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10:20: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籍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论文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作为信息的储存、加工处理与传输工具,而且在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等高校管理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在当前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学籍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籍管理工作却开展得不是很顺利。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前几年,学校专门购买了一个青果教务软件,用于课表编排、考务安排、学生成绩管理。但是,由于前期调查、准备工作没做好,资金投入进去以后没办法做到物有所需,不能真正运行起来,学生的成绩都没能及时录入系统,都是后期进行补录,学生也没办法在学校网页上查询自己的成绩。经常是开学过来,三三两两的学生到教务处问自己的期末成绩、补考成绩,无形中加大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甚者,每到毕业生离校前,加班加点地补录毕业班学生补考成绩,力争能够顺利将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及时寄送出去,这样,工作不仅累,而且多而杂,效率不高。将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使用青果系统进行实例剖析,如图1。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购买了上述青果系统的所有模块,从教学计划的选择到教材管理的录入等模块全部购买。按照原来购买的意愿,如果要完全将此系统运用起来的话,就应先把教学计划做好,随后进行课表编排,而后才能做学籍管理及后续的学生成绩及档案信息,这样,所有的信息就能完全做到网内共享,增加信息的流通渠道。但是,由于青果系统比较庞大,在本院没能真正运用起来,到现在为止,也只用到学籍成绩这块。为了能使用学生成绩的模块,还要人工将成绩模块之前的几个没运用的模块人工使用起来,导致的结果是,原本是应运用系统来为教务员减少手工操作,现在,反而是为了能打印出档案表,教务员还得有目的地、人为地进行手工录入工作,增加了人力劳动。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分工、细化。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系部结构也已初显,但是教务处仍然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如:考务工作,课表编排、成绩管理等。因此,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而系部的职能却没办法有效地运行。系部只是一味地服从安排,不能自主的完成其本身应负的责任,工作积极性不高。
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所有教务处的工作都是与系部的教务员联结。而系部教务员又都是聘请合同工,责任感就不会太强,稳定性也不是很好,工作量又大。更糟糕的是,在教务员的意识中,他们只负责教务教学工作,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应该由辅导员负责。而学校辅导员又是由学生处管理,教务处派给辅导员的工作,他们会觉得端口不对,只服从学生处的安排。这样,就导致教务处学籍工作没办法顺畅完成,原来本应由系里反馈给教务处的学籍信息,相反,现在却需要教务处往下去咨询,本末倒置,无形中带来很多棘手及被动的工作。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相关职能部门结构如图2。从上面的结构图就可以看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纯属单向型职能部门。这样,能够确保高层主管的权威性并使之能有效地管理组织的基本活动,强化了控制,避免了重叠,增加了执行力度。但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导致部门之间难以有效沟通。从上面的职能分工中可以看出,教务处不仅负责教学,还涉及到科研、实训等方面,而所管辖的系部,却只对应教学工作,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交叉工作执行的难度,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建议
首先,学籍管理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一系列表现,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因此,应该从根本上让大家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积极宣传学籍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努力营造一个大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我约束的氛围。其次,在普及学籍管理工作的同时,学校也应从本质上重视学籍管理工作。一所学校能否正常运行,就看教学工作时候能否顺利进行。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在于学籍管理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因此,学校应努力完善学籍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日常的重点项目来抓。再次,在与系部之间的工作交流中,应加强与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之间的工作交流,不能只是一味地以“端口不对”为由,拒绝教务处分派给的任务,促进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应该互相配合,以大局为重,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同心协力,把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做好。
高校学籍管理论文
一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思想上重视不够
学籍管理贯穿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涉及学生的入学复查、注册、成绩登记、奖励惩处、毕业等多个环节,学生在校期间产生大量的学籍档案,需要每学期及时归入学生档案袋,我校目前没有专门的学籍档案室或者场地足够大的地方来容纳、整理学生个人档案,直到学生毕业时才来整理学生个人档案,学生的部分档案可能由于时间太长造成遗失或者遗忘没有归档,如学籍异动、奖惩等材料。
(二)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根据社会的发展,出台了有关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我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相应的制订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学生学籍管理一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籍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学生学籍的实际管理中仍然有许多学籍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学生学籍档案的材料涉及到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各教学系,各部门产生的学生个人材料如何归档,毕业生如何将毕业生档案移交学校档案部门,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方便操作的制度来执行、协调。没有相应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学生个人档案不完善,学校档案中缺少部分学生的学籍、毕业生档案。
(三)各系学生学籍管理人员不稳定,学习、培训不足
高校系统的学籍管理论文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开发技术,我们必须首先对系统进行透彻理解,用户需求、功能性能和运行环境方面,以确保开发的系统的应用真正满足的用户需求。这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延长、降低了软件维护需要的费用。为了明了地了解并找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本系统运用的分析形式有通过调查、提问、会议、表格操作、体验、手工收集、软件工程方法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招生做了功能总结。
1.1可行性分析
目前,学校已建立涉及面广的千兆校园网,并直接开放给学生和教师。此外,通过网关、防火墙和公共互联网连接,以方便在家庭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的各种操作。因此,发展本系统已经拥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因为该系统使用一个典型的C/S的多层结构的应用程序。所以,应用程序可以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高效使用。
1.2系统功能分析
1)安全登录和权限系统设置功能;我有基本的信息视图;看到我的成绩数据;查看他们的专业信息和教育计划的信息;查看所选课程的信息和任课教师在信息化过程中;2)面向全体学生,以执行以下功能允许动态选修选修;修改登录密码;3)通过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结果登记本学期和更改密码等功能,让任课教师;4)该研究所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享受大学生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特权:学生信息;制定教学计划;课程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展开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修改登录密码;5)由高校管理权限的系统管理员享有办学层次:管理院级管理员用户;出版与大学有关的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学院;专业的信息化管理;6)允许所有用户查看各种证件和院校的信息;7)让学生到学校或学院网上留言;8)提供银行和信贷公司的接口的公共接口;9)系统登录、注销功能。
高职学籍管理论文
1学籍管理体系的定义
1.1学籍变动管理体系
该体系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如果某位学生在学习期间突发一些状况(成绩挂科、身体健康问题)造成学业中断或者转学,这时候就需要对该生的学籍信息进行变动。通过学籍变动管理体系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学生在就读期间的一些变动,从而方便校方了解学生。
1.2学生评价管理体系
现在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单纯的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评价管理体系是涵盖考务和成绩的综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考务管理。主要管理学生的考试诚信,例如作弊问题,加强考务考风的建设,对于学生诚实守信意识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仅仅靠监督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二是成绩管理。每次考试过后,学生的成绩都会录入到成绩管理系统中,成绩是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掌握程度的客观评价。三是毕业资格审核。在学生修满学分完成毕业答辩之后,该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的相关标准对学生是否具有毕业资格给予审核,从而确定该生是否能正常毕业。
2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体系的几点要求
高校预警学籍管理论文
一、学业预警制度的建立背景和目的
随着高校学分制模式的推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因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依赖性强而产生违纪、延迟毕业等学籍处理的情况不断发生。学籍异动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被动的学籍管理已然无法满足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原有的管理模式将无法适应现代管理要求。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学业预警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以黑龙江省某高校为例,从监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为出发点,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面向每一名学生构建多元一体的警示工作系统。下面我从预警的工作原则、类别和等级、程序及帮扶措施等方面介绍如何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学业预警制度是通过对学生每学期的出勤、违纪、成绩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对因学习目标缺失、动力不足、自主性差等原因导致的违纪、学业滞后、延迟毕业、受学籍处理乃至退学的学生及时进行警示,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补救、帮扶措施,将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改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干预制度。
(一)预警工作原则
学业预警本着“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原则,坚持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和默契;将“外部监控”与“内部机制”相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将“家庭教育”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实现学校、家庭联动预警,形成学生、家庭、学校间积极互动、互补的良好局面;将“普遍性监控”与“个性化帮扶”相结合,构建由学校领导、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以及“学困生”家长组成的爱心帮扶体,以帮助高校中学习困难、心理困难、面临学籍异动的学生走出困境;将“静态档案”与“动态跟踪”相结合,为每个预警学生建立预警管理档案,经常性跟踪学生学习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反馈。
新时期广播学籍管理论文
一、树立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理念
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理念,通过学籍的管理来体现学生被尊重、被关爱,使学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整个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使学籍管理突出教育的人性化,体现出学生的价值,从学籍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被全面教育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广播电视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
在近几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实施了学分制、自主选课的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
教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学籍管理,和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应该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渐向着独立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有助于增强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其协调功能,有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广义上来看,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将独立性和开放性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也就是达成各个部门之间合作的默契。从狭义上来看,学籍管理系统工作是相对独立的,通过进行细化,贯穿学籍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对象学生的学籍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可以完善学校学籍管理系统,使各项信息更加详细,同时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籍管理,有利于及时操作,并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高校学籍管理论文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具体、十分繁琐的工作,要求管理者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数据处理能力。日常的学籍管理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籍资格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学籍管理主要内容为:新生入学资格的审查及学籍注册;在校生的学年注册;学籍异动处理(休学、复学、保留学籍、转专业、转学、留级、开除学籍、退学等);学籍信息更改;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与网上校对;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及学历注册;毕业证的制作、发放;专接本工作的组织;学院有关在籍学生等一系列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学院的一些大型考试组织(AB级考试、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毕业后的学历信息处理(如毕业证明书的补办等)。
二、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与时俱进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在发展初期一般都制定了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有些是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没有因地制宜、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制度。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素质的多元化,早期的学籍管理制度没有与时俱进,不能满足现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
2.校园信息化建设落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学籍信息无法共享当今社会,网络发展很快,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学校资金配置,学院发展规模等,导致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滞后。学籍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使学籍信息变更及时、准确,以便在学校各部门之间共享,如招生就业处、教学系部、财务处、学生工作部、组织人事部等。由于校园信息化落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学籍信息无法共享,未能形成准确完善的学籍管理体系,各部门需要的数据、表格都需要教务处提供,增加了教务处学籍管理的工作量,耗费了教务处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
3.学籍管理理念、手段落后在很多高职院校发展初期,由于规模较小,教务处承担着学籍管理的工作。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职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增多,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学生的学籍信息异动频繁,学籍信息的审核、成绩的考核、管理、数据的整理、统计等繁杂的工作,消耗着学籍部门的大量人力和物力,在加以学籍管理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学籍管理人员紧张,导致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和遗漏,造成重复性返工工作。因此急需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使学籍管理工作向多元化管理方向发展。
二元矩阵式学籍管理论文
一、“二元矩阵式”学籍管理模式的设计初衷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主题进行着激烈变革。学籍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影响和制约着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整个受众面。学院以构建科学、高效、实用的学籍管理模式为契机,助推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深化公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助推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规模适当、层次多样、类型齐全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公安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建设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安全稳定问题愈发突出。公安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履行应有的使命与责任,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以满足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公安高校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既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彰显公安教育特色的制度体系和教育模式。这是“二元矩阵式”学籍管理模式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出发点。
(二)深化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下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公安高校的内部管理既具有普通社会管理工作“人”“财”“物”的一般性,又具有公安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持续进行,公安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需要完善、管理模式需要改革、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管理质量需要提高。公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要适应一般性、突出特殊性、激发内驱力、拉动外驱力,从管理中要效益、从改革中谋发展、从创新中强质量。学院以学籍管理模式改革为主线,以点带面地深化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这是“二元矩阵式”学籍管理模式设计与实施的主要着力点。
学校信息化技术学籍管理论文
一、信息技术对学校学籍管理的影响
以往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较为分散,未能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使用,为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带去了新的发展。
(一)方便了档案的整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档案整理难度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使用,为信息资料的收集提供了便利。学籍档案信息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学校各个部门将所采集得到的学生信息,通过网络的形式,直接发送至学校的学籍档案数据库中,方便了档案的整理,确保了档案的完整性。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还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确保档案管理部门所收集的都是学生最新的信息。
(二)方便了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实现了学籍档案的电子化。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学籍档案的整合,方便了个人学籍的交流和使用。建立电子化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既方便了人员的交流,也充分发挥出了学籍档案的潜在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论文
一、学生主体性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构建中的重要意义
学籍管理制度是学校维持教学管理良序的制度和规范,旨在学校教育追求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的发展②。良好有序的学籍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人性,体现教育目的的价值诉求
任何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都要体现“解放”而非“控制”的管理理念。“控制”理念旨在实现对管理对象的管控和监督,要求管理对象被动服从;而旨在“解放”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人性、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为基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学籍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属性是其“教育性”,“教育性”是学籍管理制度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而制度的管理性、制度性的价值都要服务于其教育性的价值基础,这是学籍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原始意义和价值。因此,无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如何变革,都不能忽视和背离其“教育目的实现”的根基,都不能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这一根本原则。一旦忽略和淡漠了这一点,其管理制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学管理走向良序
大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向往自由、崇尚自由。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管控”理念不仅使他们在现有制度中被管控或者监督,无法追求和选择自由,而且制度的“条条框框”所形成的封闭性空间让学生感觉到拘束和压抑,由此导致学生自我感觉处于一种对制度进行积极反抗或消极应付的状态。这无疑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严重影响,与管理制度构建之初所要求建立的“良序”和“高效”初衷相去甚远。因此,要时刻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考虑,促使人性化与柔性化管理的结合,以“解放”而非“控制”的管理理念构建学籍管理制度,最终使学生的自由得以维护,良序的管理逐步形成,这是现代高职教育制度构建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