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策略
时间:2022-04-22 11:12:39
导语: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受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多元化,使得生源的素质严重下滑,从而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因此,要抓好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服务学生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首先,由于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的毕业生,文化知识较薄弱、素质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较差。因而步入中职学校学习之后,对较难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无法消化、完成,从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其次,存在讲义气、出风头的习气。由于受人们传统观念和社会对中职教育评价的影响,中职生往往不被他人所认可和鼓励,被别人嘲笑和不待见,因而这些学生对他人很少有信任感,也不轻易接纳别人,对学校的一切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又因外界的不良影响,比如网络媒体,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出善恶、好坏,盲目地讲义气。第三,心理问题比较多。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给中职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打击,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内心变得敏感,有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便出现了心胸狭窄,暴力倾向,遇到事情不择手段等情况,加剧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注重学生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发挥着沟通桥梁的作用,可见,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此,一方面班主任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如学生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方便对症下药。同时班主任要有民主管理的理念,让学生真正认为是班级事务管理的主体,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同时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充分的信任。否则,班级管理就成为空谈。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领导要重视班主任教育。在班主任的管理上,要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配套的班主任奖惩制度及相关规定,创造班主任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班主任管理好学生的目的。
2.发挥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学生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自我教育,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学习生活上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对自身行为和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二是将学生的自我“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心需要,从而使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和支持的强化,转变为学校的积极参与管理者。因此,首先,要发挥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这就要求老师起着教育引导的作用,教会和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的作用,比如团委、学生会、班干部、班集体,以形成合力,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有更好的态度和行为,实现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其次,要发挥中职学生对业余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学生业余生活的自我管理,一方面使得情操得以提升,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自己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使得以自愿主动开展的各种活动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从而达到了进行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效果。第三,要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使其良好品德和生活行为习惯得以养成,从而实现良好的生活秩序的形成。第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一,引导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当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其二,教师要发挥学生干部对周围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实现管理好学生的作用。
3.强化家校之间的联系
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内、外的学生工作的联系机构和组织机构,要向立体式和开放式模式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以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中心,家庭和企业一起参与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管理体系。特别是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将学生的学习进展或生活上行为规范的不足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
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个长期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要运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去引导和管理每一位学生,时刻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并且要与时俱进地与社会先进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社会和家长的重托,以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作者:李广鹏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 上一篇: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下一篇: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