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

时间:2022-05-29 10:57:52

导语:中职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

[摘要]教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关系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对教师的培养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从学校领导的角度,分析了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制约因素,辩证地看待教师与学校的关系,最后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能够提供的可行性政策,为各中职学校领导制定教师培训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教师与学校关系;政策改革

随着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正如斯帕克斯(Sparks)和赫希(Hirsh)(1997)所言,“如果要为学生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做好生活上的准备,学校成员的专业发展以及组织的重要变革都是必要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所有教育改革策略中居于中心地位———没有它,改革策略就仅仅只是理想而不能变成现实”。中职教师是连接课程和职业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让中职学生主动有效地提升职业能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能否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制度管理和内涵建设,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方向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深度。学校明确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然而已有的管理制度仍然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要从教师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

一、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学校管理的制约

(一)中职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生以及少量的一线退休工人,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但缺少实践操作技能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一线工人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知识。学校的专业部在安排工作时,一般采取就近原则,教师在高校学到什么就教什么,这对刚刚工作的新进教师而言是好事。从长远角度来看,当教师适应当前工作后,长期讲授一门课程,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长时间讲授相同内容,容易造成教师专业疲劳,失去教学的乐趣。专业部较小的专业,教师从事不同课程的教学很常见,形成专业群的较大专业,往往是教师一辈子教授一门课程,帮助教师缓解专业疲劳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学校角度来看,教师适应工作能够独立授课后,学校便放松对教师的管理,除了定期固定式的培训以外,学校不再关心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操作技能、教育理念、教育技能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不断发展,教师在繁琐的学校行政指令等管理的约束中变得应付而不思进取。(二)繁重的教学压力让教师专业发展无从谈起。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减少行政手续,让教师从中解放出来。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需要通过劳动所得,养活自己和家人。中职学校人事改革后,大多按照课时支付劳动报酬,基本工资很少,教师只能通过承担大量教学任务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以外,各种教条式的行政管理让教师疲于应付。因此,教师从未考虑过专业发展,更不要提具体规划了。(三)教师的专业发展无人帮扶。教师需要领路人帮助规划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培训时专家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然而专家并没有告诉教师怎样的规划才是适合自己的,教师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教师在忙于教学任务时并没有认真阅读职称评审的要求和条件,甚至有些教师根本不知道这个文件在哪里,忙了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职称还停留在入职阶段。有些教师则困在了中级职称上面,高级职称的条件达不到,想要成为名师不知该怎样去做,这些都是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只有经历过职称评审的老师,成为名师后的老师才知道,当初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成就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教师始终处于迷茫状态。(四)封闭式的小环境让中职教师与世隔绝。中职教师需要回到行业提升专业能力,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和原理。中职专业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其专业标准较普教师资有着鲜明的特点,即中职教师应该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具备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既能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传授专业实践技能。在德国,职业教师必须在该行业从事五年以上的相关工作,同时还要具备培训师资格,具有教育背景和经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从大学校门出来又踏进中职学校的校门,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带来能力的提升。中职教师需要回到行业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当前先进的行业技术和规范,而这些是学校教育给予不了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可或缺,各种师资培训并没有带来系统的学习机会,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始终停留在原地。教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发展,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学校管理成就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学校教职工组成比例中,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教学质量,只不过从学科教学转变为职业教学,学校的一切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学校的特色创建和专业建设同样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学校应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为学校的师资建设做好规划,为每个教师量身订制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之路并为其提供保障,这绝不是一次教师培训讲座能够解决的。(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乎学校的发展,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教育资金也越来越多地流向中职学校。职业学校的校长手里有了资金,职业学校的硬性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甚至建设力度超出了学校自身所需。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职业学校不愿意在教师身上投入一分钱,因为这些投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职业学校的魅力是培养更多有良好道德的能工巧匠,而这些能工巧匠的诞生需要学校教师的辛勤培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了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才是学校的根基。职业学校的名气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名师的数量和参加比赛获奖的数量。职业学校的名师并不是学校自封的名师,而是该教师在全市甚至全省和全国教育系统内的名师,是得到其他学校认可的有一定学术能力或技术能力的教师。当一个学校有多个名师时,该校的名气自然超越了其他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由此可见,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学校领导有责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使教师更新观念、优化素质。只有教师专业得到发展,教师的自我超越意识才会越来越凸显,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就等于是在培养昨天的人才,只有教师不断地自我超越,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得到落实,学校高质量的教育才会得到保证。

三、制定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利的政策改革

(一)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加以解决,而这个问题的源头就是教师自身,只有教师自身有了发展意识和发展动力,学校的政策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而教师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就是让教师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利用多种教育媒介、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最终使自己不断趋向合理和完善的境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欲望的形式上,学校的手段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树立典型教师,同时采用物质奖励以激发其他教师的发展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尤其是教师发展上并没有良好的氛围,让教师体会到教学中的乐趣,让教师将其作为生命去追求才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正途。同时,学校要拿出具体行动方案来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如提高职称间待遇的差距等,告诉教师当前要做的事情,为教师制订详细的专业发展规划。利用周五学习时间以及寒暑假时间集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目标的认同激活了全体教师的潜能,唤起了教师的创造精神,继而形成群体之间互为影响、互为推动、不断发展的良好状态。(二)不断完善学校制度,引导教师走向成功。1.创建充满活力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从教师的角度看,学校领导应该是平易近人的,应该是能为自己提供帮助解决问题的,应该是能为自己创造条件助我成长的。作为学校领导,不应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该创造一种充满活力的环境,让教师快乐地工作,愉悦地成长。各学校的管理体制有着条条框框,校领导有责任更新管理制度,让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2.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持续发展(1)建立互补型的学习组织。重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教学学科组团队成员组成的分析,配备互补型的成员,从而使每个教学学科组更具创造力和战斗力。教师的成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在其背后是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在这个团队中,必须有一个名师或者是专家型教师,为团队里的每个学员定制不同的学习计划帮助其成长,为团队里的学员聘请需要的专家进行指导。学校也要制定一些鼓励机制,让学员保持一定的压力,推动教师稳步向前。(2)坚持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教师的教学任务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不一定有很多时间能够聚在一起学习,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工作的新形式,即教师要把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两重身份融为一体。在小组内有计划、有规律地集中学习教育知识、巩固专业知识,为个体制订短期目标,如开一次信息化的公开课、参加一次技能大赛等。教师在完成短期目标过程中,团队组长主动帮助教师完成任务,并为其提供帮助,利用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相互取长补短,让每个教师专业都能够得到发展。3.为教师搭建成功的舞台、加速教师发展学校党组织肩负着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任,具体地说,就是要发现每个教师的价值,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1)创设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加强市级、校级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观看和开设公开课。(2)积极参加国家、市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3)坚持科研引路,奠定教师的发展基础。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了课题的开发研究,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为教师的发展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学校为教师发表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提供便利,开辟渠道。

参考文献:

[1]田振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范式及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2]白志繁.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3(1).

作者:赵宏明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