的教师反而易受欢迎,就可能引发好教师不愿再严,差教师更加松散,使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受损,引起培养质量下降。
(二)信息不对称对就业市场需求方的影响
高校就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首先表现为用人单位难以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完全信息。由于毕业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产品和知识产品形态的特殊性,因此需求方不可能向了解其他产品一样简单地掌握其产品特性。在实际洽谈过程中,用人单位难以完全了解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等产品信息,分不清各种证书的真假优劣,不了解求职大学生的真实求职期望;同时,求职大学生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清楚用人单位承诺的可信度等等。这些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将在协议签署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它们将严重降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阻碍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这一基本经济功能的发挥,引起就业市场秩序混乱,进而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在就业协议签定前,求职学生清楚自身的能力而用人单位不完全知道,用人单位固然愿意选择素质高的优秀学生,但现实问题在于毕业生的能力信息属于私人拥有信息,个人会因为规避潜在风险而不进行充分披露,即使在完全披露情况下,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通过有效媒介完全获得,如果用人单位仅凭证书或面试来评判审核应聘者,则可能经受来自于毕业生的多种道德风险的考验,比如证书的伪造和应试时的言辞浮夸。另外,由于甄别和检验技术的缺乏也加剧了逆向选择的负效应,使真正有能力的毕业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结果使劣币驱逐了良币。假如企业在人才供大干求的局面中采用降低工资的“物美价廉”招聘原则,这~行动的后果会导致更多的优秀大学生退出择业队伍,选择继续等待或继续深造,这种逆向选择一方面会使大量的优秀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优秀人力资源不得以向高学历层次集中使毕业生就业时间延长,就业成本增加。如果企业转而采用提高工资“宁缺毋滥”的招聘原则来反击逆向选择,可能使高素质的毕业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企业也可能获取优秀人才,但企业却要支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为筛选高素质毕业生而支付了额外成本。考虑资金问题,企业便不得不缩减招募数额。倘若所有用人单位都采取一致的高薪诚聘策略,那么社会工资水平将被整体拉升,引发“多米诺效应”,使得整个社会对毕业生吸纳能力下降,进而促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境况雪上加霜。
其次,高校就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还表现为用人单位与高校的信息不对称。其一,用人单位无法完全掌握所有高校的培养方式、培养特色以及发展现状,容易用高校的档次来衡量毕业生的水平,一些名牌高校的低能力毕业生可能抢占了有限的就业岗位,致使不少后发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其二,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主动贴近社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改革,但总体上,仍然滞后,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对高校推荐的优秀毕业生不认同,进而不再信任高校的推荐和颁发的各类证书。这样的逆向选择也导致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失去了原有的推荐作用,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考察成本,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其三,由于高校无法掌握招聘单位的真实用人信息,使得部分企业面临个人利益最大化决策时,可能采用“只招不聘”,或者是利用招聘会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变相推销企业形象。这种行径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挥霍了应聘学生的精力与财力,耽误了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时机。
三、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解决路径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纯粹的供方或求方市场都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对供方市场——高校而言,如果不主动研究需求方的需要,就会使其产品长期不能满足需求方的需要,就会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业可就,学校的发展也必然要受制于比对于需求市场——企业而言,如果不主动参与供方的产品设计与开发,长期得不到需要的人才,其发展也会受制于此。因此,加强信息互动,弱化信息不对称效应,对供求双方而言,都是明智之举。解决信息不对称,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就业要求,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瞄准市场对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力争把这种要求贯彻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为减少高校与社会需要的信息不对称,高校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增加专业设置时,要特别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调研,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社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预测工作,力求把握未来若干年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目标。要把专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系起来,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确定专业招生规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二)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越少,传播时间越短,信息保真效果就越好。就业信息传递的途径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具体的岗位需求信息通过部门主管到人事部门,再到决策者,通过决策者到高校,最后到毕业生,或者有更多的环节夹杂其间,使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受到各种主观影响而失真。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鼓励毕业生同用人单位主动建立和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通过不断的反馈滤除信息杂波;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就业网”,积极谋求企业具体的岗位需求同毕业生个人信息的直接约和,减少中间环节信息载体的主观影响。
(三)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延长信息传递时间
近年来,企业和高校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阔,合作力度也越来越大:“3+1”订单培养模式,共建教学科研实验室,建立就业实践基地等等。很多毕业生就是在参与了相关的合作项目,对企业有深刻的了解后将其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而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清楚了高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所选择的毕业生的详细信息,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宣传介绍了自己。从传播学的角度,校企合作是促进学生同企业沟通了解的有效信道,延长了主体和受体信息传递的时间,增大了信息传递量,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所带来的负效应。
(四)提高违约成本,降低道德风险
市场中经济主体守约的积极性来自于未来交易的预期,有关信用信息公开的范围越大,违约的成本就越高,守约的可能性也越大。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提高违约成本实际上是针对道德风险而言。其一,高校要管好自己的毕业生。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使守德者得到利益,败德者必然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如: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学生成绩和各类获奖证书的管理,让毕业生无冒道德风险之机;加大败德信息披露制度,主动向应聘单位提供败德行为毕业生的败德信息,让毕业生不敢承担道德风险。要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其二,要增强对用人单位的鉴别意识和能力,保护毕业生的合法利益。对于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要有严格的资质审核制度,一旦发觉用人单位只招不聘或者以招聘幌子行违法勾当,不但要将其清理出场,还要向社会公布这些不守诚信的单位名单。这些措施将使存在败德行为的毕业生或企业感到“得不偿失”,督促双方在就业市场上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坚持诚信原则。
(五)加强信息研究和就业教育,弱化信息不对称效应
高校要加强信息研究,努力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认同的学生评价标准和机制。一套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和机制,不但可以为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提高其用人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在校学生发展和就业提供努力方向。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就业教育课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分阶段、分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指导与培训,从而减少由于学生在求职时不能正确向用人单位传递能力信息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同时还要教育毕业生摆正心态,认清形势,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立适当目标,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开发力度,掌握求职技巧,向用人单位传递有效的信号,让用人单位通过这些信号相信自己是值得雇用的好员工。
- 上一篇:酒店职工爱岗敬业演说
- 下一篇:学校学生会竞争宣言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