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思维

时间:2022-08-08 03:50:46

导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思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思维

[摘要]依法治校,是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将法治思维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依法治校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针对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剖析,问题是师生法律意识薄弱,法治体系不完善。为此,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扩大校内法治宣传教育,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同样,必须完善法治体系运行机制,健全监督考核体系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

[关键词]学生管理;法治思维;提升路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随着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依法治校”在新阶段的执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治化思维,要求融合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以促进教育领域的法治化。这不仅是高校治理结构革新的关键要素,也是高校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辨别本领,有效增强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依法治校”的现实意义

高校是实施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培养合适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开展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学生受到学校的约束管理,学生有义务服从管理;另一方面,学生享有学校服务的权利,可获得学校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者是相互平等的。为了平衡双方的权利,须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法治思维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将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避免高校因为法治依据的空白而带来的损失;法治思维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则,这些特征和规则的合理性,是保证管理工作自身合理性的前提。学生管理工作要在合法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不仅需要管理者研究当前法规的合理性,还要完善新时期背景下的规章制度。由此可见,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对完善高校法治化建设,科学管理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依法治校”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不强。如果高校管理者对法律知识掌握太少,将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把行政工作当作高校管理的关键要点,忽略对学生的管理。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就无法知道学生的发展方向。也会使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工作本末倒置,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沉着冷静应对,不但处理不好实际问题,还会导致问题恶化。(二)学生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学生管理人员法治观念不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匮乏,会使学生管理法规无法正常运行,很难发挥法治思维的作用。当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时,必然会引发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难发现,以上问题普遍出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快法治思维建设,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三)学生管理法治体系不完善。学生管理法治体系不够完善,表现在现行的教育法治体系存在部分空白,缺少法律配套设施,许多教育法律规定无法实施。由于高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权利与义务、老师和学生等之间的关系都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失偏颇,需进一步规范。除此之外,执法机制有待规范。如果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没有规范化的执法运行机制,管理人员就可能在工作过程中擅自超越法定权限,损害被执法人的权益,产生无可估量的后果。同样,管理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为法治思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顺利的运用提供保障,也可进一步培养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法治思维方式。

三、实施法治思维管理的途径

(一)扩大校内法治宣传教育。扩大校内法治宣传教育,首先就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必须坚守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约束在明文规定的活动范围内。要宣传法律具有的权威性,是将法治思维有效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并强化学生自身的法治思维方式,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加强师生对于法治的敬畏,来确保他们感性和理性判断的正确性。不可否认,强化法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法治理论知识的具备决定了法治意识的成型,而法治意识的具备,可提升法治思维的运用能力和依法决策的能力。通过法治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实现学生知法和管理者懂法,使法治思维更加深入的应用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十分必要。除了对师生进行法治观念宣传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需增加校园法治活动,以提供实践练习的平台,来强化法治思维的培养。在具备一定的法治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熏陶和践行,才能使法治更加深入高校学生管理之中。(二)完善法治体系运行机制。完善法治体系运行机制,要强化法治体系建设,补充空缺法律法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行现代高校法治建设,将会以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为核心。高校应该紧跟步伐,加快研究这一系列法治体系。其次,要完善维权体系的管理。在法治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教师)和被管理人员(学生)都应该参与到立法、司法、执法和监督的全部环节。必须增加被管理人员的申诉和维权路径,让他们有依法表达权利的机会,以避免高校外的维权诉求,避免激化矛盾。法治管理应公开透明,因为法律法规是一种明文规定,所有人必须坚守,一切涉及到师生权利和义务的规章和执法过程都应公开透明,并一视同仁。无论管理人员还是普通的师生,都应受到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三)健全监督考核体系规范必。须健全监督体系运行规范,利用监督体系来约束管理过程中的非法治行为,特别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法不依以及滥用职权等损害学校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它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前提。还须健全考核体系运行规范,依据管理岗位的职责来健全执法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执法是否公平合理,过程是否公正,流程是否公开等考核,并由普通师生对执法人员执法能进行相应的评价。此外,要强化法治法规执行力。法治思维要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重点在于执行力,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在选择学生管理人员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准入的门槛,选择法律意识强和执行力高的人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妍妍.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维融入及现实意义阐述[J].社科纵横,2018(6).

[2]张晓军,邹良华,张红新.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5(9).

[3]许峰.法治思维下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前景[J].才智,2016(7).

[4]张欣建.法治思维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7(3).

[5]吴昊鹏,余航.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维融入及现实意义阐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7(7).

[6]黄晓颖.人权保障法律机制的价值[J].企业文化,2012(11).

[7]马新南.关于完善教育法治建设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1(1).

[8]胡德维.和谐校园视域中的制度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9]马静.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J].读书文摘,2017(14).

作者:张辉灿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