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24 10:18:49
导语:独立院校物流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高校物流专业的特点
1.1物流学科的交叉性和系统性
物流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是在综合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物流学科涉及区域政策法规、物流设施设备、企业人财物及自身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信息等七大功能要素等,呈现出很强的系统性。这种系统综合性还原了学科间本来的联系,消除了因学科划分过细而给学科理论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带来的影响。
1.2物流学科的实务性和实践性
物流活动主要包括采购、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运输、信息处理等环节,涉及到招标采购、商务谈判、仓储作业、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机械作业、配送设计、交通运输实务、信息处理等实务工作。另外,国际物流还涉及到商品检验检疫、保关投保、国际贸易、国际法规等实务工作。物流学科的实务性强,要求物流专业教育的高实践性。在物流教学中,物流理论和物流实务实践并重是物流教学的基本要求。
2.对策和建议
2.1尝试弹性的学习方式。学院倡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就业、成才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好的条件。具体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采用学分制等学习方式。有的专业,还要根据学生工作、学习的需要,打破白天上课、晚上复习、周六周日休息的传统方式,冲破传统1一16周为理论教学周、期末集中实训的束缚,甚至取消学期制,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季节和工作周期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习。
2.2课程设计面向工作过程。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例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就应面向物流行业典型的产品服务过程,强调工作过程整体性和岗位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学习进行思考、反馈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符合“以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于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工作任务驱动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构建“岗位—任务”型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经验将物流管理的岗位进行分析,将某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技能),每项任务还可以拆分成更加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2.3结合院校自身实际,统筹完善校内外实训建设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资金除了学校自有的以外,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挂钩的方式来筹措,而实验设备的配备除了需要资金的支持以外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细节。以物流硬件实验室为例,先进的立体仓库也是建立在传统的出库、人库。在库管理基础之上的,加强先进实验设备投人的同时,要保证基础性实验的需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可以从校园后勤部门着手,构建校内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如校图书馆—供应链管理、校车队—运输管理、校食堂—流通加工及配送中心、校收发室—快递业务);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以及模拟公司在内的各类仿真实验室,以此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形成专业实体。通过专业教研室开办或承包经营实体,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或职业能力训练基地,采取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等,加大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力度。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点与考核点,继续推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
2.4转变观念,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多方拓展渠道,从外部选聘有物流实践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支持教师接受各种权威有效的专业培训并采取措施鼓励相关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通过对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特色教材编写、职业资格、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定能取得成效。
作者:刘烨单位:武昌工学院
- 上一篇:电子病历下的医院管理论文
- 下一篇:基层央行会计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