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化背景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时间:2022-07-14 03:11:29

导语:网络信息化背景高校学生管理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信息化背景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凭借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功能和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功能成为主流,不仅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而且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帮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水平,也是高校顺应时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表现。文章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解读,提出相应的理论方法及思路,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务重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1引言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特殊,由于高校内普遍学制较长,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就业对口性,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并在就业之前获得相应的培训,以确保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成为可靠的现代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除了要开展一般的学生管理之外,还应当思考如何实现个性化、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和教育效果。依托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管理的中间环节,并以主体乐于接受且便于操作的形式完成业务对接,提高高校自身管理水平。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大环境以互联网为基础,依靠手机、电脑等工具,学生和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交互更加频繁,网络信息化成为一种常态,也成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网络环境下,学生依靠信息化工具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够成为自媒体主体的一员,如自行浏览学校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相关信息等,学校也能依靠网络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或通过网络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现状。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化技术缩短了主体之间的交互时间,并且能够快速完成信息传递,在网络环境下也能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集中处理。依靠网络工具开发出集日常管理、教育辅导、日常监督等综合性功能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方法

3.1构建可靠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

新时期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管理的需求在既有的学校官网、内部网络等基础上进行升级和完善。一方面应加强意见征集,深入了解学生对校园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参考完善相应功能,如帮助学生完成“校园一卡通”的管理,以月/季/期为时间区间,根据学生的消费情况设置“风险预警点”,一旦学生卡中剩余资金达到预定值或某时间内使用值过大则触发预警告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降低学生生活费不足而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学生名单为基础,集中输入和动态记录学生情况,建立个人、寝室、班级为主体的档案,将日常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登记,并以此作为判断学生情况的重要参考。

3.2统筹学校资源

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档案管理、公共管理、生活管理、教学工作等,不仅需要对学校内部多种资源的调配,还需要不同的部门参与其中,共同讨论如何搜集与共享学生的真实信息,通过学科教学、传统管理等基础项目向心理培育、政治教育、职业规划等方面发展,并且以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个人素养为依据开展个性化的引导。加强学校资金和技术投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完善,还需要加强网络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能够及时准确地应对系统问题,也可以为系统的完善与建设提出建议。

3.3建立网络互动通道

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网络、校园自主开发移动软件、社交媒体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意见,不断创新管理育人新模式。通过线上平台一键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快速了解校园内外,辅导员老师多走进课堂、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做好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立体式教育管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降低网络世界带给学生的社交孤独和空虚感。线上平台要及时更新学生的相关信息,结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资助工作、评奖评优、志愿实践等校园新闻动态和通知公告,构建整个校园一体化平台[1]。对外也要加强学校与教育部门、水电企业、实习单位、公安部门等的联系,方便学生咨询,提高学习和生活的便捷性。

4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务重点

4.1网络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功能模块设计上参照学生管理的传统模式,以日常管理为基础,在为学生提供信息查询和网络访问服务时,结合学生的习惯和个人基础信息、个人需求等建立学生档案,结合班级管理、实习单位管理、场所管理等开展管理工作,学生可通过学号或个人账号密匙接入管理系统,配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排。在信息传输方面,适用多样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和数据库建设方案,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文档、图片、音视频等格式传输,作为考查学生和说明备注事务的资料。除此以外,高校内针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工作较为重要,而关于申报、审核等工作较为繁琐,可利用网络工具对接贫困生本人、户籍地相关部门、主管部门,依据一定的要求将相关资料分步传输,集中审核和发放资金。以学生住宿管理系统为例,系统预设参与主体包括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其中学生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并且实时完成住宿登记,利用预留通道进行设备保修、信息反馈等;宿舍管理人员则负责宿舍日常管理信息的、对入住学生信息进行监督、定期整理和向学校上报住宿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主要对系统运行期间的参数监督、功能维护等进行管理。构建以学生信息化身份为基础的“账号”,单个学生通过学校账号或住宿编号获取系统身份,住宿系统依靠“一卡通”和“个人支付端”关联公寓消费系统,由宿舍后台编号关联门禁系统,如按照区域、楼栋、楼层、宿舍号、床号对入住学生进行标号,在查询时只需要根据数字编号就可以查询对应学生在宿舍系统中的所有基本信息,包括消费、住宿表现、进出记录等。该系统可拓展运用于在校消费系统、个人在校信息查询和打印系统、在校报名考试系统、实习系统等,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监管。

4.2网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强化要点

优化基础管理工作,以快速查询、微信、QQ、邮箱等作为公共通讯功能的基础,以便于实现多样化手段的沟通和管理。其中快速查询是以学生和导师的基本信息为主要内容,通过输入制定人设或代号即可获取考核结果、科研成就、轮转安排、近期表现等信息,便于进行内部管理和短期工作安排等相关工作。微信和QQ则用于绑定企业或学校官方账号,由后台技术人员负责设计模块,定期定向信息,并且可进行实时通信,如在对话框输入“活动”,即可弹出关于近期活动的具体地点、人员、时间等基本信息。邮箱则主要是公共邮箱建设和大文件传输,公共邮箱可以帮助信息公开,大文件传输通过邮箱发送和接收也会增加邮件的安全性[2]。在实习生初始报道时,由学生办负责对学生的轮转时间和科室等进行安排,并且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公示,在时间推移下逐步公布关于实习的考勤、岗位安排、基本评价、教师信息等,也可有计划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实习技巧和培训内容。在实习完结阶段,教师、实习生、实习单位均可以通过平台评价和考核结果[3]。

4.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展望

基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客观环境,结合管理工作未来发展趋势,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高校需要重点注意多样化的管理。网络成为学生接触外界的媒介,学生适应了网络环境后,同样根据个人的喜好建立起了相对个性化的需求,例如个人信息管理、学习资料的获取、学校事务的查询和相关事项的办理等更加趋向于便捷性、互动性的需求,由此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需要考虑如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学生喜好,获取学生的支持,优化管理效果,将管理、教育融为一体。考虑到高校学生专业或语言环境的特点,未来还将重点考虑到网络的多语化建设,除构建不同语言基础的界面或说明之外,可考虑采用在线翻译功能,能够快速地将不同语言表示的文件翻译成指定语言类型,增加学校管理系统的功能价值。

5总结

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社会生产、生活皆与网络信息化技术息息相关,诸如手机、电脑等各类终端为高校带来了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校及第三方主体之间的关联性,由此构建高校网络信息化学生管理机制,是贴近实际的创新举措。这也要求校方加大物资投入,同时还应当完善制度,做好专业的人才储备,建立起广泛互联的平台与通信通道,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专业教学、日常管理、信息交流等方面,推动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上升。

【参考文献】

[1]季洪宇.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探究[J].知识文库,2019(18):154-155.

[2]苏志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和人工管理的对比研究[J].环球首映,2019(5):100.

[3]冯硕.网络信息下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化转变[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4):76.

作者:徐秋羽 谭鹏程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计算机实验室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