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物流管理实习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4 09:29:24

导语:民办高校物流管理实习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办高校物流管理实习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很多民办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校外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民办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民办院校;实习问题

随着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由于实力有限,许多民办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校外实习基地就变得尤为重要,承担着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重任。

一、民办院校开展物流专业实习工作的意义

1.开展实习工作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民办院校是非财政性拨款办学模式,自身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物流实训设备的维护成本较高,投资效果比较差,因而很多独立学院不愿投资太多的实训室。即便学校大力投资实训室,也多为仿真模拟类型,缺乏真实性,而专业实习基地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浓厚的职业氛围,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基础条件。2.实习工作是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倾向于有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且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而通过专业实习,可使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3.实习工作是用人单位吸收人才的重要平台企业通过接收毕业生实习,一方面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企业可以挑选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提高招聘人员的质量。

二、民办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参与集中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企业管理人员访谈并结合在企业的实习指导经历,发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思想认识上存在缺陷,对实习期望过高。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比较低,主要的电商行业和快递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次学生的实习单位是某著名电商的自营物流园区,学生在仓库中从事一线的物流操作工作,主要的工作岗位有理货员、拣货员、复核员、打包员和收货员,均为物流一线岗位。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学生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机械重复、工作技术含量低、枯燥乏味,由于是电商企业,工作时间受销售单量的影响较大,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另外,物流园区离市区比较远,生活便利性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从家长角度考虑,囿于社会传统观念,父母往往对大学生抱有较高期望,认为大学生应从事轻松、环境舒适的管理工作,而不是在物流一线岗位进行实习。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只有14.08%的家长明确支持学生的实习活动,甚至有8.4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一线工作过于辛苦,直接干预实习活动,督促学生提前结束实习,重新寻找实习单位。2.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实习指导教师是连接学生和实习企业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高达78.87%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有必要到实习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目前很多民办高校教师数量有限,很多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所以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第二职业,教师普遍缺乏物流工作的实践经验。再加上物流园区仓库的严格门禁制度,教师不能随意进入仓库,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工作情况。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指导教师只能根据学生或行政人员的描述来了解情况,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甚至与事实有出入,教师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指导教师可以接触企业的行政人员,但很难接触到仓库的基层管理人员,当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指导教师只能通过行政人员进行沟通,再由行政人员去仓库进行协调解决,很难收到好的解决效果。3.实践不能与理论紧密结合。在调查中发现,有42.25%的学生认为实习内容与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有14.08%的学生认为实习内容完全用不到所学知识。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物流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社会脱轨,校内实训设备与校外实习不配套,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够学以致用。4.实习约束与保障机制不完善。本次实习为期三个月,有18.31%的学生实习了一个月,有21.13%学生实习了两个月,只有60.38%的学生按期完成了实习任务,有11.27%的学生选择实习结束后留在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迟到,实习期间私自要求中断实习,甚至不告而别等问题。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管理仍存在漏洞,实习的考核和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制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良表现。实习是学生初次进入社会,由于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意识比较淡薄,且不了解维权渠道。在“你是否了解自己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调查中,有71.83%的学生选择“了解一部分”,15.49%的学生选择“一点儿都不了解”,如何有效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实习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5.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实习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的高层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前期妥善安置了学生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积极为学生提供职能岗位。而基层管理人员多是把学生与其他员工同等对待,缺乏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对学生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有些甚至态度恶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三、民办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产学研相结合。目前校企双方的实习合作不够深入,企业与学校只在学生实习期间存在联系,基层管理人员认为学生只是过来干活的劳动力。指导教师不了解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企业也无法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具体培养中。校企双方要想达到更好的实习成果,就需要以实习单位为载体,进行“产、学、研”多方位合作。提高企业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可邀请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座谈、分析和讨论中,构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存在的生产问题,学校和企业一起申报科研课题,展开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2.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很多民办院校,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都很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但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比较简单,实践经历并不是硬性条件,教师多是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也多是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所以,学校应给教师提供挂职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从事第二职业,提高教师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企业也应重视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共同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3.建立完善的约束与保障机制。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应引入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将学生的实习表现用分数进行评价,最终结果决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公开表彰,提供物质奖励或晋升通道。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问题上,学校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监督学生的实习过程,预防危害学生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

四、结束语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建立稳定长期的校外实习单位,开展产学研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做好实习指导跟踪工作,调整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保障实习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物流实习成果,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亚飞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屈俊林,肖祥.本科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10,6(1):104—105.

[2]吴占坤,刘航.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途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12):118—119.

[3]王作铁,李平.高校物流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