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时间:2022-08-16 10:22:19

导语: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是指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由此可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的重要手段。下文主要探讨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多种途径

1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1.1数据庞杂,数据管理与分析效率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包含了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全过程,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学生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活动,目的是为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精确、精准的决策和指引。近年来,随着高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仓库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历史数据和冗余信息。一方面对有限的软硬件资源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在信息调用时,要想从庞杂的数据库中准确抽出所需的数据,难度极大,需要通过数据清洗来保障数据抽取的质量。此外,各个应用系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部门间协同工作难度大,信息化整体规划意识不够等问题都是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痛点。1.2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也要会熟练使用信息数据的管理方法,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但是我国众多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长期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较落后,也缺乏服务意识,信息化技术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欠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2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2.1健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2.1.1首先要保障信息安全。传统构架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有可能造成学生信息的泄露,也存在数据丢失的危险,因此要以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的要求全面做好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定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备案、测评、整改工作,及时建设、升级网络安全设备,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排除安全隐患。2.1.2规范包含学生管理系统在内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程化管理学校必须从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校园顶层设计,并按年度同步做好分阶段的实施规划,对所有信息化系统的计划、实施、完成过程开展有效论证。2.1.3完善制度建设。信息化制度建设既要及时跟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网络基础设施到信息化系统、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予以完善,也要紧密结合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2.2建立数据标准,加强数据治理。高校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中心整合异构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实现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和统一调度,加强数据治理。加强数据治理过程:(1)统一数据标准,来消除信息孤岛,明确各个部门数据提供和使用的责任和权限,实现数据共享共建,同时以WebService、ODI等方式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规范。(2)对数据采集过程和采集后的数据开展持续的质量监测工作,包括数据规则检测、数据质量检测,以及监测师生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中是否统一,监测数据交换平台的交换性能等,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从源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3)在应用层面,丰富学生应用系统的手段和途径,加强微信、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智能感知等新应用在校园各类场景的融入;在数据利用层面,开展多样化的信息采集,利用大数据开发工具,充分研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设计开发,建立起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也成为学校决策支持的重要依据。2.3完善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人员是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实者,因此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必须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具体各高校可以聘请专业的数据技术管理人员对学校内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应用技能的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应及时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数据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理解部门在数据管理中的职责,以服务为中心,逐步提高各部门间信息化的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凌峰,邱晓晖.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的实施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6):63-64

[2]徐悦.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101-102+105.

[3]缪亚琴,陈丽蓉.数据质量提升之道[J].中国教育网络,2016(04):25-27.

[4]胥文勋.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01):53-56.

作者:陈园园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