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战略路径
时间:2022-06-26 06:20:43
导语: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战略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物流竞争已经从原来关注物流设施水平转向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如果没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对顾客的响应能力的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出于这些原因,大部分国际物流企业开始对各个环节进行独立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与IT系统的整合集成。然而,由于我国在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较慢,目前的第三方物流真正去做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制定IT发展战略的极少,更谈不上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配合。在具体运作中,信息系统的应用导致业务系统更加独立,而业务系统的独立使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松散,使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整合更加困难,致使客户服务的期望值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拥有的IT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最终影响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现代物流条件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战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
最近,有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的应用也不多。此外,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按照诺兰模型,目前我国很多的物流企业对于信息化仅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很少有企业跨越了第三阶段。数据显示:36.4%的企业还未展开SCM/物流应用。在已展开SCM/物流系统应用的63.6%企业中,SCM/物流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仓库管理和销售计划与预测,两者的应用比例均超过30%;而供应商关系管理和分销管理的应用比例为24%~27%;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供应链计划(17.6%)、电子化采购(16.2%)、运输管理(15.0%)、应用系统接口(12.3%)、供应链协同(10.7%)和货代管理(6.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和信息记录,孤立地服务于物流的各个部分,仅作为手工的延伸和辅助,支持着一些基本的操作服务,而并没有考虑信息技术给物流带来的流程变动甚至重组的冲击,更不考虑信息技术提供的应用能让企业提升综合服务优势,从整体上优化物流成本。现代物流是“传统物流+信息化”,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对于第三方物流软件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仓库管理、运输管理、货代管理以及应用接口。另外,根据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要求第三方物流的IT系统具备集成化、平台化、精益化、智能化以及接口标准化等特点。因此,现代物流迫切需要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上实现共享,并在信息网络上实现一体化。
二、第三方物流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意义
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因此,在现代物流条件下,我国第三方物流实施信息化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物流信息化可降低物流成本。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与其他系统不同,物流管理和决策作业与活动,需要实时地分析各种条件,并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佳实施方案;而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自觉运用智能规划理论和方法,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国际上,许多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和数学工具,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决策、预测和控制,进而实现真正有效的科学管理。
2.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流程的重组。物流服务的起点和终点是客户的需求;物流的业务流程运作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的途径,只有基于客户的需求的业务流程运作才能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然而,客户的需求信息随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致使物流的业务流程运作需要不断的革新与重组;因此,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对物流企业提高其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而信息化(比如CRM、ERP等系统)可使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并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3.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传统的物流活动往往表现在仓储、运输环节或者包装环节等一些单独的环节上;而第三方物流是把整个物流过程或者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竞争的主要焦点;也就是说,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所以物流竞争已经从原来关注物流设施水平转向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如果没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对顾客的响应能力的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实施信息化战略的途径
我国第三方物流要想提升竞争力,仅依靠提升“运力”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应用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着重分析和预测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带来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给各个系统带来的关联和给客户带来的应用价值,从而建立长远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于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定型,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大不相同。
1.必须认识到服务是物流信息化战略的核心。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物流条件下,顾客需求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狭窄,多品种、少批量、多频次的敏捷化响应,充分依靠供应链获取外部资源。因此,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理解并及时地响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应对这种变化的重要策略就是,在供应链一体化的基础上,设计和建设能够充分考虑到供应链企业对物流的敏捷化需求;即必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供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业务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物流信息系统。
2.企业领导层应调整管理意识,提高IT部门的战略地位。IT在物流公司不仅是一个服务部门,也是战略部门。IT既为业务服务,同时也会改变业务的运作模式,完善和固化业务流程运作。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IT部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IT如果应用得好,能使业务系统产生质的飞跃。而要应用好IT,需要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把IT和业务部门综合起来考虑和应用;如果仅仅把IT当成业务的“佣仆”,那么它就会成为真正的拖累。
3.实施物流信息化阶梯式发展战略。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大部分物流信息系统比较落后。因此,根据IT设备与系统的应用范围与广度,目前第三方物流业的信息化战略应分阶段进行。信息处理能力较差的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首先针对个别的信息处理活动,引入各种软件工具,建设各种单点应用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标签(RFID)、自动识别软件、物流仿真软件工具等,以加强企业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然后针对物流企业的个别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实施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处理活动的改进来优化和改善各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的运行。此时,企业可以引入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配送管理系统(DMS)、电子报关系统、网上跟踪查询系统、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数据对接平台以及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各种通用信息系统。最后,企业可针对整个物流企业实施企业级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各种物流企业专用的生产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一些通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等,但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 上一篇:电视节目经营战略
- 下一篇:谈论雨水井与路面顺接作业技术
精品范文
10第三季度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