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型多校区学校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02 08:22:07
导语:扩展型多校区学校管理机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新趋势,由于资源配置、距离阻隔等问题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探究多校区资源管理实际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提升多校区学校管理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举措,为多校区学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多校区;学校管理;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为适应不断增加的人数,扩大办学规模,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多校区大学。多校区大学,是与单校区大学相区别的高等院校办学格局的实体称谓,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办学实体名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校区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运营、服务社会的高等院校。新校区的产生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政策调整,原有的两所或多所高校合并成一所,因此产生了合并型新校区;二是由于高校为拓展办学规模,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另建新校区,这种被称为拓展型新校区。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深入剖析多校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推进多校区学校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
1南京农业大学教学管理概况及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有两个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位于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科技创新核心区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2018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正式奠基,新校区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占地面积168.27公顷,构建“两校区、一园区”的新局面,突破了办学空间的制约,新校区的建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1.1行政管理难。随着新校区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行政管理问题成为校园管理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多校区的建设分割了原本的行政机构,各校区的行政人员沟通不畅,信息传达不及时,可能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影响重大决策执行。另一方面,多校区建设带来的行政审批问题过于烦琐,在跨校区的管理问题方面,需要跨校区的行政机关合作,还要经过层层审批,影响行政效率,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决定,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1.2教育资源配置难。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是多校区建设的重点问题。随着多校区的建设,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在不同校区以达到最优效果是当前的难点问题,尤其是新建设的校区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尚未开发完整,配套设施不健全,师生面临着许多生活不便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重复利用问题,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随着多校区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布局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的多校区建设都面临着学科布局不科学,没有突出学科特色,导致泛化的现象。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大学,在新校区的发展中,协调各学科的统筹发展,凸显本校的重点和特色,打造有特色的农业综合性大学。1.3人心凝聚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新校区难以短时间内营造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存在心理缺位、归属感缺位的问题。尤其是许多高校的新校区为本科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校园文化观,加之地域分散,缺乏对老校区的了解,不理解老校区校园文化,使新旧校园文化不相容,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产生差异,缺乏归属感。新校区招纳的新教职工工作中可能产生被边缘化的问题,也面临着归属感缺位的问题,教职工的心理缺位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导致多校区的人心凝聚难。1.4评价与质量评估难多校区的建设容易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监督机制,因此就难以基于平等的视角评价教学的质量,评估资源的配置问题,也难以衡量教学的真实效果,不能获得教学与科研的真实数据,影响规模效益的提高。如新的教学楼、实验室建设,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容易造成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等重复与浪费,对设施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影响对后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
2多校区学校管理的优化路径
2.1加强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多校区校园建设中,既要发挥各个校区的办学特色,又要加强学校的整体规划与总体设计,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整体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首先,依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结合不同校区的特色,对各校区进行有区别的教学资源分配;其次,依据国家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变革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建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实际的教育学科结构体系,使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倾斜,合理分配学科布局,推进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同时,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岗位人员的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行政人员培训,合理分配行政部门、教学单位和教辅部门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人员的服务能力与工作效率;此外,加强教学设备、实验室器材等设施建设,提高图书馆和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在办学形式上开展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形成多种教学资源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的资源配置局面,从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供条件。2.2加强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在多校区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具体如下。一是将育人放在第一位。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多校区大学新校区在发展过程中应首先明确自身的责任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的管理与建设应服务于人。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要加强学工队伍建设。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通过与学生的不断交流能获得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此要加强学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提升自身水平与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达成教育育人的目的。二是多校区统一规划、协同管理。在充分考虑不同校区差异、特色的基础上,统一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总体发展规划、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创办数字化校园,最终形成统一的主体、统一的机构和领导、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发展规划、统一的学科制度的格局,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某一校区过度建设、过度发展,而另一校区相对落后的状况,保障多校区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三是构建交流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建设。师生是一所学校的主要构成人员,在一个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师生是新校区的主体,因此应该在学校建设中充分发挥师生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团体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联动各校区师生,发挥师生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最大化地满足师生的诉求。让各校区的师生共同参与进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就是校园建设的主体,是学校的一分子,同时也是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由此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3建立健全监督体制。在多校区学校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基于平等的视角对学校资源、教学实施进行评价整合,对学校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掌握学校的真实发展情况;同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保证各校区资源分配的公正科学,及时准确地反馈真实信息,指导各校区资源配置的后续工作,推进学校工作的长远发展。依据考核评估的结果,可适当地采用奖惩措施,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适当的惩罚,对考核结果较好的单位可以给予优先政策和适当照顾,通过这种奖惩措施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健全完善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各校区工作的协调平衡发展。2.4加强文化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建设。在高校多校区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建设,具体如下。一是加强多校区文化保障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物质保障是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资源的必要前提,是开展精神文化保障与制度文化保障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加强整体统一的物质文化建设,既是加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和途径,也是多校区高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合理分配新老校区之间的经费比例,防止经费分配不均;同时整合新老校区之间的资源,合理调配,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此外,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跨校区举办学术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充分展现学术的风采与魅力。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各校区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二是建立多校区文化协同机制。从全局出发,在拓展新校区的规划布局阶段,要延续老校区硬件设施条件、建筑风格、景观规划,整体布局,尽量保持统一。使不同校区的师生与来校人员产生一种“一校多区,多区一校”的认同感。同时注重多校区之间文化的协调发展,一所学校、一个品牌、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精神理念,使学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精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充分传播、推广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大力提倡学生到其他校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思想交流,从而逐渐增加学生对学校整体的亲切感、归属感,继而增强对多校区文化的认同感等。充分发挥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社团组织的沟通协调作用,加强校区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统一的校园文化,这对维护高校稳定,规范行为,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多校区大学整体统一性的同时,也应使校区软硬设施上的标志直观体现学校的发展理念,形成特有的品牌识别系统,并进行校内外的有效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2]王同孝.高等学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性思考[J].会计之友,2012(2).
[3]马红红,蔡雪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鲁韦韦 刘方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 上一篇:中医专业与美容专业班主任管理对策
- 下一篇:小型水库管理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