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为导向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时间:2022-04-24 03:27:12
导语:就业创业为导向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大量毕业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致使就业创业问题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热点。就业创业问题与在校生心理稳定以及毕业生发展息息相关,更与院校稳定发展相关。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院校工作有序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对学生发展和就业创业等层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就业创业;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所有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是推动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核心要素。现如今,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随之增强,且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但由此产生的教育问题也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一直以来,国家都极为注重人才就业创业问题,人社部毕业生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和2017年毕业生未就业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次,而2018年一年毕业生未就业人数便达到820万人次[1]。高职院校应将就业创业涉及的服务落到实处,社会各界应创造高质量,并且适宜高职毕业学生们发展要求及特点的智能型、技术型和管理型工作岗位,保证毕业生群体就业水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不但与院校发展和稳定息息相关,也与国计民生正相关。现阶段,就业创业压力虽然导致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和日常管理产生部分新问题,但教育工作者只要融合国情与高职院校实际状况,展开科学分析,便可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一)生源多元化。高职院校伴随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迫于社会要求和生存压力不断增加招生数量,致使院校学生来源区域持续扩大,且在校生数量持续增加。受高中阶段学习习惯、地域文化、个体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等多元因素限制,致使高职学生体现出多元化特征。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初迈进高职院校时难以迅速适应其学习与生活方式。然而由以往的被动式管理转向自主管理模式,也使得多数高职学生在这一过渡中易于迷失方向,难以抵制诸多诱惑。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活习惯,使得多数其他地区的学生离家较远,家长不在身边,在难以快速过渡的状况下,较易被消极风气所影响,从而发生沉迷网络世界、生活自控能力薄弱、学习成绩较差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另外,部分学生为提高自身能力参加部分非正式组织,虽然推动了高职学生多样化发展,但是也为院校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从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应提高对学生多样性和多元化的重视程度。(二)网络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多重影响。高科技电子设备与互联网平台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诸多便捷,也推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其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学生群体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教材,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不受限制。从手机与网络文化维度来说,在高职学生学习、成长具体过程中与辅导员执行管理工作时,手机和互联网逐渐变成必须应用的工具。当前,网络文化虽然是校园环境以及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内容,并深入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诸多层面,但是也在无形当中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学生管理工作者视角而言,信息获取的多元化路径以及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等特征,虽有效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与质量,但管理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把控水平相对薄弱、认知不足等诸多弊端十分明显。从学生群体维度来看,无法切实抵御网络信息内容的诱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分散学习方面的注意力,进而出现思想碎片化的现象。正因为互联网信息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这些特征,致使如何科学适当运用网络,成为管理工作当中刻不容缓的待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契合网络信息时代高职学生特征的管理工作模式十分重要[2]。(三)高职学生成长环境约束。高职学生成长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群体在道德与政治层面的影响深刻。然而,社会环境针对高职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约束以及影响程度,相对家庭环境及校园环境而言较为薄弱,但也不可忽略。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从就业创业层面的影响而言,家庭环境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产生的影响占据46.81%。家庭环境与氛围影响、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等因素,在高职学生“三观”树立、行为习惯养成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制约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此外,校园环境在高职学生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点包含互联网环境、专业教学、物质、交际、文化与心理等环境,而这些环境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大幅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在高职当中此特点十分突出。由于区域文化特征、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高职院校在本地的影响力等多元因素的存在,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约束更值得重视与研究。
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一)高度重视毕业生群体管理工作。首先,全体辅导员融合拉网谈话。将辅导员视作团队的领头人,开展以现实及梦想为主题的团队性指导,激励学生群体在追求理想的同时,正确认识现实,并摆正位置,进而实现自力更生的目标。而拉网谈话则是以指导教师及辅导员针对所有学生实施面对面谈话,真正了解学生们当下的思想,从国家、院校、学生家庭与学生个体等维度明确讲解利弊,引导学生明确就业观。其次,尝试自我发力和借力融合。借助院校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力量,针对学生当前存在的主观层面就业和创业问题展开管理工作。通过名人校友及合作企业的力量,解决部分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3]。自我施压是迎难而上,借助教育指引学生树立正确心态和思想,并经过合理决策及理性分析,落实自主就业、创业和及时创业就业的目标。而自我发力则是从事就业与创业有关工作的师生通过与其他院校进行比较寻找双方差距。(二)强化制度与师资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师生比例失调,以及师资团队素质良莠不齐等,均是管理工作有序执行的阻碍因素。为科学合理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应基于实际状况,改进与时展要求不符的管理机制,增强制度公信力与执行力。高职学生管理人员对于学生具有言传身教的育人功能,其管理形式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极为重要。教育者不但应具备崇高的德行与人格魅力,而且还应拥有从事思政教育的能力,更应具备较强的学习水平。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征,运用相应举措,招录高水准的管理型人才以调整师生比例。同时,还应针对管理工作队伍进行整体规划,清晰各个管理者的职责,并且强化整个团队的学习与培训,呼吁管理者积极参与技能大赛,通过比赛促进其学习,强化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学习与合作,以提升学生管理从业者的综合素养。此外,管理工作者团队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但具有责任担当、高综合素养、强学习能力、勇于探究革新管理模式的思想,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就业创业的教导能力。创建高素养、高质量师资团队,设计契合院校现状的管理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师生比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推动院校发展进步的强有力保障[4]。(三)夯实工作基础,明确管理工作理念。面临着现如今学生管理工作中呈现的新问题,融合原有管理模式及手段实施创新性变革是大势所趋。就高职院校来说,必须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多年来文化累积以及实践经验,针对性展开各个层面的管理工作。为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创业压力,提高就业创业质量,推动高职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将就业创业作为导向的管理工作理念与手段融通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是每名管理工作人员应重点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发展与社会影响力及贡献力均与学生群体的存在息息相关,因而管理者应基于高职学生的多元化特征,切实意识到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要价值。从一年级开始的入学阶段,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将新生入学教育认真落实,针对自身管理的学生群体创建台账,尽量了解每名学生的特征与家庭状况等学生入学前的主要信息。并且台账信息应适时更新,对发生改变的学生可实现充分掌握,从而加大管理体系的践行力度,树立学生管理体系的权威。此过程虽然较为艰难,但也是落实高品质育人的重要基础,可切实为未来顺利执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管理工作者应及时学习,了解就业创业市场的新形势,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等信息,还应掌握学生专业当今发展状况。在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时,可融合学生现状,共同讨论在校期间的发展规划与目标,通过柔性管理渗透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于社会,落实自身的价值观念。当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课程学习时,管理者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正确指导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并正确认知自我,始终坚持沟通交流便是最好的管理观念。(四)借助媒体平台,塑造高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融合当今高职学生特征,发扬其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应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数据信息系统。在管理平台中,诸多工作内容或通知信息可实施高速传播与信息反馈,并且可展开海量网络平台资源信息整合,比如,校园PU与易班等平台的大力推广。这类平台不但可增进院校和学生群体间的互动,而且还可在这些平台当中开发自身管理工作所需且契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资源,从而满足院校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院校精准把握学生们关注的热点与思想动态,反馈学生群体对于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依据具体反馈建议,通过采用相应举措加以改进,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升管理水准。在媒体平台背景下管理工作的整体实施,可切实促进文明、合理与科学用网,也可净化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高职院校具备其自身专属办学特色,依据实际状况充分借助媒体平台与科技手段,创建管理信息数据库,将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所需的诸多信息录入数据库中,以便储存、使用以及信息内容维护。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勤学助贷等层面的数据系统及媒体平台中达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此外,强化高职辅导员团队培训、学习以及线上课程建设,促使其网络技术水平得以提高,进而针对性地管理学生群体。线上课程建设与塑造契合本校特征的媒体平台,有利于学生将自身主要精力用于专业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层面,最终切实避免学生思想发生碎片化现象。(五)注重班委建设,牢抓学风班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对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约束,限制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管理者应着重班委建设,以点带面,渐渐延伸影响力。班委建设工作的优劣对班级整体环境的创设具有直接影响,也是改善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之一。并且班委建设也是使学生快速由被动式管理过渡至自主管理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基于实际调查结果,分析限制班委建设的主要因素呈现在:班级的工作,主要由班长与团支书两人负责,并且高年级学生对于低年级学妹学弟的经验传授也是限制班委建设的关键因素,最突出的影响是,班级主要工作均由团支书与班长完成,其他班委均是摆设,无实际意义。这一现象,导致班委队伍除团支书与班长外的其他成员产生工作懈怠的消极情绪,积极性与存在感均较低,易引发班级同学的懈怠效应,从而对班风与学风建设造成反向影响。在迈进高年级面临毕业时,诸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牢抓学生班风建设也呈现在班委建设层面。依据实际现状,首先针对班级的主要班委,即团支书与班长,就其工作当中的方法展开培训,助力其清晰工作思想,并培育其大局观念与服务意识。其次,培训班长与团支书学会任务分化,引导其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依据班委职位实施任务分工,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个体,可获得较佳的成效。与此同时,实施班委“一带三”活动,要求每名班委至少负责三名学生的学习与诸多活动,带动所有学生展开网格化的管理。班级每名班委均各尽其职,从而在强化班委战斗力与积极性的同时,推动班级友好团结。“一带三”模式在学风与班风塑造中具有显著作用,其可促进学生们自觉建设学习小组,从而使班级渐渐成为组织严密且管控得力的大网。并且,班委作为辅导员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抓手,不仅可推动学风班风建设,还可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向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就业创业问题突出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将就业创业作为导向,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并将工作方法和思路融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融合院校实际与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高度重视毕业生群体管理工作;强化制度与师资团队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明确管理工作理念;借助媒体平台,塑造高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注重班委建设,牢抓学风班风,真正提升学生群体就业创业能力。通过采用严谨与科学的学生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努力,打造院校培育契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的优质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闫蕾蕾.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转型与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08—109.
[2]李雪冬.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网络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194—195.
[3]王锴.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才智,2019(24):190—191.
[4]苗涛.立足“95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探索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3):211—213.
作者:姚玥明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下一篇:新时代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