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参考与研究咨询转变论文
时间:2022-04-25 03:01:00
导语: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参考与研究咨询转变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IC的现实需要;研究型大学图书馆IC的建设基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IC建设思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科研并重,培养的是高水平、高层次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人才、IC是一个经特意设计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是大学图书馆的心脏、重新定义图书馆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中的角色和地位的需要、加快信息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转化速度。实现图书馆战略转型的需要、优化图书馆整体功能.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捷的信息传递能力是IC建设的必要条件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基础,并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设三方面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过程。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建设
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科研并重,培养的是高水平、高层次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必然要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和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以参考咨询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事实”型服务向主动地、有的放矢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研究”型咨询的转变。而信息共享空间的建立正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关键一环。
l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rnationCommons。IC)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它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物理空间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个促进学习交流、互动合作、研究创新的信息共享环境。通俗地讲.IC是一个经特意设计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是大学图书馆的心脏.以内容最为丰富的知识库为依托,支持校园内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将校园内的学生、教师、技术专家、图书馆员、写作指导教师、教育设计师和其他用户团结在一起,实现整个学校甚至国内外公共、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2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IC的现实需要
2.1重新定义图书馆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中的角色和地位的需要
信息共享空间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能够协作和自由交换信息的共享平台,这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是不存在的。在这样一个协同工作的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直接与用户、工作人员、技术专家进行交流获取信息,也可以利用信息共享空间中配备的各种信息设备,获取网络信息资源。这种获取与服务可以直接融入用户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从而推动其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因此IC这种集资源共享、空间开放和集体学习科研合作方式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模式的提出正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转变传统被动式、分散式服务理念,整合馆内资源与部门,重新设计服务项目,实现“让资源围着用户移动”,从而重新塑造了图书馆在大学教学科研中地位的良好契机。
2.2加快信息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转化速度。实现图书馆战略转型的需要
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征是规模大、办学水平高,以崇尚学术、发展创新思维、追求卓越为根本。肩负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竞争实力的重任,把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大学的奋斗目标:把培养学术带头人和产生高端的学术成果为己任。因此,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服务的IC的出现,将冈书馆所有的资源和服务都整合在一起,不但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极大提高丁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大缩短信息资源转化为科研成果即知识创新的周期.从而进一步实现图书馆服务战略转型。
2.3优化图书馆整体功能.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IC整合了图书馆几个主要服务部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新的信息服务环境和一站式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扮演着大学教育的支撑角色。其实质是在同一个平台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信息服务模式。实际上IC实现了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也为加强大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3研究型大学图书馆IC的建设基础
3.1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捷的信息传递能力是IC建设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内各大研究型大学均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通畅的信息网络。仅就印刷型馆藏文献来说,在目前的37所研究型大学中.馆藏总量超过200万册的图书馆就有23个。其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其馆藏总量已超过500万册。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以其馆藏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以及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国家和所在地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了教育部和本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
3.2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较好的馆舍物理空间是IC建立的物理基础
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现化化设备日臻完善。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集散地.一些大型图书馆经常能获得国家资助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采用相应的管理软件,并由管理人员协助管理。借助计算机检索等新兴信息技术,开发出适应网络环境的高效搜索工具,为用户提供更为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在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软件技术开发经验。同时,均建有大型电子阅览室等宽敞馆室.可同时容纳多人使用。这些都为IC小组活动提供了共同学习、交流的物理基础。
3.3不断优化的专业队伍和与时俱进的服务能力是IC建立的重要保障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甚至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具有文化辐射的功能,配备了高素质、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多方面工作人员.其本质是社会化的图书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校园网、地区网或行业网联人因特网。成为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可以直接向任何一个网络终端提供本馆信息资源服务可以与国内外信息情报机构建立广泛的交流、联系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畅通渠道,以便及时捕捉国际上的前卫性信息.为学校的科研、教学提供适时服务,为IC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研究型大学图书馆IC建设思路
4.1空间建设
为满足不同读者所需.IC服务就必须设立不同的区域:(1)信息服务台。作为整个IC的中心,即是针对初次到IC的用户提供有关IC内所有服务项目、功能和资源的基本信息,也提供有关图书馆、学院的一般信息,同时还解答用户咨询,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等。(2)学习共享空间。利用中心馆网上资源、多媒体视听和休闲区。支持本科生读者的一般性获取.包括学习、交流与浅层次的研究。本科生学习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导致集体项目和小组活动的增多,客观上需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共同学习、研究和讨论。(3)研究共享空间。支持文法商科类研究人员的研究性获取,主要包括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4)虚拟IC。主要是拓展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构建采用多层次服务机制支持远程及IC区读者,特别是理工科类读者的信息获取知识共享。(5)个人学习空间。包括为个人学习提供电脑学习区与传统资料阅读区空间,能很好地尊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打印扫描区、休闲区等的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休闲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从IC虚拟空间的建设来分析,主要集中于信息资源库以及网站的建设。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借鉴面向用户的信息构建理论、个性化服务理论等,利用当前Web2.0技l术,整合Lib2.0的新型服务形式.从而更好地针对用户需求,创造与用户共建共用、互动的图书馆IC的虚拟服务环境。
4.2资源建设
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三个方面。(1)信息资源。IC提供计算机或者网线接口、无线上网服务,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印刷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其中特别要搞好网络虚拟信息资源建设,搜集、检索、筛选与整合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注重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与创新。IC的文献资源体系主要用来支持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课余发展需求,包括大学生核心馆藏以及大学生参考资源两大类。大学生核心馆藏主要支持学校开设的专业课设置,既包括高利用率图书也包括最新图书。大学生参考资源则收录有求职参考书、浏览性资源(如畅销书)。另外,还有工具书、词典、百科全书等一般参考咨询文献。外文资源和数据库资源主要针对较高层次的研究朋户。(2)设备资源。主要是电脑软件资源和硬件设备。除了通用软件以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在IC提供具体的应朋软件,并保证及时的更新和升级。硬件设备不仅包含普通PC、高端的Workstation、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和各种影像设备.也有IC提供包括交换机、无线上网设备等网络设施。(3)人力资源。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服务人员是IC成功的关键。人员结构可采用全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国外IC的人员主要由咨询馆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学生三部分组成。由于IC配置技术设备的复杂性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图书馆必须配备既懂技术、又熟悉文献信息咨询和公共服务的人员来统筹IC的工作。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由经过基本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技能培训的学生助手、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日制计算机咨询人员和图书馆员组成.采用一种梯级服务方法,简单的问题由咨询台前的学生回答,较困难的问题由坐在后面的图书馆员和计算机专家回答。IC这一服务模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与自己的服务相关的技能和技术.还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因此,图书馆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3服务建设
丰富的用户服务是IC吸引众多用户的直接原因。在服务内容上,IC这种服务模式整合了图书馆传统的流通阅览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涉及的服务。可包括无线上网、应用程序工作站、学科馆员参考咨询服务、就业辅导和学生心理咨询、研究生用的专题文献资料和小型的培训服务等多项服务。这些服务措施使得IC成为一个集研究、学习和社交的公共场所。IC提供的服务可以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1)检索服务。提供资源和数据的检索与处理,其中技术资源在公共区域和馆员服务区域可以使用。工作人员帮助研究者识别数据,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取数据,并以用户需要的格式处理数据并提交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到研究人员的整个项目中,提供服务。(2)用户培训。是向校园用户提供关于图书馆服务与资源的培训,可以是专门设置的课程,或是对研究过程的指导,或是参与大学课程的设置,也包括图书馆各种网络数据资源的培训课程设计等。(3)媒体服务。提供用户需要的各种媒体资源和设备支持,包括打印、扫描、音频和视频等。媒体服务是传统电子阅览室的扩展服务.包括多媒体的放映、图表制作、扫描资源和一般技术指导。(4)参考咨询服务。为师生的专项课题或者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提供咨询。参考服务部门是连接印本馆藏和在线资源与出版商的向导和中介。参考咨询专家根据时问表安排在参考咨询台服务.一对一地指导读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期刊、报纸、政府出版物、全文资源、在线书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撰写论文,完成作业及科研工作。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公共、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合作,在联合采购、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公共检索、资源导航、合作咨询、联合培训等方面充分共享资源的方式,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IC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保障IC的有效运行。具体方式是向用户发放反馈表格,进行网上调查。或是两种方式结合,正确地了解、分析和评价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和要求;也可以采取收集人员培训结果和IC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等方式。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善服务设施,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IC正在成为国内图书馆界关注与研究的重要业务内容。作为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空间、资源与服务功能整合的产物,IC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动态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探索IC的建设,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特点建设一个适合本校实情的IC,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服务深化和拓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
- 上一篇:数字化社区创建和谐社会论文
- 下一篇:编制紫线控制规划保护文化遗产论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