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流通产业组织构成完善以及政策抉择
时间:2022-11-25 09:59:00
导语:国内流通产业组织构成完善以及政策抉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中国流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根据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流通组织就是商品流通企业市场关系的集合体。所谓流通组织结构,既是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是流通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格局。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内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一经确定,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先进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组织结构将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适时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不同类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都将依据自身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有其特定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传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调整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并允许工业自销、引进外资等,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竞争活力,提高了社会流通能力。但就当前来看,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二、三、零”流通格局已经“网破线断”,而新的流通组织结构并没有形成,在流通产业组织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此我们沿用美国经济学家席勒的产业组织模式,即“结构——行为——效应”范式,对中国流通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一国经济中市场和产业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或者说,某个特定市场或产业中经营厂商所面临的环境,这种环境又可以通过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退出壁垒等指标来反映。一般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及效果好坏的基本因素。我们从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三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当前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状况。
1.流通产业集中程度低。据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GDP中商业所占比例为10%,零售商业50强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占全国零售总额的百分比分别是499亿人民币和2.45%,而美国则分别是17%、4910亿美元和21.4%,差距是明显的。不仅如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还呈下降的趋势。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收入净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3.6%;1994年占3.3%;1995年占2.9%;1996年只占2.7%。
2.没有规模效应。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通组织规模结构呈现非均衡发展的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造成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仅以大型零售商店为例,1995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0家,到1999年为22家。而效益普遍不佳,1998年,全国100家国有零售商业企业中只有50%—60%的企业收支基本持平,而30%的企业处于利润下滑状态。另一种趋势是,一些流通企业的规模呈小型化发展。流通业所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促使下岗人员、竞争力差人员纷纷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小商业资本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小型企业成为经济生活供应系统的主体,这显然不能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盲目扩张和小型化使商业的组织结构朝两极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下表可看出,中美最大的商业企业规模比较的差距。
3.流通产业的进入壁垒偏低。进入壁垒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这三种经济性壁垒构成。由于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和经济性,流通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首先,与工业企业比较,流通企业开办容易,只要有几平方米的门店,选址合理、定位恰当,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可见,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并不显著。其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流通产业由于社会产品的相对丰富,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同行都经销的产品,这使企业产品差异小,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的产品壁垒是较低的。第三,相对费用壁垒也低,流通产业并非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企业开办时购进设备、引进技术、寻求供应商、培训人员等费用均不高。正是流通产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流通产业的经济性壁垒普遍较低。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下为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利润而采取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点所制约的。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有以下三个最突出的特点:
1.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为战,盲目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流通体系内的批发、储运、零售企业以行政指令为纽带形成了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流通体制改革后,传统的体系打破了,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主体。在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在客观上又造成批、零、储各自分割的局面。加之小商人经营思想、行政条块管理的影响,分割状态下的批发、零售、储运企业无法走向联合,无法进行分工协作,各自为战,呈现了过大或过小的极端发展。仅盲目扩大规模行为而言,据内贸部的统计: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有700多家。近5年开业的数量是前40年的总和,而销售额又没有与营业面积扩张同步增长,利润水平还下降了。同时,家电、服装、汽车等产业的厂家自办销售,甚至自办延伸至最终消费者的销售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工业企业自办销售带来的是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进一步萎缩,社会资源的浪费。
2.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到目前为止,中国商业企业依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商业地理位置和低水平的价格战、广告战等,外国商业零售业在中国能够因企造市,而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只是因市兴企。未来商战核心是消费者战略。在消费者看来,海尔也好,沃尔玛也罢,物美价廉、服务优良才是首要的。但是,流通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在低水平上迅速膨胀的,为了争夺购买者,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许多企业没有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下工夫,缺乏能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各种商品削价大战、重奖大战连绵不断。广告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1999年全国广告支出相当61亿美元,增幅15%;2000年支出97亿美元,又较1999年增长36%;预计2001年广告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成为仅决于美、日、德的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据AC尼尔森的调查表明,2000年广告花费前10名的都是中国自己的本土品牌,仅保健品和维生素一个种类的广告费就近90亿元,占全部广告费的12.5%。价格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从彩电、空调、汽车到保暖内衣等,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尽管许多商品已跌破了成本价,为了压倒竞争对手,强行让利,亏本经营,其结果是国家和企业利益严重损失。
3.地方行政性垄断、市场分割加剧,造成异地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出现的垄断现象主要是地方行政性垄断。形成垄断的主要根源是地方与部门的权力。这些权力构成的行政性垄断,时常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通过行政手段,设置市场壁垒,垄断并阻碍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例如,一些地方及部门为排斥异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时常制造地方性垄断,在制造业、国内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建筑等行业,规定苛刻的准入政策。在一些大型项目的交易中,他们不采取市场经济通常的公开拍卖的方法,长期维持内部审批、小范围招标和行政分配,对异地企业竞相排斥等等。地方行政性垄断的危害是:排斥地区间的正常竞争,分割市场,形成了经济性、强制性和保守性的封闭环境,妨碍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专业性流通企业跨省经营难,只限于地区内寻求规模,这必然形成商业流通普遍规模过小和进入异地市场的高的壁垒。
(三)市场绩效
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阶段与产业组织演变的特征来看,存在以下关系:(1)工业化前阶段。这一阶段,产业资源密集度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素质低,呈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小企业居主体地位,产业间关联作用弱,几乎不存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2)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产业部门日益增多、交易复杂、产业技术关联趋紧的格局下,产业组织形式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大批量生产体系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保持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高。(3)工业化后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业、高科技制造业与其他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集中度与分散度适当,大中小企业关系协调,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把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放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结构的一般趋势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中小型企业并行发展,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结构的适应和对各种市场机会的有效反应,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但是从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历程看,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差”的根本性缺陷,即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偏小;众多流通企业被各个部门、各级行政区划分割,分散经营;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竞争力差,缺乏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世界各国新兴企业的发展演化过程无一例外地证明,企业的进入、退出或淘汰是市场竞争中一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现象。由于中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不健全的市场制度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流通组织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并主要通过不合理的进入或退出壁垒对流通组织结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流通业属于低进入壁垒的行业。现阶段中国不合理的市场壁垒主要表现为过低的壁垒和过高的壁垒并存,及缺乏形成合理壁垒的机制,造成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问题,市场效率低下。据一项研究成果表明,1999年中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仅为1.20次,国有商业也只有2.3次,而发达国家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一般为6-8次,商业企业高达20多次。时至今日,全国各行各业因流通不畅,形成的资金短缺、巨额商品滞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投入产出不对称,发展的缓慢迟滞,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梗阻于流通。
二、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从而向流通组织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环境因素
1.WTO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入世后,有雄厚实力的外国商业资本将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中国流通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竞争。中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按国际惯例进行,要求中国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建立起规范的竞争市场,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此,只有流通组织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模化经营,内在地降低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从而才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创造世界名牌商品,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分工与贸易地位,由垂直分工为主向水平分工为主演进,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同时,流通产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竞争的格局,才能外在地迫使国内产业为在国际竞争氛围中求生存和求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换,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结构的目标,并将竞争的努力由价格竞争扩展为更广泛的非价格竞争和市场外竞争,获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2.知识经济对流通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加大力度积极开展其知识经济发展的对策与规划的研究与实施,以期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世界经济分工格局中抢占有利地位。这必将引起企业经营与环境的变化,从而对产业组织结构的若干决定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产业组织的演变。知识经济时代对流通产业组织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流通组织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市场购销渠道,制造商也已不满足于小规模、分散化、无组织的流通体系,迫切需要流通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专业化、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新型的消费方式完全取决于流通组织形式。流通组织可以从商业的品种和质量,服务的形式和方式、网点的布局和业态,从多层次、全方位反映人们生活素质和满足消费需求。流通组织还可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广告宣传,产品展示等形式,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为人们提供多种消费和生活方式。
(二)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组织发展模式的启示
世界工业化历史表明,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是从流通开始推进并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过程既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和延伸,又是生产过程的前提。流通在社会经济中居于先导性的地位。据统计,国外商品的周转、库存、保管以及把商品向最终消费者运送的全部流通费用,一般要占商品总价值的50%以上。流通速度对全部资本的周转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单纯从技术途径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改进流通组织管理,提高流通效率则被比喻为“一块经济界的黑大陆”。因此,发达国家于1960年代以后,相继开始掀起“流通革命”,逐步发展起高度现代化、专业化、高效率的流通产业。当今,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流通能力,生产能力再强,也不能快速有效地组织商品交易活动,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有效的竞争力。
现代流通组织模式有两种典型代表。一种是美国模式,即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主要力量,形成了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大型分销批发商、连锁零售集团企业同步发展的流通组织形式。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全社会商品流通中,生产企业的直接销售占主要部分。据估计,美国大约70%的生产资料是由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约30%是由独立的批发商销售。美国90%以上的出口贸易由200家大型工业公司直接控制。大型工业公司通过建立若干个现代化、高效率的销售中心、配送中心、新式仓库,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企业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实行电子订货,即时配送,实现了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流通现代化,推动了全社会流通产业的发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即通过成功地发展大型综合商社,形成以专业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流通组织模式。日本大型综合商社的特点是与金融、工业资本有机结合的流通产业组织形式,并以其融于庞大企业集团的实力,无所不包的经营范围,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从经营规模看,仅日本几大综合商社的经营额,就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出口的50%,进口的60%以上,从而推动日本经济高度的社会化和高效率。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依赖于综合商社有效地解决引进技术、确保原料和开辟销路这三大矛盾而发展起来的。尽管美日两国的流通模式各有不同,然而,两个国家都实现了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创造了突出的经济业绩。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一个国家的流通组织形式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按照经济实力形成的。一般发达国家是在市场化体制完备、工业化生产高度发达、高度集中后,开始重视发展流通的,因而必然是金融、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向流通领域延伸,形成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现代流通产业,商业资本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然要从属于工业资本。但是,日本却比较特殊,二战后,日本财阀被解散,工业资本一无资金,二无市场,正是利用这一契机,使当时还是农村杂货铺式的商社逐步发展成为经济起飞的核心力量。可以说,综合商社是日本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很难为其他国家仿效。
2.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流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是生产与流通在更高层次的分工协作,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产销关系变化,这必然要求流通产业组织为之提供商品销售服务。因为只有大批发商、商才能大批进货,满足生产企业产品单一化、批量化生产与销售的特点和要求,使生产与消费很好的连接起来。这也与一、二、三产业顺序启动,相应发展的一般规律相一致。尽管美日两国代表的流通组织形式不同,但不同流通组织形式却都反映了流通社会化、专业化的共同规律。美国是通过大公司内部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实现的,一方面发展庞大的专业流通产业,一方面发展专业化生产;日本则是通过发展大型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又与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组成巨型企业集团,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生产与流通的专业分工。
3.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流通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流通组织形式的演变是与其科技背景相一致的。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入发展,要求流通组织形式不断的演化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在美国、日本流通领域的应用,百货商店、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的演进,从产销合一、产销分离到产销结合的演变,就表明了流通组织形式是随新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当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已能支持规模化、分工协作化的现代流通组织系统,使之在高效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和经营管理的轨道上运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流通组织由小型化、分散化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4.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是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表明:在工业化前阶段,产业资源密集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相应地,小企业居主体地位,产业间关联作用弱,产业组织形式是小型化和分散化,产业组织素质低,几乎没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工业化阶段,产业部门日益增多,交易复杂,产业技术关联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形式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体系,托拉斯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增长速度;进入工业化后阶段,信息业、高科技制造业与其他新兴服务业成为主流,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集中度与分散度适当,大中小企业关系协调,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经济稳定发展。
5.不同流通组织形式体现不同的市场经济关系,反映商品流通各自的特点。生产资料流通具有销售批量大,用户相对集中,购销范围广等特点,商品的销售活动可以由专业流通企业完成,也可以由生产企业直接完成,由此可以产生不同的流通组织形式。与生产资料相比,在生活消费品的流通中,工商关系在总体上只能形成以专业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流通组织形式,厂家直销不可能占主要部分,这是由消费品流通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研究流通组织形式问题,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解决好生产与流通的分工协作问题。
(三)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框架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流通企业组织结构中,不论是专业流通企业还是流通导向型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生产资料流通中,生产企业直销虽已逐步占到主要部分,大约70%,从这一点看,与美国模式比较相近,但这种自销是一种分散的、初级的、低效的流通,还不是现代化的流通,而要发展现代化的大流通,像美国那样主要依靠生产企业,在中国可能难以办到。大型生产企业在规模与实力上远无法与国外的跨国大公司相比,加之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的历史包袱十分沉重,解决生产上的种种问题,已相当吃力,要进一步发展高效率的现代流通产业,就难以为继了。另外,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相当大,这决定了必须更多地发展和利用专业流通企业,如果以生产企业自办流通作为发展流通产业的主要途径,不但生产企业的实力达不到,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对于社会资源再投入的一种浪费。
中国的专业流通企业,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市场经营,通过市场经营的磨炼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专业流通企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重要发展。从总体上讲,在资金、网点、渠道、信息、人员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流通产业的雏形。但从流通企业自身来看,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即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众多的专业流通企业及经营网点被各个部门、各级行政区划纵横交错地分割,形成各自独立小而全的经营单位,受体制的制约,又很难通过大量兼并重新组成若干个大型集团。从外部环境来讲,流通企业要进一步向其他产业渗透、发展,余地并不大。因此,专业流通企业与国内的大型生产企业极不匹配,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要发展像日本那样的大型综合商社也不现实。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国情决定了发展中国现代流通产业的途径,无论通过生产企业还是专业流通企业,都难以成为中国流通组织的主导模式,无论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也都不是我们的方向。只能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吸收国外模式的合理部分,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我国正处在不断加快发展的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发展集约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流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组织形式,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实施流通领域的大集团战略,加快流通组织的规划,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流通组织建设的规范程度,运用市场机制调整和完善流通组织和组织方式,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使流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尤其要针对中国当前流通企业组织规模过小,低水平过度竞争,难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等问题,政府通过制定流通产业组织政策,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导向;以培育和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体系的骨干和依托,成为与国外流通企业相竞争的“主力军”和对外实行跨国经营的“先遣部队”,从而形成流通产业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有效竞争、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
三、促进流通组织结构优化的政策选择
为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并能引导、推动流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必要通过政策对流通组织实施有效的集中、分散、兼并、融合、协作与联合,从而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这有利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是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催化和发展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条件和前提。为此,一是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不仅针对垄断企业,而且针对形成垄断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对由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形成的垄断加以限制;二是清理现有行业法规。目前,由于政出多门,地方与中央、部门之间及新老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因此,需要对现有法规进行一次大清理,特别要撤消和废除一些阻碍竞争和制造垄断的法规。三是为了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规则,同时要有保证实施法规的执法和监管体系,司法部门和一些重要法规执行管理部门应实行平直领导,排除层层干预。
2.制定企业兼并、联合政策。对于中国流通产业来说企业兼并能减少流通企业数量,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较好地发挥流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制定流通企业兼并政策的重点是要促进流通企业间的兼并活动,并从税收、金融上支持流通产业的优势企业去兼并劣势企业,统筹解决和安排为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职工。目前中国流通企业还受“条条”和“块块”的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状况。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政府应重视制定和实施流通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减少流通企业间的摩擦和矛盾,一致对外,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对于不具备组建企业集团这种紧密性联合方式的企业来说,也可以建立较为松散的联合关系,采取统一联网、信息共享、统一退换保修商品等合作。这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无序竞争,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3.流通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流通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双向过程,可分为外向国际化经营和内向国际化经营,前者指中国流通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后者指外国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流通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因此,流通产业国际化经营政策也相应地可分为外向国际化经营政策和内向国际化经营政策。鉴于中国目前在外向国际化经营中存在多头对外,国内企业间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等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外向国际化经营政策加以校正,通过设置必要的壁垒,对从事外向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实行资格审查,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国际竞争实力,在优化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特别是要在同类企业间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以增强一致对外经营的合力。同时,根据中国当前的内向国际化经营政策的重点是维持一定的进入壁垒,对外商进入同时实行数量和质量控制,以保证中国内向国际化经营的有序性,避免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现象。
4.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流通产业竞争政策的目标导向就是要规范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由于近几年来,中国流通产业普遍存在过度竞争现象,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竞争政策约束,致使各种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促销竞争不断发生。一些企业甚至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这意味着中国迫切需要制定流通产业竞争政策,就流通企业订价、促销、商业秘密等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从而抑制流通产业的无序竞争,实现有效竞争。
5.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为遏制过度竞争进一步扩大,政府应提高进入市场的行业标准。这既可以控制商业规模盲目扩张,又能提高其规模质量。只有用适度壁垒将低素质和低效率的企业拒之门外,才能为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于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制定扶助政策,在中小商业企业的融资上给与优惠。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应进一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同时,设计适度壁垒是为了规范市场,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提高壁垒的标准。如果壁垒过高过严,就会变成发展的阻力,组织结构的高效率和合理化就无从谈起。在流通组织规模适度化中,政府提高壁垒的重点应该是法规性壁垒。具体来说是:建立政府对新建大中型流通企业的审批制度,确保大型商业企业的数量与购买力水平与消费结构及城市规模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流通企业数量适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和结构合理的原则,作出相应的中长期规划,通过规划并配合有关政策来引导商业网点的合理发展;规模经济为特征的经营方式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如政府应对连锁经营企业在规模上进行适当管制,除规定最低的门店数量外,对其最高数量也应进行合理测定,防止因门店数量的盲目增加而导致过度竞争。同时政府亟需制定企业进入或退出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稳定上升,大型优秀企业从激烈竞争中脱颖的政策环境,这样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才具有实际意义。
6.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面对国内商业规模呈现小型化和分散化及海外跨的公司抢占国内市场的格局,要打破地区界限,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特别要发展全国性的大集团和商业跨国公司,以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流通效率,增强国际市场和未来境内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进行集团化建设要降低甚至取消域性市场壁垒。另一方面,政府推进集团化的根本方法应该是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在进行资产重组的同时,以适度规模增长为原则,采取产业催化政策,这种政策包括压力催化、利益催化、协调催化。
- 上一篇:学校政教员工作报告
- 下一篇:工厂会计个人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