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论文

时间:2022-02-26 08:47:00

导语: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论文

一、模型的提出

进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组织创新能力提高的核心,集群化可以改善组织的学习效果,区域创新体系能够促进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区域内包括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内的各个行为主体进行学习和创新的结果。这就要求区域内各行为主体要加强对组织内外知识的整合,以有效地进行知识创新;进一步讲,企业微观行为是其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的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行为选择。因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首先应该改善区域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促进区域内企业网络的构建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并通过企业等组织的知识创新活动和集群知识的有效管理,实现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提升。根据这一分析思路,可以构建一个模型来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运行过程。

二、区域创新体系模型的运行机制

根据模型中区域环境、企业行为与创新绩效三个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环境--行为”机制、“行为--绩效”机制和绩效的反作用机制。

图1ECP(环境—行为—绩效)模型

1、“环境--行为”机制

这一机制要说明的是区域环境如何影响到组织的行为。首先,区域资源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固定性资源,又包含人才、资金、技术等流动性资源的状况。这些资源是区域内组织行为选择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其次,政策环境能够引导组织行为的选择。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政府的政策选择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创新都需要有灵动性的政策作为指导。第三,合作和竞争关系构成了行业环境的主要内容,区域“产学研金”的密切结合能够促进知识的流动,拉动各个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而激烈的竞争则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以求创新的直接动力。第四,文化环境是促使组织行为的内在动力。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一方面不断催生了新的企业,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区域规范、信任与协作、知识流动机制等社会资本的形成。

2、“行为--绩效”机制

通过对区域环境因素的改善,能够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知识创新活动的进行。但组织和集群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并不等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必须经过“行为--绩效”机制的作用。

首先,构建企业网络能促进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1)在吸引资源方面,企业网络可以发挥巨大的集聚效应,吸引优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流入,改善区域的资源基础,为区域创新的产生提供重要的源泉。2)在地理空间层面,企业网络可以通过拉动和挤压效应促进区域创新的发生。拉动效应是指网络中上下游企业由于共同利益而共同学习,知识、信息等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有效传递,从而促进创新的发生。挤压效应是指网络中一部分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会给其它相关企业带来压力,并迫使这些企业去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从而使整个集群的创新活动层出不穷。3)从知识的角度考察,企业网络能够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储存于网络成员组织中的知识在网络内部流动和扩散,使得各成员组织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创新所需的各种知识,加快了创新的速率,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网络整体的创新能力。4)在文化价值观层面,企业网络中容易形成一种嵌入社会结构的共同文化,并基于这种文化约束形成了规范、信任与协作、知识交流机制等社会资本,促使创新知识和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流通与扩散。基于上述的四个层面,企业网络能够较好地实现知识在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传递,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其次来看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企业通过网络获取足量的知识后,便进入了对知识的整合和创新阶段。知识创新过程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个环节,将来自组织内外个人的默会知识变成明晰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应用,使得这些知识变成组织成员所拥有的技能,然后进入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随着企业知识螺旋的不断运行,企业知识得以积累和利用,具体表现为企业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图2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

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上升。在知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支持平台,包括技术支持平台、组织结构、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文化等,以促进企业知识运行的各个环节。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如图2所示:

单个组织的创新是区域创新最基本的起点,任何区域的创新都是从单个组织的创新开始的。当一个组织形成创新后,通过集群的知识流动机制和沟通网络迅速向其他组织扩散,推动整个集群的知识创新,最终形成区域的知识创新体系。

3、绩效的反作用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以后,又会对区域环境、组织行为选择产生反作用。首先,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会促进区域环境的改善。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极大地提高区域的竞争力,相应地能够吸引区域外优质资源的流入,改善区域的要素条件;大量企业和资本的流入会促使政府改善区域自然环境,优化区域的基础设施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能够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促使地方法规的完善,优化区域的政策环境。同时,企业网络的建设有助于稳固和提升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形成区域共同文化和社会资本。其次,区域创新体系能够引导组织的行为,促进知识创新活动和企业网络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后,区域内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都是创新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能保留在网络中的位置,这在客观上成为组织知识创新的动力;同时,区域在创新网络形成后,能够吸引更多相关的企业进入,扩大网络的规模和竞争力,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善和提升。

三、模型的政策价值分析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环境--行为--绩效”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在区域环境的建设上,政府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地方政府还掌握部分资源的配置权力,对企业等组织的行为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为了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政府的政策必须包含以下几点: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和引资政策。区域经济的发展强烈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图,政府的产业政策能够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水平。因此,地方政府应发挥政策指引的积极作用,培育区域的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技术层次的提高。在制定引资优惠政策时,要做到政策的目的性、透明性和优惠适度等。即制定引资政策要遵循产业发展方向,有意识地引导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政策要透明和适度,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因急功近利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2、鼓励区域内“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和中介机构的发展。随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政策推动“产学研”的合作,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搭建促进“产学研”交流的平台,促进相互之间的知识流动。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以满足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对信息、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3、鼓励创新与竞争。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基金、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制定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政策,在创新资金、科技推广、技术转让等方面鼓励创新。在鼓励竞争方面,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提高官员的自律性和各项政策的透明度,杜绝企业的“寻租”行为,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第三,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体系,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等。

4、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负有最主要的责任。不断改善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和通讯条件等,为企业创新和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建设良好的区域信息环境,包括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和统计信息库等,为企业等组织的投资和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

5、塑造开放的、学习型的区域文化。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区域文化和社会资本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舆论的力量,引导区域形成不断学习与创新的文化氛围,塑造一种学习型的区域文化。另外,还应重视区域内社会资本的积累,推动企业等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个人的行为,引导诚信交易、守法经营、有序竞争,并且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加强对欺诈行为的监督惩戒,以形成良好的区域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聂鸣,蔡铂.学习、集群化与区域创新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16-20。

[2]陈德宁,沈玉芳.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4,(4):189-191。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魏江,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2,(12):38-42。

[5]IkujiroNonaka,HirotakaTakeuchi.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摘要: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是“环境--行为--绩效”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改善区域环境可以推动区内组织的学习与创新活动,促进网络中各组织对其内部和网络间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管理,进建立起区域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