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论文

时间:2022-04-25 05:03:00

导语: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信息管理的理念不断更新,信息管理的内容逐渐丰富,信息管理的作用日益增强。在人类社会不断向信息时代迈进的今天,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一项作用重大的涉及面广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现代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即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字: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复合型人才

一:信息,信息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不同的人对信息有着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从信息的作用来说,有人认为信息是选择的自由度,也有人认为信息是负熵;从信息的范围来说,有人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从信息的内容来说,有人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而我国的学者却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定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考虑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角度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我们要想更深刻的理解信息,就必须要从信息的语法,语用和语义的认识深度和经过先验,实得和实在的观察过程去领悟信息。信息不仅包含范围广,而且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等基本属性。同时信息的测度又分为两种,一是自信息,是指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种情况时表现出信息量的多少;二是信息熵,是指对事件整体体现出来的信息量。

信息是信息管理的对象。然而对于信息管理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有学者认为信息管理是一种对改进机构的生产率和效率有独特认识的管理哲学;有的认为信息管理就是与信息相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培训和控制的过程......而我国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岳剑波。他认为信息管理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并认为微观层次上的信息管理是指狭义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中观层次上的信息管理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即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和控制,已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宏观层次上的信息管理则是在广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再增加信息产业管理这一部分,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信息管理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分析,提供利用的活动。从中不难看出信息管理的对象,主体和活动内容。追溯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信息源管理,信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因为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所以只有将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联系起来,科学的管理信息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信息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是信息管理理论的来源和检验标准,是一个表述精炼,外延适度的概念,因而使其成为了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并且信息管理学是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技术方法和组织管理的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社会科学。

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即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信息交流。

信息资源的概念是在资源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经济模式的转换的环境下提出的。信息资源丰富多样,可以通过不同发生的领域,载体,存储方式,内容性质和加工深度对其进行划分。其中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要属不同加工深度,因为其有一定的专业性,针对性。可以分为无形的的口头信息资源,经过科学研究活动而得到的信息资源以及对前者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浓缩加工而成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通过实现其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及管理功能等实现其价值。

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其前提就是要遵循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因此出现了作者和论文数关系的洛特卡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自然语言词汇的分布,一定程度上揭示文献中内容单元的分布的齐夫定律;体现信息的时间分布规律的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和巴尔顿—凯普勒老化方程;表现信息的集中与分散规律的布拉福德定律。

有了这些规律,就能更好的方便那些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具备一定信息利用能力的信息用户使用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不仅具有不同的类型,而且可以担任多重身份从事信息方面的多种工作。不过由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使得信息用户具有深层,中层及表层的信息需求。也就是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用户认识到的信息需求,用户表达出的信息需求。通常情况下,个人信息需求具有递进性,多重性,阶段性和马太效应,同时不同类型的个人用户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特点。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迫切性增强,从完备信息转化为及时信息,一般信息转化到精品信息,注重信息载体物理形象转化到注重信息内容本身。

有了信息需求,用户才将需求转化为信息获取的行为。用户可以通过文献资料,Internet等方式,根据所需信息的价值大小,急缓程度,难易程度等获取信息。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用户向信息提供者提问,了解与所需信息的吻合程度,以便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在信息时代,信息交流正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信息交流,又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有用信息,使得视野更加开阔,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从空间来说,有共时信息交流;从时间来说,有历时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具有目的性,双向性,针对性等特点,同时信息交流的过程又可以归纳为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信息传递有多种方式,而且每一种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在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的同时,就要需要更多的及时,准确,适度的反馈信息,以便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信息发送者的工作和研究。

由于信息交流符号与编码的出现,方便了信息交流,出现了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与模式。大体可分为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例如,施拉姆模型,维克利模型…..和包括人际信息流,组织信息流,大众信息流的社会信息交流的类型与模式以及虚拟空间的信息交流。但是社会因素,语言文字因素,交流过程因素,安全因素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的交流。

三:信息管理的过程,技术和人才问题。

信息管理是由信息收集,组织,分析,提供等环节组成的,是信息管理人员采用一定方法和技术进行的,便使得信息管理的过程,技术和人才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管理的过程是由信息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提供四部分组成的。信息收集是信息管理活动的起点,是做好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信息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因此信息收集必须按照特定的原则,严密的基本程序和合理的方法逐步的进行,以便与对其进行有效的重新组织和控制。

获取到的无序信息,必须要经过信息组织,才有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揭示,描述,序化,存储,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根据信息组织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基本方法来编写信息组织的内容。

虽然对收集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的方法和手行组织,但对每个具体的用户仍然是离散的无序信息。信息研究人员还必须借助一定段,更全面,更深入,更综合,更适用的凝结信息内涵。这便要求信息研究人员根据信息分析的特点,工作步骤,分析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解决特定课题的需要。

要想满足用户的需要,信息研究人员就必须将可利用的信息或信息获取与查询工具提供给用户,即信息提供。信息提供是信息管理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千差万别,信息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遵循信息提供的原则,选择合理,适用的方式,使用户得到最大满足。

然而,信息管理的过程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保障。随着信息量的剧增,用户不断深化的今天,若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就不能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能够拓展信息管理社会功能,促进信息管理流程再造,提高信息管理综合效益等功能。信息技术不仅方便用户通过检索技术等现代技术获取具有效用价值的信息,而且还有利于信息管理者提供更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

同时,要将各种信息管理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主管信息系统等。使其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无论是信息管理过程,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管理人才是关键。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使得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基础,掌握先进技术的各种信息管理人才。作为人才,就必须要有符合人才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多层次的需求。并且应该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发过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开发的方法以及组织管理,以便更好的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评价,发挥出系统的最大功能。

四:个人对我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建议。

信息管理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信息管理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群体结构直接影响到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总之,如何培养信息管理的人才,是信息管理成败的关键。

虽然学习信息管理这门专业,但是对其并不是很全面的了解,不仅是我,就连现在很多大三的同学也不能完全说清楚,将来到底能干嘛,只知道“宽口径,厚基础”基本上什么都能干,属于通用型人才。以致于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把该专业当作计算机专业或是管理专业来学,结果使很多学生到大三、大四甚至到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目标,不明白自己走向社会后究竟应该扮演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角色,还是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的角色。开一些关于这门专业的讲座时,有同学问信管专业出来的工作情况和薪酬时,老师往往只是列出个别人的例子,却忽略了普遍的情况,那些个别人的情况不是每个人的都会有的,当然这也跟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的确是挺多的,当然知识学多了肯定是没有坏事的。不过所谓的“厚基础”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很多学科的堆累,并没有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缺乏侧重点。有些课程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到最后根本起不到预先的效果,学生考试的时候等着划重点,考前狂背一下,过后甚至都不知道有没有学过这门课程。有些书上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懂,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也就可以了,然而有些老师却根本不顾学生的感受一味的照本宣科,从头读到尾,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呀!大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阶段,不应该总是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多补充一些最新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面,省的上了社会,连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东西都不了解。

更重要的是平时学习过程缺乏实践,学生只是知道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技能。信息管理人才应该是一个应用型人才,实验课不应该只是面对着电脑,上机实验,敲键盘那么简单,这是远远不够的。我的感觉是很多同学的打字速度是快了不少,但对老师要求的实验内容,目的却不是了解的很清楚,长此以往,到最后是不能适应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多层次需要的。

我认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信息管理人才不仅应该具有符合逻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与动手能力,有较强的观察思维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问题,能够熟练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最终能够符合社会多方面多角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