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时间:2022-10-09 10:20:07

导语: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创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发展支柱。本文针对现阶段高校党员特点展开分析,旨在创新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办法,为党组织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党员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党建中,学生党员的发展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一项常规性工作。高等教育随着高校的扩招已经逐渐由经营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在全体党员人数中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建设成为了现阶段提升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党员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1大学生党员的新特点

高校学生党员要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先进个人的旗帜标杆和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员一方面是经过新时代、新环境影响塑造的新型党员群体,一方面也是肩负着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主要群体和创新群体。对此,为了方便高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良好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积极影响作用,避免其发展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消除和减弱,现将当代高校学生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高校学生党员具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但是在队伍写作能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代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能够快速的接收并了解到大量信息,这也使他们具有更为成熟的思想态度,对于不同的事物大多具有深刻的观点、严密的逻辑,以及倾向成人的成熟化思维模式。从当代高校学生的言行举止间表现出来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学生群体散发出的对于个性化发展的追求,都体现出了高校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但也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党员身上这种独特的意识,容易使他们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以及观念方面出现自我崇拜的现象,进而由于不重视集体和团队的作用,使协作能力较弱。第二,高校大学生们普遍在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较为强烈的意识,但是在政治理论相关的学习上却欠缺一些主动性。高校学生党员大多有着强烈的学习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先进代表,他们通常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指引下,通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来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1]。而且,在这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党员普遍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主动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追求最大限度的创新方式。但是对于在基本政治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高校学生党员们却存在主动性、自律性以及创新性的缺失,大多时间会更加注重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党政理论等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没有做到十分重视,也就逐渐使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基础与政治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第三,虽然现如今的大学生们依然具有坚定的信念与奉献精神,但是在行为的一致性以及目标的明确性和持久性方面依然有待加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领导组织,高校学生党员们在共产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愿意为了党组织而不断进行奋斗。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思想意识认识的不够深刻,对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了解的不全面,也就使得高校学生党员虽然也拥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在实际的实践中缺少明确指导、实践能力不强,逐渐使其行为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由于方向的错误产生放弃新的消极思想,陷入迷茫之中。第四,现如今的优秀青年们都有强烈的责任精神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规范意识,但是往往会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其在学习实践中缺乏党员的沉稳作风。社会的不断改革与进步,也使得各高校对学生们的法律常识以及法治思想的教育愈发重视,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精神与规范意识,从自身做起,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遵守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等。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党员应对自身的角色以及义务有明确的认知,对学生、党员、社会公民等不同身份的责任有清晰的了解。但是,由于高校学生普遍缺少社会经历,自身又存在着青年人的锐气以及一些无法确定的个人情绪色彩,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以及自身情绪的影响,从而使得无法冷静思考、易情绪化的问题[2]。这种消极的现象与其以往的作风习惯并不符合,极容易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2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不当的原因

2.1党员队伍转水平有待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管理应同其他成人党员的管理模式相同,都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稳定且务实的工作者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但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在实际的高等院校中,党务工作相关的专职教职人员数量较少,大部分的党务工作都是由辅导员来负责的。由于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就较为繁杂,而且党务相关工作的要求也同样较为精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欠缺。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存在辅导员更换频繁的问题,由于辅导员普遍同时兼任着一些党政相关工作,虽然新辅导员在工作交接时同样也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对于工作流程的熟悉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导致了高校的党务相关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进行的并不彻底,尤其是在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优化的问题。2.2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主体不清晰。现阶段,高校的学生党员选举推荐大多是由各个班级以及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同完成的。但是在学生经过发展成为正式党员后,其管理是由班级自行负责,还是有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来承担,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主体变得模糊。一般来说,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党组织生活是由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负责的,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仍然是由各个班级或是辅导员负责的。但是在对于党员的相关考核过程中,两个管理主体经常存在由于沟通不到位,或者是规章制度表述不明确等问题,使实际的工作出现了相互推诿,进度滞后的现象,对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是十分不利的。

3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加强高校党员教育团队的建设。为了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及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党支部书记等高校党建团队进行教育的和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思想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于党建工作者设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以便能够充分的调动党建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在党建工作者的选取方面,可以选派业务好、作风正、党性强的教师党员,或是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以兼职委员参与到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学生党建队伍,以此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教师队伍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教师的职业优势,在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切实有效的帮助学生党员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等专业素养[3]。3.2明晰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主体。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中党务工作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专职化,因此,相关高校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辅导员的带班工作量,以此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工作中。而且,对于发展后的党员管理,相关部门及工作负责人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明确管理任务的执行主体,避免再出现工作停滞或是互相推诿等问题。而对于无法明确规定的问题,则需要辅导员与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同商议得出结论。3.3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应建立自我管理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党建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党员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以及自我评价等活动的开展,以此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行为方面则可以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计划、自我总结、自我调节等自律化活动。比如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可以坚持开展“一帮一”等好朋友互帮工程,让学生们通过这种形式实现行为上的相互监督、思想上的相互启发,以及学习生活中的相互进步与关心。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来说,自我教育愈发被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自我教育的管理方式在作为众多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的学生党员身上,开展会更具有优势和基础。因此,可以说自我教育在建立长效的学生党员管理机制方面,是较为切实可行的首要选择。但需要党建工作者注意的是,虽然是鼓励学生们进行自我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权,因此,党建工作者需要正确处理好放权与约束的尺度。对此,党建工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公示制度、学生党员告诫制度以及理论学习笔记制度等[4]。具体的来说,可以把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理论学习以及日常行为表现或是社会工作等照片资料,通过宣传板、网络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公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此来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的公示制度。同时为了能够使这项制度长期有效的实现下去,党建工作组织需要对优秀学生党员给予肯定,对其他学生党员进行适当的鞭策,从而最大程度的全面提升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等多方面素质[5]。对于学生党员在工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劝解,以此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告诫制度,诚恳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引导帮助学生党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一系列制度的实施对于规范高校学生党员行为规范是切实有效的。

4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创新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对高校党建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伟全,陈元邦,李辉等.新时代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47-156.

[2]王诚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8(3):39,41.

[3]宋璐,李春,邓博.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模式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74-76.

作者:车莹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