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管理有效途径
时间:2022-04-21 08:52:02
导语:高职学生管理有效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层次水平发生改变,原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地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扩招,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情况。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出学生管理新思路及时尽早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妥善的应对,使得新的学生管理模式能适应新时代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缺少人文关怀,过多注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管理。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纪律性、自觉性上较差,这就使得许多高职院校仍采用高中式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上的管理。这些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从一定层面约束了学生行为,有助于学校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具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会心存抱怨,总觉得理想与现实的大学存在很大距离,从而对学校产生负面效应。很多学生在被监督检查过程中只是被迫顺从,其实并没有真正养成好的品行,即使用严格的惩罚手段也不会让某些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从心里产生敬畏,在平时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不良品行甚至更为严重。学生往往并没有打心里认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久而久之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违纪等于惩罚,我能承受惩罚所以我不怕违纪的怪现象。学生也不会产生犯错的羞耻感,从而起不到育人的根本目的,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过度强调制度,容易造成学生行为过于呆板,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理念。再者,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只是学生管理最基础的层次,而现在高职院校过度注重低层次的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应该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全方位的开展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与其强硬的禁止不如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提高认识,主动改变,掌握必要技能,注重应对及处置,把惩罚变为人文关怀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弱化。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在高职院校中,学管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逐年弱化,一则是因为高职院校对学生组织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应该突出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二则是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欠缺。目前,很多学生干部因为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在管理工作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学生干部通常只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地完成日常检查管理工作,没有取得预想的管理效果,使得学生组织没有切实发挥好其应具备的作用。(三)辅导员职业能力有待提升。当前,在许多高校中,辅导员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几种发展趋势:一是,一些辅导员习惯性大包大揽学生事务,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不信任学生,以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二是,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期,认为学生已是成年人,不想也不必过多干涉学生生活,平时也很少到寝室或教室了解学生情况,缺少对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的关注及把控,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三是,辅导员自身理论和管理水平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理论水平欠缺会导致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信服力。管理水平欠缺会导致班级管理的混乱,使辅导员丧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力,出现管了没人听,听了没人执行的无效管理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会出现应对事情束手无策或效率低下,面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不得当等情况。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1.管理理念的转变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高校学生管理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就要求高校应以生为本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应抓住高职学生特征,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服务于学生,而不是采取“高中式”“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应从情感、心理来感化他们。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仅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更应该重视学生生活学习的校园人文环境,将高职院校“依规治校”的理念具体化、责任化,以便更好地来管理高职院校。2.管理方法的创新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生源综合素质正逐年下滑,生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如有五年制一贯制高职生、单招生等,生源综合素质的下降也向学生管理方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逐步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尊重管理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找准定位,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特长优势,尊重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方式来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把解决实际困难与创新管理结合起来,要对大学生实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突出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作为学生管理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怎样建设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一些具体做法。1.提高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主体地位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简称学管会)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施者,各大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由学院党委直接领导、学生处分管负责的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确立学管会在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并提高学管会在各教学系部中的威信和地位,真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体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教育理念。2.加强学管会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使命,应在广大同学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学校应加强学管会队伍建设。首先是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现在学管会学生干部的选拔多是由学生自愿加入,很多学生自身并不具备学生干部的能力,他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校级学管会学生干部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拔,一是吸纳自愿加入组织的普通学生,通过面试、考核等环节进行选聘。二是由系部推荐优秀的学生干部加入校级学管会队伍,既可以建立学院和系部之间的纽带关系,同时这些学生干部具备一定管理工作能力,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再者是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管会是一支由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的管理队伍,担负着学院最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以学院应加强对其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学院应聘请专业思政教师定期对学管会进行培训,将其打造成一支专、尖、精的学生自治管理组织。3.建立健全的考核奖励机制学管会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组织,学校应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来规范其工作。考核机制可以分为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所谓内部考核就是每学期让学管会学生干部互相对彼此的工作作出评价,提出本部门本学期的工作问题及建议,内部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干部将给予辞退,通过内部考核可以让学生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感,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外部考核即为各教学系部为学管会各部门打分,通过教学系部对各检查部门的打分及意见,可以不断改进修正学管会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管会的威信力。同时,学院应该为学管会学生干部设立专项奖励机制。高职院校一般将评优名额下分到各系部,由各系部自行评选优秀学生,这就导致很多校级学生干部因得不到系部认可而无法进行评优评先,长此以往使得校级学生干部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影响到了其日常检查工作,所以学校应为校级学生干部设立专项奖励机制或单独设立评选名额,以此来鼓励激励校级学生干部,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三)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自2017年10月1日起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的九项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要求,根据规定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1.恪守敬业爱生的职业守则在高校中辅导员是最底层的学生管理人员,也是承担了最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管理学生以外大部分辅导员还肩负着很多琐碎的事务工作,这就使得很多辅导员一则管理学生时间不够,二则对于职业前景没有希望,导致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期,对于学生管理只求安稳,疏于对学生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可以说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各高校应定期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师德教育,从而提高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应该根据规定要求设立和完善辅导员的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感和自豪感。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了热爱,才能全身心投入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敬业爱生、为人师表。2.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时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要求辅导员将自己的管理工作看作是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育人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权益。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单一传统化,导致很多高职辅导员通常以权力压制学生,硬性的管理指挥学生,应该靠“爱心”和“权威”来教育感化学生,得到学生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树立一种“师生平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自由化,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更大程度保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辅导员应从管理者转变成服务者,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3.倡导终身学习的觉悟意识辅导员作为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应无时无刻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这就需要辅导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觉悟意识,不断提高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素质,能在学生管理中具有更好的示范性和教育性。终身学习一则需要辅导员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应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因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学生思想动态也日新月异,想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那么就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成为学生的“知心人”。二则需要辅导员走出去,避免故步自封。辅导员应多多参与校外培训,与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经验,不断学习和改进管理理念,高校应为辅导员提供到其他高校考察深造的机会,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有助于辅导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关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学生管理工作应紧跟时展,秉承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晨凌,袁克利.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尊重的教育”〔J〕.时代教育,2009,(8):155.
〔2〕杨超.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J〕.高职学报,2015,(4):110-112.
〔3〕赵建军,高媛,朱爱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4).
作者:刘赫 单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