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时间:2022-06-03 09:30:28

导语: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高校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高校一旦遭遇危机,将对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并进一步破坏千万家庭的稳定和谐,直至造成难以估计的不良社会影响,尤其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有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生源,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情感、行为有其独特性,对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需要特定的思维和技巧,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构建有效的危机防控体系。完善高校危机预警机制,增强危机应对能力,在危机爆发时尽可能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危机爆发后的善后工作和经验积累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危机管理体系;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

历史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如梅毒、痢疾、疟疾、血吸虫病、霍乱、鼠疫、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流感、艾滋病、SARS、埃博拉,直到今天的肺炎,使人类饱尝病痛之苦甚至灭顶之灾,并且这样的危机事件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终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探索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1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危机管理研究的意义

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持续性的管理过程,是教育管理部门针对危机事件产生、发展、消亡等各个阶段的特点,在危机观念和危机意识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监测、控制、评价的过程[1]。另外,这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需要不断完善,随着经验的增加和理论研究的进步,管理方法和策略也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积极探索高校危机管理研究意义重大,表现在第一,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危机管理是对师生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高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每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因此高校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高校一旦遭遇危机,将对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并进一步破坏千万家庭的稳定和谐,直至造成难以估计的不良社会影响。预防可能爆发的危机事件,提前做预判,有对策,可以在危机爆发时尽可能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危机事件,学生工作准备不足、处置不当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影响,做好危机管理体系构建将提高学校处理危机爆发后善后工作的效率,同时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学校的良好口碑。第三,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2020年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中再次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危机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严重破坏性,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构建有效的危机防控机制,完善高校危机预警机制,增强危机应对能力势在必行[2]。第四,汲取疫情防控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构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体系也将为类似突发危机事件下其他高校在危机事件应对时提供方案和借鉴,同时在尚未结束的肺炎抗击战中,也为人类抗疫取得最终胜利和面对可能的疫情灾害提供了借鉴。

2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突发疫情危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管理人员危机意识薄弱

国内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相对滞后,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国内也存在东部和西部、一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尤其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有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生源,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情感、行为有其独特性,对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需要特定的思维和技巧,管理者在疫情危机应对时需要更加完善的理论和对策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普遍较弱,在日常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对危机管理引起重视,尤其是危机预防阶段的意识更加薄弱[3]。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常年在校学习,与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社会常识不足,在危机爆发前容易忽略危机预兆,对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不重视、不上报,在危机爆发时往往缺乏思想准备,自救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中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并没有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系统的危机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些都增加了高校危机管理的难度。

2.2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首先,高校缺乏统一、系统的预案,未能制定危机事件处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或是存在应急预案常年不更新的情况,在规范、调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防御危机的能力、号召力等方面比较有限;其次,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照搬国家或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办法,没有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危机管理体系,制度措施不完善,不配套,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由于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再次,危机管理体系运行不到位,没有落实到日常高校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公开,制度疏于宣传、运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师生不知道该找谁、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最后,危机预案启动不及时,危机爆发时,各部门无法自然联动作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危机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3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公共突发事件往往不可预测,积极面对有可能发生危机事件,一定需要事前做足准备。危机事件爆发之前务必制定科学全面的预案,并反复演习来应对事件突发时的情况[4]。(1)制定从学校到各部门、各学院的专项应急预案。见图1。高校危机管理涉及高校本身以及全校师生员工,从现实需要来看,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应该包括从学校到各部门、各学院的专项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应该在高校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或院(系)分别制定,再经过学校集中研究确定后正式实施。同时,在各部门、各学院以及全体师生中广泛宣传,并按预案的要求组织师生日常演练,各部门才有可能各司其职,积极联动,应对危机。(2)明确高校危机管理处置流程及各职能部门分工。见图2。各个学校的预案虽然不同,但主要框架应该包括目标、组织领导机构、工作要求等几个方面。高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准确评估危机发展的各个阶段,协调各方,统筹全局,是危机管理的中心[5]。各职能部门结合该单位实际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小组,精心安排人员负责和参与危机管理,保持信息畅通,按照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或危机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制定出对应的工作职责,务必要确保所有参与危机管理的成员都能熟练认知自身的责任,从而做到在危机爆发时迅速进入角色。在危机应急组织的体系构建中应坚持“分级负责、部门管理”的原则,形成“纵向一条线,横向一个面”的组织格局,各职能机构各司其职,同时协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与信息,缩短危机的爆发时间。(3)制定一线学生工作人员危机管理预案。见表1。学生是高校危机的主体,而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人员,是最直接参与到危机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对象就是大学生,工作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学业帮扶等,涵盖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最能周到、细致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动态、生活动态,因此,在危机中作用重大。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内有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生源,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情感、行为有其独特性,对各少数民族学生的宣传教育方式应该尽量简单直接,对于喜好聚会、联欢的少数民族同学加强引导劝解,对于疫情有封建迷信思想和过分畏惧情绪的同学有针对性地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树立他们的信心。有计划地防患于未然,在疫情暴发时又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在疫情防控下学生的管理中赢得主动权。在危机预警阶段,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出发,开展危机知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并将为危机演习制度化,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6];在危机处置阶段,维持学生秩序,告知学生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向学生公布危机动态信息,并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在危机恢复阶段,及时对学生心理疏导,并对前期危机管理预案查缺补漏,更新危机管理制度。

4危机管理体系运行

危机体系构建后,更需要高校将其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流程,切实应用起来。首先,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培养校领导、行政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树立底线思维,从各自的角色出发,充分认识到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加强危机教育和防疫知识方面的宣传,使全校师生能做到心中有底,临危不乱。其次,将危机管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中,有计划地将应急演练常态化,组织师生员工将有可能面临的危机一一演习,以便疫情暴发时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快速处置危机。最后,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师生爱校意识,增强学校凝聚力,一旦危机爆发,全校师生才有可能团结一心、共渡难关,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宁德煌.ISO9000族标准与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改进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雷寂.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兰州大学实证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林大任,刘兴旺.高校危机管理研究———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423-424.

[5]王海龙.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黑河学院学报,2017,8(5):15-16.

[6]沈江平.人类如何从灾难中学习———肺炎疫情引发的理论审思[J].学术研究,2020(3):1-8.

作者:蒋菲菲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