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业管理人文环境创建
时间:2022-07-01 09:36:30
导语:校园物业管理人文环境创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校人文环境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人文环境是学校内各种文化现象的条件、设施、布置、氛围等的总称,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所谓“硬”环境,主要是指硬件设施的配置和建设,包括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环境等,即学校的物态环境;所谓“软”环境,包括丰富的校园历史文化积淀、健康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环境。高校物业管理必须融入和服务于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不是无规划、无目标、无标准地乱投资乱建设。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是学校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情感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的反映[1],是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的体现。人文环境是物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校园文化是多年历史人文积淀而成的,是历届高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一所高校也可谓一所大熔炉,她要求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都遵循她的校园文化[2]。一个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高校是绝不容许邋遢冷漠的物业服务员工的。物业管理的形象也会影响到高校的形象。物业服务人员的失误,可能会给到访者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物业服务客观要求具有校园文化特性。人文环境与物业管理可以互为所用、互补所长、互相促进。高校的物业管理很大一部分体现了该校的人文环境内涵。物业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持续影响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3]。人文环境是物业管理服务理念、文化内涵长期积聚形成的,又能表现出物业管理服务的种种特点,形成“品牌服务”,从而提升和促进物业管理服务。同时,人文环境也是物业管理服务的有效载体,校园的整洁和绿化,公寓楼内的文化气息都可成为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人文环境也可以表达出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传输优质服务、人性服务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到学校的认可。
二、人文环境在高校物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文环境在高校物业管理中的“人本作用”
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校园物业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文环境在管理中的作用首先体现的是“人本作用”或人性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仅对全校师生乃至对学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物业管理者本身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等院校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渴望交流,渴望了解。这一现象在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另外,对于一部分远离亲人的学生而言,更需要一种雪中送炭式的关爱。因此,物业管理者所提供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一种校园情结或者说校园精神,使得全校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可以从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中获得慰籍,这远比物质的东西重要得多。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和认同之后,全校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出一种责任感和建设美好校园的强烈愿望,形成在高层次上对校园生活的呵护,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有句教育名言:“亲其师,信其道”,它很好地向我们揭示了一条教育的规律,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这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晕轮效应”。对于物业管理者而言,一方面实施良好的“人文关怀”所产生的“晕轮效应”使得全校师生能理解其工作,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其工作,从而大大降低其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绩效也可以为物业管理者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给其带来良好的市场信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其竞争和生存的能力。
(二)人文环境在物业服务中的“育人作用”
人文环境在物业管理中具有先天性的育人作用。在整个校园建筑设计中,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体现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的建筑特点。人文环境建设强调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以方便、实用、育人为原则,包括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的需求。生活上的人文环境布置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增长生活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享受管理部门提供的优质服务。如在各个学生公寓布置温馨提示标语和寝室文明用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心系公寓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另外,还应在教学楼、学生公寓设置信息栏,信息栏的内容包括“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天气预报”方便学生掌握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决定是否增减衣服或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自己的活动;从“时事新闻”栏中能够及时简要了解国际、国内大事,既节约了时间又增长了见识,并从中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时事判断能力。在教学楼设立失物招领点,员工所有拾到的物品放在此处使学生感受拾金不昧的精神。诚信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还应在教学楼中开展教师文化建设,名人名言、名人名画布置其中突出文化的熏陶。校园的净化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让学生置身于整洁高雅、美观文明的校园里,可以让他们在审美感受中形成一种热爱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会产生维护和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环境美的创造中。高校物业管理过程中的人文环境建设,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位学生。物业管理人员通过开展有意义的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创设学校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环境影响下,发展能力,培养素质,同时将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其产生共鸣。在一系列有意义的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会使学生感受到诚信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和培养节能的意识、使一些学生可以获得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不仅使学生对物业管理产生了认可度和亲和力,而且还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及对校园生活的归属感。高校学生是一个十分情绪化的群体,在情感上要给予积极的辅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和情感沟通,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所有上述物业管理的活动,均围绕人本管理、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物业工作的满意度,为后勤赢得信誉。
三、在高校物业管理中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如何树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物业管理工作如何促进人文环境的营造和学校物业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结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设备设施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校园是我家”,这种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该为教育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配套设施,教育的硬件水平跟不上,就难以发挥育人功能。
(一)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大体包括校园规划和建筑布局、校园设施布置、校园的净化、绿化、香化、美化、亮化、艺术化、数字化、便捷化等方面内容[4]。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活动性原则,建好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特色校园。
(二)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不仅应当有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更应当有人文景观和历史风物,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起着思想教育作用。要坚持艺术性原则,讲究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协调典雅。
(三)校园净化,使学校成为“雅园”。校园的净化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让学生置身于整洁高雅、美观文明的校园里,可以让他们在审美感受中形成一种热爱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会产生维护和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环境美的创造中。
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增强服务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管理者更多地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加之并不存在有效的市场和竞争,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更多地是在方便自己、限制被管理者身上下功夫。但是科学管理呼唤的是规范化的服务。一脸的严肃、满嘴的教条、粗鲁的言行,怎么也无法给人以家的亲近。因此,应通过培训、竞争上岗等方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妨借鉴我国已有的酒店管理的经验:规范统一的着装、微笑服务、用语礼貌,几声天凉早归的叮咛或者挨门冷暖的问候,无不透着人性,透着关怀。
第三,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增强高校师生情感认知。一般说来,认知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知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厚[5]。因此,如教职工生活“区域”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也能增进对物业管理者的了解和增强互动;学生生活“区域”的文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各种才华得以施展,还可以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学生的思想认同自觉遵纪守法,在学生公寓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第四,不断改进服务品牌,以情感人。在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中,管理者主要依靠目标和制度来实现管理职能。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却无法被学生感知到,工作自然也无法得到学生的配合。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以情感人是指管理者应该与被管理者进行“换位思考”[6],将服务对象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尊重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使服务对象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进而相互理解。正如一名近代教育家所说的: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7]。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在管理者所提供的“人文关怀”中,高校后勤管理得以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形成良性循环。当然,作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者而言,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往往受到该校基础设施、人文环境、文化传统、校情校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步的推进和长时间的努力。
- 上一篇:市委经济工作安排意见
- 下一篇: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