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2-04-21 08:27:33

导语: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的作用

摘要:现代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学,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学管理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品德管理、心理管理和素质管理,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应用激励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发掘其自身的价值。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储备人才,在实施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予以综合考虑,采用激励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三观塑造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要求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激励原理;高校;学生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互联网工具的使用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重要的改变,在大量网络信息内容的冲击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与传统文化观念发生碰撞,在此过程中,要使高校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需要学校集中做好学生管理和教学引导工作,在激励方法和激励原理的应用下,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1]。高校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在学习实践中既要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素养培养,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和部署中,要对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和思想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情况展开综合探究,对激励效应灵活应用,树立高校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其能够在精神活力提高中,为未来的全方位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关于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应用方法和应用作用等均需要从实践分析的角度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

(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高校在课程教育中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程技能,奠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基础,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原理,则是为了对大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培养。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社会经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因而在专业内容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容易出现不同的挫败经历,这些会严重打击学生的信心。对此,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根据激励原理,应用激励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思想上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的看待自己,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勇于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使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2]。(二)发掘学生的潜能。高校大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学习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一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在自主化的课程学习中拓宽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综合性内容,而也有一些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主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强,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在实践项目操作中较为得心应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这些个人能力特性和学习优势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激励原则,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法,对学生的能力优势予以认可,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发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3]。(三)促进心理健康。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实践中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且学生在学习发展中,既要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要能够在合作交流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学习基础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滞后性问题的存在,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继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悲观、抑郁等问题[4]。对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同时,采用激励方法,使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程度,并且激励原理和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平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谦能力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奠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二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一)模范激励。现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经济要素等诸要素之间的事物联系密切,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榜样的力量,对相关事物起到激励作用。高校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激励原理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利用榜样力量和模范作用,在学生群体之间起到教育引导和正能量传播的作用[5]。例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奖学金,对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且以表彰大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老师则可以对好人好事进行点名表扬,并且对真人真事进行宣传说明,宣传方式可以是校园广播、校报和班会等,树立道德模范榜样,激励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二)竞赛激励。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则需要对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予以不断的提升,奠定未来的职业发展基础,强调大学生的多向发展和全面发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则应该根据这种竞争趋势,设立多种不同的竞赛活动,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激励,使学生能够在压力作用下,不断提升自己专业学习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6]。例如,高校可以举办知识问答竞赛,对学生的课外知识水平进行考核,激励学生广涉猎、多学习;高校举办校际联合竞赛,包括运动比赛、建模比赛等,使学生能够在竞争压力下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的组织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三)表扬激励。高校学生在成长中自我心理不断趋于成熟,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和心态变化特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合理利用激励原理,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同。例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包括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成绩等,老师可以当众提出表扬,或者是让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和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学校在对优秀学生提出表扬的同时,可以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或精神鼓励的方法等,使学生的个人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对学生自身以及其他同学均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我国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即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问题的学习探究中。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规划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要求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课程预习和课程回味中,受激励作用影响,形成正能量的学习行为。但是对于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当行为,也要采用激励、引导的方法,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奖惩手段对学生的行为动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相互制约和相互约束的关系中,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晓晖,宋明元.激励对高校学生管理知识共享与管理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02):7-13.

[2]朱晓阳.论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之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2013,02:140-142.

[3]邹俊.“90后”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三种需要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58-162.

[4]胡学博.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15):163-164.

[5]郭洪楠,孙竞阳,殷路.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12):49-52+81.

[6]梁瑶福.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2):239-240.

作者:魏倩茹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