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时间:2022-01-25 09:11:52
导语: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据艾瑞咨询预测,从2008年至2016年,跨境贸易额将从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近30%。伴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物流在整个外贸电商供应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凸显。费用高、物流周期长、退换货麻烦、各种海关查扣等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跨境电商的良性发展。此时,跨境电商行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也对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本文研究的侧重点为高职层面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对物流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分析
本文通过对多个典型跨境企业调研得知,跨境电商的物流支撑体系与传统贸易中的国际货运有很大的不同,跨境电商行业的参与者既有小微企业,又有大型外贸企业,此时,物流所面对的是各种分散的消费者,货品的订单也由传统贸易中的大宗货物转变成为小批量,多频次的货品。物流过程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一)扎实的国际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开展物流职业教育,掌握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侧重国际物流方面的教学力度,特别是邮政直邮、航空专线等各种形式的国际小包裹运输业务知识体系,商品检验、运输保险、运费预算等环节的把控,另外为能够与对方客户实现更好的交流,还需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英语、其他小语种的业务沟通能力。
(二)物流业务实践能力。物流业务能力是通过实践得以提高的,跨境电商复杂环境下的物流业务更是如此,不同的国家、体制、贸易方式、运输方式、运费结算、保险等都会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操作才能够顺利完成物流业务流程,保证跨境电商的正常运作。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跨境电商过程大多属于无纸化操作,各种便捷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的同时,物流从业人员也同样要非常熟悉、并能够纯熟地利用此系统完成业务操作、货品过程跟踪与应急处理、货品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处理能力,与其他系统的衔接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传统物流、货代行业仍然是物流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内陆省份物流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多倾向于传统运输、仓储业、物流市场营销等方向;沿海省份比较青睐于国际货运方向,真正面向跨境电商行业的跨境物流方向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个别学校有所侧重,也仅仅是增加一到两门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而已,毫无体系可言。学生对于跨境电商环境下的物流运作要求得不到充分系统的了解,则难以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二)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国内传统零担物流运输企业、速递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企业“抢人”的情况,企业参观实习(1~2天)、课内企业实训(1周)、学期顶岗实训(2~3周)、暑期实习(5周)、毕业实习(10周)等校企合作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看从学校反馈的效果来看,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原因,学生毕业后的跳槽率非常高。
(三)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与缺乏企业经验并存。从师资方面来看,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在2005年左右开设的,但是科班出身的物流管理专业老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多教师是相关专业经过进修学习之后转过来的,他们整体上缺乏物流管理专业系统、整体的认知,对专业发展的把控可能不是很到位;另外,近几年,新进教师的专业性明显增强,但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相当匮乏,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
(一)借助利好政策与行业资源,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教育部推行“现代学徒制”,并在相关高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国家与政府层面给予了很多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利好政策,经过两年的试运行,走访相关试点学校了解到,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地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且学校、学生都有很好的评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更要抓住机会,开展适合本学校的学徒制,一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学生情况寻找适合的合作企业;二是和合作企业衔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协议、制度保障等相关规定事宜;三是成立学徒制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制,全程跟进,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跨境电商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知识体系。跨境电商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需要兼顾相关学科,比如电商、国贸等。根据跨境电商企业、为该类型企业服务的国际物流公司对物流及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研究,对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经过大量的调研。得出跨境物流职业岗位与主干课程对应关系分析如表1。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理念,以及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的三个模块,同时增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训、国际货代实训、国际快递实务、物流法律法规等专业方向课程,将更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物流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注重师资培训,与聘用企业一线导师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跨境电商属于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现有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学校可以聘请跨境物流行业专家任兼职导师,同时应加强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力度,如有可能,鼓励教师去相关企业定岗挂职锻炼,提高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比如近些年来开展的国培、省培项目等。构建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完善人才评价制度,特别是实践类课程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尝试逐步改进传统的考试定成绩的形式,根据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虑建立课程立体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与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特别是实践类课程的评价,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定岗导师和小组长打分相结合、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打分相结合等等。过程考核重于期末考核。
四、结语
在跨境电商环境、新需求下,物流行业需要更多具有国际商务运作、运营管理、业务操作、客户服务等及基层物流管理人才,结合学校特色,逐步转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服务地区经济,对接社会需求,实现教育之本。
作者:贾妍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岳好山.电子商务环境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J].商,2014,23
[2]田帅辉,常兰.电子商务环境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35
[3]李丽,李永平.电子商务物流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3,12
[4]黄琳.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5]李国刚,牛赞宇.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2
- 上一篇:汽车经济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探讨
- 下一篇:建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