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2-07-03 03:46:31
导语: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广泛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探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物业管理专业以企业对接育人,开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围绕物业管理职业岗位技能,构建实施具有管理与服务特色的“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我校物业管理专科专业创设于1999年,办学历史14年,共输送了近2500名毕业生,受到了北京、深圳、青岛、南京等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公司的好评,大量毕业生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200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6月当选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2010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国内物业管理行业有较大影响。2014年4月成立了山东青苑物业管理公司,这一校办实体为学生“产学研用”结合及实践专业知识学习创造了很好的平台。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了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本实验区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建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教育,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以“基础实训,项目训练,顶岗实习”的“产学研用”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特点,着力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物业管理专业建成了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实施了青年博士教师“双导师制”,即学校、企业董事长双导师制,全部教师取得了中国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实施学生学业导师制,学生们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山东明德物业集团在管理学院还设立了“明德物业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4.建成物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平台。对本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建成了大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多、质量优、稳定性强,正式就业率连攀新高。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了11家签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北京鲁能物业服务公司、北京房修一慧中物业管理公司、北京盛世物业管理公司、北京中兴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北方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公司、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山东中房物业管理公司、南京恒科物业服务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和“订单教育班”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生产、就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校内现有物业管理智能监控室、火灾报警控制器、中水处理站等,仪器设备值215万元;学校现有相关图书资料2.4万册。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85%以上。
6.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物业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推动教学改革,推行“订单教育班”和“2+1”模式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的职业物业经理人,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实现了大一即就业的目标。自2007级至2012级物业管理专业陆续在大一成立了“北京鲁能物业班”、“山东明德预备经理班”、“山东明德项目经理班”、“南京恒科物业班”、“北京盛世物业班”。2010年2月在与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共同开办了团中央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
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①国家对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2014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的“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讲话中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13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近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鲁昕副部长多次在会议上讲到,教育部将对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据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据人民网北京6月26日报道,国新办召开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行解读。鲁昕透露,“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总理在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②山东省城市建设需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截至2013年,山东物业服务企业已经超过4500家,从业人员13.3万人,拥有资产187.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2亿元。这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机遇。根据《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3.4平方米,山东城镇化率达到52.4%,山东城镇居民住宅建筑面积总量已超过5亿多平方米,据此计算,山东物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是15万人,因此急需培养物业管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③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主要是对物业项目进行秩序维护、保洁、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停车场的管理,并为业主提供综合服务,这些岗位对人才要求既需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所以培养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定位。依据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产学研用”物业管理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是:以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技能,宽口径,善创新”为指导思想,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形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实训,项目训练,岗前实训、顶岗实习”,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依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管理优势,研究和实施物业管理应用型高级管理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建立可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验区。第一,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建设有效、可实施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式。第二,研究在教育各个阶段和不同模式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创新能力训练模式、研究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大学生自主和合作科研模式。
三、培养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五年规划
我院2013级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基于高端物业所需人才的职业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旨在培养“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物业管理专业职业经理人。我们将借助于北京鲁能物业公司、山东明德物业集团、深圳中航物业公司等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根据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本建设要求,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在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我们做出如下规划:
1.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取得创新性成就的必要条件。要培养物业管理行业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要点,除了物业管理法规、实务、建筑设备等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房地产、管理学、财务、档案管理等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创新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提高从业职业素质。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服务与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对课堂进行改革,彻底实现三个转变:从传授、传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的物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增长经验、发展物业服务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转变为生动活泼能力展示、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寒暑假组织学生带着课题与项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校企合作企业考察、学习、交流,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物业实践、积极探索物业一线工作、主动思考物业未来发展的问题、主动创造性解决物业实务工作问题等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物业服务工作要有“律师的口才,运动员的身体,政治家的头脑”,要训练学生有好的口才,强健的身体,要研究国家政策与方针,要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3.提供大量实践锻炼机会,培养实践技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就必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要抓好教学实验、实习环节,解决当前学校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全力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校内实习与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物业管理专业而言,可以借助大量的校企合作企业,统一安排实习,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轮岗,在各项实习活动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强调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在高等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我们还应该更加强调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不仅要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下培养了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愿意从事一线物业服务工作。目前大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优点,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些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人格健全、意志坚定并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成为物业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
作者:王怡红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上一篇: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会计监督论文
- 下一篇:高校二级学院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