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论文
时间:2022-05-23 03:38:00
导语: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无纸贸易和单一窗口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电子物流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的本质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信息、评价等系统化成套技术的综合运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纸贸易和单一窗口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贸易行为与商务过程、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利用技术进步手段变革传统纸面单证体系、香港贸易通、上海电子口岸、物流业在资源整合、物流组织和流程创新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为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更强调政府资源的整合、标准化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任务、电子物流融合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各种功能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系统介绍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出的背景,分析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需求与特点,提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定位,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论文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现代物流;信息化
1引言
现代物流的本质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信息、评价等系统化成套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建立在区域/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形成紧密结合,为区域/企业的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销售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分散、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我国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将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解决物流信息不畅、提高物流服务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纸贸易和单一窗口大力发展,以及“十五”以来国家大力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背景下而提出的,深刻理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背景,明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定位,是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前提。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无纸贸易和单一窗口发展
国际贸易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贸易行为与商务过程,通常贸易链从订货开始,然后是运输,最后是货款支付。仅以出口贸易过程为例,涉及选择市场和客户、出易洽谈、签定合同、履行合同四个阶段。特别是在合同履行过程将涉及备货、领证、排载、报关、报检、装船、投保、议付、结汇、退税、索赔等环节。由于整个贸易活动涉及到众多的参与方,业务流程错综复杂,形成以商务链、金融链、物流链和政务链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价值链体系(如图1)。
据英国贸易和产业部门2000年的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国家的贸易程序以大量的导致延迟和高成本的低效为特征,例如,在国际贸易中执行程序的全球平均费用达到国际贸易总值的7%~10%,用于国际贸易单证文件的处理费用占国际贸易总成本的30%(CROWHURST2000)。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工业、交通与通信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流动与转移、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全球贸易额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全球贸易额的上升进一步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纸面文件的激增。由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复杂性,程序上的非效率化运转,特别是纸面单证处理的低效率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
为了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利用技术进步手段变革传统纸面单证体系。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就在纸面单证的标准化和简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出现,贸易参与方将单证标准化与电脑制单应用相结合,提高了贸易单证的缮制效率。在此期间,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实现从传统纸面单证体系向电子单证体系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以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数据标准化为特征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应运而生。鉴于EDI技术主要解决纸面单证的电子化,所以人们将其直观称之为“无纸贸易”(PaperlessTrading)。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贸易更快速、更高效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无纸贸易的应用,也为无纸贸易增加了新的内涵。“单一窗口”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并逐步被广广泛接受的无纸贸易服务模式。
“单一窗口”(SingleWindow)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切人点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平台。目前,国际上“单一窗口”的运行模式主要有“单一机构”、“单一系统”和“公共平台”等三种模式。“单一窗口”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普遍接受和推行。我国“单一窗口”的发展,以香港贸易通和上海电子口岸最具代表性。
(1)香港贸易通。香港贸易通(TradelAnk)电子贸易有限公司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和其他私营企业合资创办的机构,股东均为直接或间接参与香港国际贸易的大企业,在商界举足轻重。贸易通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简化经营过程并应用信息技术来维持香港的竞争力。这将使公司的商业交易传送和处理实现流水化作业并提高效率,与此同时,减少错误和延误。这也将有助于外国购买者和本地供应商降低管理费用、改进货运跟踪和更严格地管理库存。
贸易通提供的主要服务是:报关申报服务、电子贸易单据的提交服务(如应课税品许可证申请、电子货物舱单、产地证、生产通知书等)、向美国、加拿大海关提前24小时货物资料预报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上网报关服务等。另外,中小企业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无法在企业内直接使用电子服务,TradeLink在香港、九龙和新界等地设置了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提供将纸张文件转换为电子信息的服务,然后直接以电子方式传送给政府。如图2所示。
其中,数字贸易与运输网络(DYrN),是贸易通公司为B2B电子文档交换而建立的公共平台。DrItrN自二零零六年十月起开始运营服务,支持ebXML/EDIFACT/自定义格式等多种的标准化文件交换。如图3所示。
目前,在政府的强有力的促进体制下,香港特区现在的报关申报手续实现了100%的电子化。截至2006年年底,TradeLink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95%,拥有54000家用户,年营业额为24.83亿港币,所有文件均具备获认可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拥有电子签名及加密功能,可在网络进行安全传输。
(2)上海电子口岸。上海口岸是中国国际贸易第一大口岸。目前,上海出口加工区物流监管和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建成;海运装货和订舱确认电子化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与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连接,货代企业用户达130余家。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初步实现“一单两报”,单证电子化率超过70%,传输报文2498.7万份,比上年增长32.6%,网上海关税费处理超过240亿元。
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下,经过完整的市场化运作过程,整合了原上海市EDI中心、上海港航EDI中心和上海经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业务、市场和客户资源,以及强大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l0家单位联合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
上海电子口岸建设根据发展大口岸、大外贸、大通关的战略,采用现代科技和网络通信技术,开发、建设口岸物流信息系统和国际经贸电子商务统一平台,促进上海尽早建成经济、贸易、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目前,上海口岸58种常用通关物流单证中,已有41张实现电子化,占70.7%。2003年,电子报文传输量达1884.2万份,同比增长102.11%。电子装箱单、CSI(集装箱安全倡议)信息服务、预配舱单、进港装箱单等电子报文开始正式起用;电子提货单正式运行,实现凭海关、检验检疫放行和电子提货单信息作为企业提取货物的依据;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船公司,以及联合船代、外代等大型船代使用平台开展电子订舱;进出门报文、装卸船报文、驳船装卸报文和箱管信息等数据传输服务帮助船公司大大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内支线舱单报文传输、海事局船舶申报系统、散杂货码头关、港共享信息传输项目投入试运行;出口加工区企业送货单、调拨单等开始传输;浦东机场监管区企业申报、海关检验放行等数据全面实现联网传输。
在电子支付系统的基础上,上海口岸按照实现口岸支付“一卡通”的目标,于2003年初启动网上电子支付系统设计、开发,并于2003年l0月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在平台上进行进出口关税及检验检疫、理货、码头、船公司各类口岸通关费用等共20余项税费的电子支付,并有长期付款单位、预约付款、指定缴款单位、分级管理等特色功能和个性化服务。截至2003年底,已累计实现税费支付人民币1.37亿元。为了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无纸化发展进程,上海口岸实施“便捷通关”、“跨区快速通关”和“无纸通关”计划。一是企业的出口货物在进入海关监管场所前3天即可向海关报关;二是进口货物启运后、抵港前,船代或航空及时、完整、准确地向海关传输电子舱单,企业即可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实现通关作业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
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数量以16%一25%的速度增长,连同国际上进人中国的知名物流公司,以及各种与物流有关的行业组织,全国大约有73万家与物流有关的机构。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基本力量。
当前我国物流业在资源整合、物流组织和流程创新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物流业各主要指标均出现显著的改善趋势,但整体上,我国现代物流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从行业管理上来说,仍然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从技术创新来说,新的物流装备没有大规模被投入使用,新技术应用尚未真正发挥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作用;从资源整合情况来说,物流资源仍难以有效整合,大量的物流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从企业经营来说,物流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多重复杂矛盾,如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配送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从信息化发展来说,物流信息化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管理和基本运营管理,尚未完全实现以信息取代传统库存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这些都是我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十五”前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科技发展在“以应用为导向,优先解决突出薄弱环节,强调信息技术,带动资源整合,创新应用模式,加强标准与能力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新突破,为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在对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深刻认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组织开展了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研究,研究制定了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标准体系及若干关键标准,开展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其在行业中的集成应用,实施了区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被提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而言,围绕供应链管理思想,促进了企业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协调统一,使企业能够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达到快速反应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手段;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区域内企业物流综合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图4。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或者物流信息平台都是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物流行业发展、降低我国物流总体成本的重要手段,但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又有着显著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为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提出背景,是基于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信息系统分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成本高、政府行业应用分割等基本问题,将一些基本功能以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为依托,规划建设的公共性服务基础设施。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得物流各参与方在进行各类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成本,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从功能定位上来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提供基础性物流公共服务为主,包括(a)信息传输与转换:实现跨系统之间可靠、安全、可信的信息传输与交换,如EDI数据交换;(b)政府各业务系统服务门户: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企业物流系统与政务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如电子报关等,解决政府与企业应用接口的问题;(c)物流信用与安全保障:从国家和行业角度解决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所急需的信用保障环境和安全保障环境,如实现物流行业统一征信、跨平台多数字证书的交叉认证等。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更强调政府资源的整合。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运营整体效率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之一。
(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由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实现区域内政府资源的整合,必然决定了当前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经营,需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一般情况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由政府下属机构来负责,如依托区域内电子口岸、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中心等机构来建设和运营。由企业自行建设的物流信息平台,由于不具有政府资源整合的特征,不具备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所以不能归结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4)标准化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任务。标准化的物流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减少了物流损失,而且降低了物流综合费用,使得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全社会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应承担起物流标准化推广的作用,通过开放式接口,扩大平台与企业物流系统的有效衔接,从而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
4电子物流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趋势
电子物流(e—Logistics)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成套技术的集成应用,是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的迅速开展和现代物流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驱动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子物流已成为2l世纪国外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从概念上看,电子物流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
电子物流融合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各种功能,它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预备预见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业间提供一种透明的可视化功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控制和管理库存;同时,由于电子物流全面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temet、无线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控、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电子物流提供了一套先进的、集成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使各类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物流运营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和智能化,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从而加快企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完善,实现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
- 上一篇:完善评价指标改进蛛网模型论文
- 下一篇: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烹饪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